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天价人情 (第1/3页)
第二百零四章天价人情 既然把项目提交常委会,这次赵云很郑重,并不像次那样简单就答应了,连时间都不问。这次赵云要求一个星期后再召开常委会会议。理由很简单,项目投资人目前还没有到怀仁县,他必须再接触一下。 赵云提出得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当即,三人定下了常委会议的时间,分头准备去了。赵云知道这次常委会讨论项目是一方面,令一方面这才是他和本地的官场势力的正面交手。权利斗争无非也是经济的斗争,他这次带来的项目粗略算了一下,居然能够达到两亿的总投资。这样的投资对本土的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怀仁县并不大,这几个项目要是发展的好,剩余劳动力也解决了多半,老百姓有了固定的收入,生活就会好了起来。老百姓生活好了,自然带动各方面的消费。 赵云眼下算计的是一个大局,怀仁县那些阻挠他的人,眼光哪里能看到到赵云所盘算的规划。项目是好是坏且不说,赵云的项目要是顺利通过,首先在政府的威望就彻底确立起来,不再是那个有几分无赖的县长。即便是官云对赵云拉来的资金都是很顾忌的。一个贫困县如此多的资金注入,这确实是好事,但意味着她的权利也被这样的好事冲淡了。对于赵云的项目的进入,官云也是想法复杂。 出于对地区发展考虑,官云很欢迎这样的投资进入。赵云也曾经明确暗示,他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县委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他也坚决拥护党委的决定。这就是说,赵云暗示官云,赵云所做的成绩都会有官云一份政绩的。政绩是每个官员不断升的关键,赵云这样做也算开诚布公了。赵云还曾经说,希望把这里建设成第二故乡,这句话是告诉大家,他是过客,这里永远不会是他的真正故乡,来这里他只是发展,然后转身走人。既然是发展,给大家肯定带来好处的。 赵云坦白的可以,同时也充满了嚣张的味道,另一层含义就是,我是来发展的,你们不想发展可以,但别挡了我的路。 本土的矿业大部分还是在本地人手里,也本地人开矿,背后肯定也有一些势力支持着。别的不说,常委会成员里,至少有三个人家里的亲属是开矿的。这只是明面的关系,还有一些重量人物和那些黑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赵云此举,已经是在摸老虎屁股了。 对于赵云的项目,官云想支持,却又感觉有些无奈。矿业整顿,这是历届领导的不敢动的一个雷区,怀仁县每年在矿业死亡人数,在全国都是前几名的。当然,这些数据是保密的,公众绝对不会知道。赵云的项目插手了矿业,也提出了矿业整顿,这就意味着,赵云势必和本土的一些力量发生正面的碰撞。矿业是滇南省的重头戏,真正的大矿业掌握在那些大佬的手里,而怀仁县的矿业看似不大,但也都和大佬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赵云整顿矿业之举,不仅会在怀仁县引来反弹,在怀仁市也会遭到抵制,往大的方面说,省里的一些人也会做出动作的。 官云自认作风霸道,但还没有霸道到敢动这个雷区的地步。涉及矿业的人,一般都不黑不白,或者说黑白都是吃得开的,尤其是怀仁县这种地方,开矿和部队也要处理好关系的。所以,官云不得不把这个项目提交常委会,这个项目她还真不敢乱说话。官云展起来的,她深知本土那些势力无处不在,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官云能够走到今天,就是巧妙的避开了雷区,所以在怀仁县才有绝对的权威。市里的司马韩市长同样是对矿业不敢轻举妄动,矿业牵扯的神经过于敏感。 至于赵云其他的项目,靠谱不靠谱不说,人家有钱愿意玩,谁也没有办法。大家在常委会不过是表达一个态度,别出了事情之后,责任具体摊在某个人身就行。从这个角度来说,官云又自私的情绪在内。官云认为赵云带来的项目还真不怎么靠谱,反对肯定是激烈的,靠谱不靠谱这样的项目和资金进来这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大部分的常委都会刁难,让这些项目进展缓慢,直到那些别有用心的常委得到了应有的好处,这些项目才会放行的。靠谱也罢,不靠谱也罢,常委会的意思就是政绩大家分,责任是项目人自己担着。 同时,这是新来县长真正意义的第一次在县政府表现权威,相信很多人都会让赵云见识下自己的势力。即便是官云,没有那么多龌龊的想法,也不想一次性就把这些项目通过,应该适当的敲打下刚来的县长。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个体想法,官云知道,常委会大部分成员都会这么想。拖一下,再拖一下,然后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