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1:黑色裂变_第七节神医扁鹊对秦孝公的奇特诊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节神医扁鹊对秦孝公的奇特诊断 (第4/5页)

大,几乎占了小半个寝宫大厅。这是商鞅的着意安排,国君病重,朝臣必然不时进出宫中。有了这间特辟的政事堂,所有的官员探视国君病情时,都可以在这里候见,出来后又可以聚在这里和商鞅共议国事。更重要的是,与秦孝公近在咫尺,非但有特别重大的国事便于向孝公禀明定夺,而且使孝公能够感到他身临国务。商鞅深知,象秦孝公这样的国君,即或他卧病在床,也离不开他亲自运转权力的那种感觉,一旦失去了这种感觉,就失去了最主要的精神支柱,反而会迅速被病势击溃。

    商鞅刚刚开始翻阅公文,景监和车英就进宫了。商鞅和这两个老部属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立即将扁鹊来咸阳,太医令李醯请求逐扁鹊的事告诉了他们,吩咐景监立即派员查核李醯的真实意图;又吩咐车英在军中挑选一个可靠机敏的干员,立即到陇西秘密探听公孙贾服刑情况,如果人在,就秘密押解回咸阳。车英略一思忖道:“山甲如何?”商鞅立即想起了那个精瘦勇猛而又机敏过人的“山精”笑问:“他还是千夫长?”车英道:“不,已经是步军副将了。”商鞅点点头“好,就让他去。”

    此时黑伯过来禀报说,国君精神有所好转,请三人进去叙谈。

    进得寝室,卧榻上的秦孝公很是高兴,说景监不该催商君匆匆回来,他不会悄悄走的。说得三人都笑了起来。秦孝公让三人坐下,沉默片刻开口道:“商君、上大夫、国尉,三位乃我秦国柱石,我要对你们说明嬴驷的事,与诸位议定一个方略。嬴驷已经回宫,还没有恢复太子爵位。现下看来,嬴驷磨练得还算有所长进——黑伯,将那些竹简抱到这里来——商君,你们看,这是嬴驷在村野乡间写得书简。你们看看,能否让他重新复位?或者,该如何处置为好?商君,你看这卷。”

    商鞅三人看着这整整一案发霉的竹简,不禁有些愕然。默默拿起,展开浏览,都是神色肃然。约略有半个时辰,三人翻完竹简。商鞅向景监车英看看,三人站起来深深一躬“君上,臣等为君上致贺,秦国储君有人了。”

    “商君,你以为嬴驷可以造就么?”秦孝公认真问。

    “君上,臣以为大可造就。”商鞅举着手中竹简“此等文章,字字皆心血所凝,断非文人议论之笔所能写刻出来。尤其这《治秦三思》,臣以为切中秦国要害,若能坚持法制、铲除复辟、大增实力,秦国大出于天下,将在君上身后也。”

    孝公微笑着长吁一声“这也是我略感快慰的来由啊。商君,虽然如此,我还是请你将嬴驷的竹简带回去审览批阅一遍,而后让他到你府上请教,你要好好指点他一番…我呀,是心有余,力不足了。”

    “君上,臣以为当正式册封太子,君上患病这段,可命太子总摄国事。”

    “臣赞同商君所请。”景监车英异口同声。

    “那好。此事请商君主持吧…”秦孝公笑意未泯,却骤然昏了过去。

    景监、车英和黑伯大为惊慌,商鞅摆摆手,伏到孝公身上倾听片刻,站起来道:“没有大事,一会儿就醒。等等,会有神医来的。”

    正在此时,侍女匆匆禀报:“公主车驾进得宫中。”

    商鞅道:“你们守侯,我去迎接先生。”便匆匆出了寝室。

    寝宫门外的庭院中,莹玉已经下车,除去了面纱,打开车帘恭敬做礼“前辈请。”话未落点,商鞅赶到,向车内老人深深一躬“多劳前辈了。”伸手扶住下车的扁鹊老人。扁鹊笑了“是商君、公主夫妇吧,老夫有礼了。”商鞅连忙扶住老人“鞅后进幼齿,何敢当前辈行礼?”扁鹊肃然道:“天下大道,敬贤为先。商君医国圣手,岂在年齿之间?”执拗的鞠了一躬。商鞅内性洒脱,本不拘泥礼数,却也连忙还了一礼,扶着扁鹊进了寝宫。

    进得寝室,孝公恰恰醒来。商鞅拱手道:“君上,这位前辈乃名闻天下的神医扁鹊,特请先生为君上诊治。”

    秦孝公困倦的脸上显出一丝惊喜“多谢前辈高义,请坐。”

    扁鹊从容拱手道:“秦公但请歇息养神,无妨。”说罢凝视秦孝公面容与全身良久,又举目环顾寝宫一周,却是沉默不语。秦孝公笑道:“前辈高人,嬴渠梁闻名久矣。但请明言,无得忌讳。朝闻道,夕死可矣,夫复何憾?”商鞅道:“秦公胸襟似海,先生但请明言,让君上心中明朗。”说话间,莹玉已经将一个绣墩搬来,请扁鹊坐在秦孝公卧榻对面。

    扁鹊手抚胸前雪白的长须,凝重缓慢的开口“秦公之疾,天下罕有。此非体变之疾,而是体能之疾也。体变之疾者,体质尚健,却因外伤内感,而致体中局部生变成疾。此种疾病甚好医治。体能之疾者,人体每一器官均完好无变,然每一器官之功能尽皆衰竭,人无病痛,身体却无力振作,日渐衰弱。此种疾病,乃元气耗尽之症状,医家无以诊断,似非人力所能扭转也。”

    秦孝公:“我自觉体质尚可,如何得此怪疾?元气耗尽?”

    扁鹊:“体能之疾,世所罕见,大体有二:一为先天元气不足,少年夭亡者是也。二为心力损耗过甚,若秦公之疾是也。人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过度者,皆可使之为病。《素问》云,好哭者病肺,好歌者病脾,好妄言者病心,好呻吟者病肾,好怒吼者病肝。秦公虽非嬉笑怒骂而伤身,然则心力专注一端,经年思虑过甚,则如出一辙也。人体精能有数,若经年累月殚精竭虑,犹如炉中之火熊熊不息。业绩未竞,则心力十足,神气健旺。若一日事成,则心力骤弛,体能骤失,犹如炉中木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