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第2/5页)
。” “挨着往下报数,遇到‘七’不能张嘴,得拍一下桌子,‘明七’拍桌面,‘暗七’拍桌底。” “什么叫‘明七’、‘暗七’?” “明摆着有个‘七’,是明七;如果是七的倍数,比如十四、二十一,就是暗七。” “我懂了,没有什么难。” 这是曹震已经打算过了,随即说道:“我做令官,杏香怎么样?” “咦!”杏香问道“震二爷怎么不问别人,单单问我?” “因为你嘴厉害,意见最多,所以先问问你。你不反对,我可救药走马上任了。” “好吧!我替你放起身炮。” 吐语尖新可喜,连曹震也笑了;旋即正一正颜色,咳嗽一声,方始开口:“酒令大如军令,有几件事,大家听清了。第一,接的要快,打个顿就算违令、罚酒,连错两次,罚个‘皮杯’——” “什么叫‘皮杯’?”杏香插嘴问说。 “回头你就知道了。” “不!得请令官先说明白。” “咆哮公堂,罚酒!”曹震神气活现地说。 杏香不服,还待声辩;仲四劝阻她说:“你乖乖喝一杯吧!不然就要罚皮杯了。” 杏香无奈,只好喝了一杯;只听曹震又说:“罚完重新起令,逆数、顺数,或者接着数、从头数,临时再定。”接着便起令“从我起,顺数。一。” 顺数是自左往右,以下便是曹雪芹、杏香、仲四、翠宝,周而复始又到曹雪芹,拍了一下桌面,杏香喊八,再一转到了仲四,脱口喊了一声“十四”自知违令,一言不发的罚了酒。 “接着数,逆数。” 逆数便是倒回来,该杏香接令,却无动静,曹雪芹遍轻轻推了一下“该你!” “该我?”杏香慌慌张张的“怎么会该我?” “不听令官说逆数吗?” “啊,啊,不错!”杏香茫然不知所措“我该怎么办?” 曹雪芹不答,却向曹震问道“请令官的示,能不能代酒?” “第一次不准。” “那可就没法子了。”曹雪芹将自己的酒,故意泼掉些,放在杏香面前“你喝吧!” 连曹雪芹都这么说,杏香料知辩也无用;等她喝了酒,曹震说一句:“下一个接令!”曹雪芹自十五数了下去。 曹震是有意要拿杏香开玩笑,逆数、顺数、接着数、从头数,一无准则;尽管杏香整顿全神,丝毫不敢大意,但绕来绕去,到底还是将她的脑筋搅昏了,一连错了两次。 第一次是曹雪芹顺数到二十七,未拍桌面而开了口,罚酒一杯。等曹震宣示“往下接着数”杏香随即一拍桌面。暗七当作明七处理,也是一错。 “嘿!”仲四大为高兴“要喝皮杯了。” “令官!”曹雪芹为杏香缓颊“第一次代酒不准,这回是第二次。” “好!姑且照准!”曹震又向杏香警告“再错,可得罚皮杯了。” “不会错。令官请放心吧。” “不错最好。倒回来接着数。” 于是曹雪芹接着数二十九,曹震三十,下一轮该他三十五,故意弄错了自己罚酒,然后又反过来接着数,曹雪芹三十六,紧接着便是杏香的三十七。 这一下便搞得她应接不暇,四十二、四十七、五十七、六十七、七十七,轮了八圈,倒拍了五回桌子,最后一回该拍桌面,拍了桌底,终于错了。 “雪芹,”曹震下令“给她一个皮杯。” 曹雪芹面有难色,杏香却还在问:“什么叫皮杯?在哪儿?” 这对照的神态,加上令官一本正经的脸色,惹得仲四和翠宝匿笑不已。而曹雪芹却更觉尴尬,额上都冒汗了。 一急之下,倒急出来一个计较“我还不大会。”他说:“回头谁连错两次,做个样儿出来瞧瞧,我在缴令。如何?” 曹震尚未答言,仲四已拍掌附和;曹震自然同意,而且自己连错两次;有意作法自毙。 当然,用不着他自己下令,就有仲四越俎司命“翠宝,”他说“罚曹二爷一个皮杯!” 翠宝看了杏香一眼,不好意思地笑着,也是为难的神气。 “这样吧!算我受罚行不行!” “不行!”杏香抱不平“你凭什么受罚?” “不算受罚,不算受罚。”仲四接口说道:“算替曹二爷代酒,不过这个皮杯仍旧得由曹二爷给。” 杏香不知该不该反对,也不知如何反对?但见曹震喝了一大口酒,搂着翠宝,双唇相接,将口中的酒度了过去。 “原来这就叫皮杯啊!”杏香睁大了眼说:“喂酒吗!” “对了喂酒。”仲四笑道“马喂草料人喂酒。让芹二爷喂你一喂。” 杏香欲言又止,猩红闪亮的嘴唇翕动了几下,最后是默默的把头低了下去。 “请吧!”仲四推一推酒杯。 曹雪芹只是憨笑,翠宝便即说道:“芹二爷,你可别辜负了我妹子的意思。” 听得这一说,杏香起身就走,躲入曹震的卧室;大家都看得出来,这不是恼怒,而是羞涩。 “害臊了!”仲四向翠宝使个眼色“劝劝她去。” “芹二爷,”仲四等翠宝离座后低声说道:“这杏香眼界极高,能让她看中的人,真还不多。” “不,不!多些盛意。”曹雪芹答说:“这几天在通州等于做客,萍水相逢,不必多此一举了。” “跟她们这些人,谁不是萍水相逢。你别怕!”曹震拍拍胸说:“有我!四叔决不能知道这回事。” 曹雪芹主要的顾虑,便是曹頫;所以听得曹震这一说,意思便有些活动了,但无正面的表示,只问仲四:“她们俩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是姑嫂俩,跟普通的暗门子不同;说起来还是书香人家——” 据仲四说,翠宝的丈夫叫刘剑平,原是山东东昌府的书香旧族;着刘剑平还进过学,翠宝是地地道道的“秀才娘子”但不知为何,刘剑平会跟他们的族长,接下来深仇大恨;那族长做过掌理一省刑名的按察使而发了大财,有名的心狠手辣,不知替刘剑平安上了一个什么大逆不道的罪名,居然开祠堂将刘剑平逐出宗族之外,而且具公禀给学政,将刘剑平的功名也革掉了。 由于家乡无法存身,刘剑平携妻挈妹,搭漕船北上,打算到天津来投奔他的一个堂兄;他这堂兄是个孤儿,由刘剑平的父亲抚养成人,这样如同胞手足的关系,居然拒而不纳,只送了二十两银子的程仪。第二次再去,连大门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