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一百八十九将帅一 (第3/4页)
朝。我与东汉的窦融相比,功劳也不小,岂能给我一个台司小官当呢。等李密到京后,待遇逐渐差了,有权势的官,又向他勒索财物,他很不服气。不久,授他为光禄卿,封为邢国公。不久,听说他的旧部将帅,都不听王世充的指挥。李渊又派李密领兵去黎阳,招蓦他旧部的将士,来限制管辖王世充。王伯当任左武卫,辅佐李密。走到了桃林,李渊又令李密回去。李密心怀恐惧,想谋叛,王伯当劝止,李密拒绝了。李密占据了桃林县城,抢掠牲畜粮食,驱赶马匹,直奔南山,而后又东去,派人告诉张善相让他接应。当时,史万宝镇守熊州,派盛彦师率数十名步骑追赶。在陆浑县南七十里,彦师在山谷中设有伏兵,李密的军队走过一半,彦师拦腰出击,斩杀了李密,李密时年三十七岁。当时,徐勣为李密坚守黎阳。李渊派使者持李密首级。去招降徐勣。徐勣为李密发丧,用君臣大礼,上表请求李渊答应收葬李密,丧仪规模很大,军士都穿白衣戴孝,将李密葬在黎阳山南五里处。李密的旧部都大哭,有很多人哭得呕了血。 刘文静 晋阳县令刘文静因与李密连姻获罪,被隋炀帝囚禁在郡狱中。李世民认为可以和刘文静计议大事,便到狱中看他。刘文静非常高兴地说:现在天下大乱,没有成汤(商)、武王(周)、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东汉)那样的人才,是不能安定的。李世民说:你怎么知道无人?监狱不是谈儿女情长的地方。我是来和你商议大事的。刘文静说: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用半年,帝业可成。李世民笑着说:你说的正合乎大家的意见。后来,让刘文静出使突厥,对突厥人说,我愿和可汗的兵马一同去京城,土地百姓归入唐朝,金银财宝突厥可以随便去拿。突厥立刻派二千骑兵随刘文静进京。高祖李渊每次和大臣们同座共饮时,刘文静便上奏说,皇帝的尊位,是至高无上的,您就象太阳一样,哪能屈尊混同于一般事物?臣下感到震恐,都无法措手足了。 李金才 李唐掌权之前,李世民曾对李渊说:相传李氏上应天命。当年李金才地位显赫,声望很高,却受到灭族之祸。大人你现在奉命征讨追捕,能得到什么呢?就是你能平定了叛贼,有功也不一定赏你。用此来免除灾祸,能得到么?李渊说:我思量了一个晚上,你说的很有道理,从今天起,家破人亡由你,国家兴旺也靠你。 李靖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侯君集、薛万钧等破高昌,虏高昌王曲智盛,绑送至京,在观德殿献俘。改高昌为西州,设交河、柳中等县。其面积为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汉时此地即为戊巳校尉之地。最初,突厥在浮图城屯兵,与高昌城相呼应,后来,由于惧怕才投降了。其地为延州,突厥人颉利可汗派执失思力入朝谢罪,请求做唐朝的蕃臣。唐太宗派遣唐俭等人持使者印信出塞安抚。李靖、张公谨在定襄核计,说,朝庭的使者到了那里,突厥的戒备必然松驰,我们选精良的骑兵,带二十天的给养,乘机出击。在路上遇到一个侦察兵,被俘虏了。接近延州突然发起进攻。灭了突厥国,抓获了义城公主。虏男女十万人。可汉颉利乘日行千里的好马跑到西偏,被灵州行军张宝相抓获后,献给了朝庭。 郭齐宗 唐高宗问群臣:兵书上说的天阵、地阵、人阵是指什么说的?员半千超越顺序回答说:臣看典籍上所载,这方面事很多。有的说天阵,指星宿是否合宜;地阵,指山川向背;人阵,指军伍布置是否严密。郭齐宗回答说:以臣的愚见,不是这样。出师要正义,象天上降下的及时雨,才能得天阵;队伍中要有足够的粮食和士兵,能耕能战,得地之利,这是地阵;士卒轻利,将师和睦,这就是人阵。若是用兵,三者缺一,就没法作战。高宗听后很有感触,奖赏了郭齐宗,提升郭齐宗为左卫胄曹。 唐休璟 西突厥少数民族各个部落不和,经常用兵互相攻击,使安西的交通中断,奏章上表的很多。武则天命令唐休璟和宰相计议此事。唐休璟顷刻之间写完了有关西突厥问题的奏章。武则天派他按计划施行。十几天后,安西各州上奏说,兵马应接按期而到。正象唐休璟计划的那样。武则天对休璟说,恨我重用你晚了。因此,唐休璟被任为宰相。 李尽忠 唐则天皇后中期,契丹人李尽忠、万荣是这样攻破荣府的。先是在地牢里囚禁了汉族的俘虏数百人,听说麻仁节等人要来此地,李尽忠便命令看守囚犯的狱卒欺骗囚犯们说:我们家里人忍饥挨饿,很难活命,等到大唐的兵一到,我们就投降。每天给囚犯加了一顿粥,又放出来安慰说,我们这里没有粮食养活你们,又不忍心杀了你们,现在把你们都放回去。众囚犯跪拜感谢不杀之恩,便把他们假意释放了。到了幽州,囚犯们纷纷述说忍饥挨饿的情形。兵士们听到后,很同情他们,让他们进去了。他们也就争先恐后地蜂拥而入。麻仁节率军至黄獐峪。李尽忠又命令老年人投官军,并把老牛瘦马放在道旁。麻仁节等率军来到这里,不步行都争骑道旁老马,被贼预设的埋伏截击,军将被绳索套住,活捉了麻仁节等人。死者都填进山谷中,很少有一个遗漏的。 封常清 封常清,细瘦、斜眼、脚短,而且有些瘸。高仙芝任夫蒙灵察都知兵马使。封常清为他的副将。这时正赶上达览部落叛乱,从黑山以北,直到碎叶,派高仙芝率二千骑兵截击。封常清在军幕中作报捷书。高仙芝想说的,他在报捷书中都写出来了。高仙芝很惊异。军队回来后,仙芝见到判官刘眺、独孤峻等人,他们问高仙芝先前那报捷书,是谁作的?副手中哪有这样的人才?高仙芝说,是我的副手封常清,他现在门外马旁。刘眺等人求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