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一百八十九将帅一 (第2/4页)
三军。德铨见常清出其门,素易之,走马突常清而去。常清至使院,命左右密引至厅,经数重门,皆随后闭之。常清案后起谓之曰:常清起自细微,预中丞傔,中丞再不纳,郎将岂不知乎?今中丞过听,以常清为留后使,郎将何得无礼,对中使相凌。因叱之,命勒回,即杖六十,面仆地曳出。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号哭救之,不得。后仙芝见常清,遂无一言,常清亦不之谢。后充安西节度使。天宝十四载,朝于华清宫。玄宗问以凶逆之事,计将安出?常清乃大言以慰玄宗之意曰:臣请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首,悬于阙下。玄宗忧而壮其言。至东都,旬朔,召募六万。频战不利,遂与高仙芝退守潼关。仙芝副荣王琬领五万人进击。十二月十日至陕州,十一日常清败于东京,十三日禄山入东京。常清奔至陕州。以贼锋不可当,乃烧太原仓,引兵退趋潼关,缮修守具。贼寻至关,不能入,仙芝之力。乃削常清官爵,令白衣于仙芝军效力。监军边令诚每事干之,仙芝多不从。令诚入奏事,具言奔败之状。玄宗怒,遣令诚斩之。常清临刑上表。既刑,陈其尸于蘧蒢之上。令诚谓仙芝曰:大夫亦有恩命。仙芝遽下至常请所刑处。仙芝曰:我退罪他,死不敢辞。然以我为减截兵粮及赐物,则诬我也。谓令诚曰: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岂不知乎?兵士齐呼曰:枉,其声殷地。仙芝目常清尸曰: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引拔子,代我为节度。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乎?遂斩之。(出《谭宾录》) 李光弼 李光弼讨史思明,师于野水渡,既夕还军,留其卒一千人。谓雍颢曰:贼将高晖、李日越、喻文景,皆万人敌也。思明必使一人劫我。我且去之,子领卒待贼于此。至勿与战,降则俱来。其日,思明召日越曰:李君引兵至野水,此成擒也。汝以铁骑宵济,为我取之。命曰:必获李君,不然无归!日越引骑五百,晨压颢军。颢阻濠休卒,吟啸相视。日越怪之,问曰:太尉在乎?曰:夜去矣。兵几何?曰:千人,将谓谁?曰雍颢也。日越沉吟久,谓其下曰:我受命必得李君,今获颢,不塞此望,必见害,不如降之。遂请降。颢与之俱至。光弼悉又尝伏军守河阳,与史思明相持经年。思明有战马千匹,每日洗马于河南,以示其多。光弼乃于诸营检获牝马五百匹,待思明马至水际,尽驱出之。有驹絷于城中,群牝嘶鸣,无复间断,思明战马,悉浮渡河,光弼尽驱入营。光弼又尝在河阳,闻史思明已过河,远回趋东京。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我军之败,难与争锋。洛城无粮,又不可守。公计若何?陟曰:加兵陕州,退守潼关。光弼曰:此盖兵家常势,非用奇之策也。不若移军河阳,北阻泽潞,据三城以抗之。胜即擒之,败即自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则猿臂之势也。思明至偃师,光弼令将士赴河阳,独以麾下五百余骑为殿军,当石桥路,秉烛徐行,贼不敢逼。乙夜达城。迟明,思明悉众来攻,诸将决死而战,杀贼万余众,生擒八十人,器械粮储万计。擒其大将徐璜、王李秦(按《新唐书》一三六李光弼传作徐璜玉、李秦授)思明大惧,退筑城以相拒。光弼将战,谓左右曰:凡战危事,胜负击之。光弼位为三公,不可死于贼手。事之不捷,誓投于河。适城上见河稍远,恐或急事难至,遂置剑于靴中,有必死之志。及是战胜,于城西西望拜舞,三军感动。移镇临淮,舁疾而行,径赴泗州。光弼之未至河南也,田神功平刘展后,逗留于杨府,尚衡、殷仲卿相攻于兖郓,来瑱旅拒而还襄阳。朝廷患之。及光弼至徐州,史朝义退走,田神功遽归河南。尚衡、殷仲卿、来瑱皆惧其威名,相继赴关。吐蕃将犯上都,手诏追光弼率众赴长安。光弼与程元振不协,观天下之变,迁延不至。初光弼用师严整,天下服其威名。凡所号令,诸将不敢仰视。及其有田神功等诸军,皆不受其制。因此不得志,愧耻成疾,薨于徐州,年五十七。其母衰老,庄宅使鱼朝恩吊问。(出《谭宾录》) 译文 关羽 简文 李密 刘文静 李金才 李靖 郭齐宗 唐休璟 李尽忠 封常清 李光弼 关羽 西蜀大将关羽善抚慰士卒而轻视士大夫,张飞则尊重士大夫而轻视士兵,他俩的作法都有些偏颇。他俩的死,就是因为他俩的偏颇作法而促成的。 简文 东晋简文帝司马昱评论汉光武刘秀说,汉朝历代皇帝之中,他才智出众。具有贤能通达之风。汉高祖刘邦也卓越不俗,通明畅达。魏武帝曹cao则多疑嫉妒,心胸狭窄而且吝啬。 李密 李渊复李密书中说:天生众民,必须有人治理他们,这治理人,不是你是谁!我已年过五十,想也做不到了。我高兴地依附你,唯一希望你早日接受上天的安排,以使万民安宁。当年由于弟兄们的拥戴,我作了宗盟之长。你受封于唐,也是很荣耀的。推翻隋朝,象过去周与殷战于牧野,一仗便决定了殷纣王的命运,现在还不能肯定;象抓秦朝的孺子婴在咸阳那样,现在还不能想。李密得书很高兴。把李渊给他的信让大家看说,唐公推举我。天下不愁不安定。后来李密兵败,当时王伯当正保卫河阳。李密领几个随从归了王伯当。他对王说,我失败了,这几年连累了你们,我今天自刎,感谢你们,向众位谢罪!王伯当抱着李密痛苦号叫。李密又说,感谢你们没有嫌弃我,我们还应该同归关中,重建大业。李密虽然无功,感觉很惭愧,但众人保他富贵。王伯当很赞许他的计谋。重入关中的人马还有两万多。李渊派使者前去迎接慰劳,在大道上相见,李密很高兴,对手下人说,我虽然举事不成,兵败了,但百姓还是拥护我的。山东几百个城镇,知道我来了,也都能归顺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