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网络运作 (第4/4页)
觉得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因为南海商网已经渐渐成了他和陈建年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苏震清毕竟是交易对手的小舅子,一旦被他窥透其中虚实,恐怕以后就不太好和陈建年这老狐狸打交道了。江彬同意了老蔡用心不良的计划,答应帮他摆脱苏震清的监督。这是江彬对朋友做过最冷酷的事,他却略加思索就做了。这简直到了愚蠢的,不必要的,甚至卑劣的极致。 老蔡继续他令人眼花缭乱的工作,他每天用电子邮件向江彬报告,说和中信信托的谈判进展很好,和华夏基金的联盟正在成形,有不少重量级金融机构的高层在持续关注网站运行情况,还说王亚伟正考虑为证券版面写专栏文章。江彬没能戳破老蔡的谎言,是因为他不能过多参与网站事务,证监部门对阳光私募看得很紧,很担心其与媒体结合,散布有倾向性的消息,cao纵股价。为了避免出现法律纠纷,江彬向证监部门领导承诺了很多次,虽然阳明投资对南海商网有投资,但两者会严格分开。苏震清把这个承诺看成另外一码事,他认为江彬所托非人,会把这项业务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黑洞。因为里面存在制度上的漏洞,虽然老蔡不能完全摆脱阳明投资的影响,但可以胡来而不被察觉,完全有可能借网站运作进行诈骗。江彬知道苏震清的看法,但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以防不测。 6小人暗算 2007年元旦节前夕,几个电视台的摄影师给江彬打来电话,说想让他和老蔡在海波证券总部门前临时搭的台子上蹦上蹦下,手里还要求捧两个大红灯笼。就是想要江彬配合老蔡一起卖丑,制造媒体效果,哗众取宠。江彬觉得怎么也不该和老蔡这类人物同台,这样会把自己的格调降到他这个层次,对自己的公众形象绝没好处。还好当时没有同意,不然事发之后,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江彬一直对老蔡的忽悠保持克制,他只是觉得这人的一些做法对提升南海商网的知名度是有帮助的,任何宣传活动针对的都不是他主管的一个版面,而是整个网站,连李婉钰都认可这一点。江彬本人也投入了太多热情,整个2006年,他的业余爱好甚至比主持阳明投资的实际工作来得还大。江彬能有如此多的精力配合南海商网运作,那是因为大盘走势还算平稳,财慧传播随着大盘亦步亦趋,就等着他下猛药了。这个猛药就是南海商网,为了把它做成优质资产,江彬继续到处上电视节目,并尽量多写文章。 终究,还是出事了。 元旦假期后没多久,一个被老蔡解雇了的员工小关跑到江彬办公室告状,他说老蔡根本就是在假做事、真掏空。江彬当即表示出了反感,老蔡是我安排的人我会不知道吗?员工打老板的小报告合适吗?不过他还是忍住了,他顿了顿,明显是要准备听坏消息。那小子说老蔡每天早上到办公室,拉上帘子,待上一个小时,随即消失,都不知道他去哪儿。小关说他很少见到老蔡,即使是前一天到他办公室汇报工作,他也只看见了一堆空的张裕葡萄酒瓶。 江彬佯装发怒:“瞎说,他是去谈大生意了,这些你们怎会清楚?” 小关居然反呛一句:“那是鬼话!江总你该出去问问,那王亚伟知道天下还有一个阳明投资?什么“金沙投顾”就更扯淡了。对了,我听说金沙投顾半年前就在工商部门注销了…” 金沙投顾注销了?我怎会不知道?但江彬相信这很可能是真的,不过他仍不露声色,内紧外松。他朝小关挥了挥手:“你回去吧。以后对待老板,不光面上尊敬,背后也不要搞小动作!”说这话时,江彬潜意识中把小关当成了老蔡。 江彬立即上了工商局的网站,输入“金沙投资顾问公司”字眼,果然显示是“已注销”江彬又向业内朋友了解情况,原来金沙投顾从未取得任何与证券业务相关的资格,但该公司的主要经营活动却是代理投资者购买广东省数家未上市公司股票,并代理投资者在广滨市托管中心办理过户手续。金沙投顾在向投资者推销股票时,均声称这几家公司效益良好,将于两三年内在海深市中小板上市,具有很高投资价值。但事实上,这些公司均未委托金沙投顾搞所谓的股票发行、买卖工作,有的公司并无上市计划。 监管部门正要调查取缔金沙投顾,老蔡动作很快,人家还没动手,他就先将公司注销,把钱全部套现。老蔡的手法很诡秘,连他那些客户都不知道他已经席款抽身了。老蔡竟对那些客户说是公司正和南海商网进行合作,并暂时租用那边的场地,明显是打着南海商网的幌子在外招摇撞骗。江彬对他这种行径极为愤恨,搞得不好,还会严重影响他运作南海商网、注入财慧传播、资本市场炒高套现的大计。慎重起见,江彬委托律师,拟定诉讼策略,随时准备和他对簿公堂。 听到风声,老蔡给江彬打来电话说:“江彬,最好不要逼我,否则我会做出对你造成很大损失的事。你的把柄,我这儿有不少!” 整个过程当中这个骗子把江彬耍得团团转,临了还有受他胁迫,但他忍下了,他咬牙切齿说:“你威胁我?把老子惹毛了,老子就是损失一两千万也要让你去蹲大狱!” 老蔡笑得很狂:“江彬,这么些年你是怎么混的?这是这几个钱的问题吗?你要我进监狱,可以,不过在此之前我会面对媒体大谈我们过去的兄弟情谊,我要是金融诈骗犯,你的信誉也会破产。你还记得那个‘一飞冲天经营计划’吧,我会把我们之间串谋对付苏震清的全部通信打印出来,寄出去,让你众叛亲离…” “好,算你狠!你说,想怎么样?” “简单。你只需要拿几百万出来,把追在我屁股后面的债主打发走就行…阿彬,我们兄弟一场,何必自相残杀,搞得你死我活…” 江彬妥协了,老蔡抓住了他的弱点,就是他太爱惜名声。 这果然是敲诈,没办法挽回了,江彬无法控制局面。苏震清不同意他的说法:“如果你现在关闭证券版面,那蔡斌就赢了,你会为此后悔一辈子。现在别再懊悔了,想想怎么才能在股市上多赚些钱,兼顾把网站办好。”苏震清说得对,对仇人最好的报复就是自己不断走向成功。江彬发誓:他会完成这个项目,亲眼看到它的成功,即使仅仅是为了对老蔡诽谤和敲诈做最后的报复。 随后老蔡消失了几年,后来为了挽回声誉,他出现在汶川地震灾区,公开募款推动灾后重建,后又没能支付那笔捐款,于是他变幻无常的经历,包括一次重婚,在某著名杂志的一篇长篇报道中被抖了出来,他再也不能四处行骗了。这是后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