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爱情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6/10页)

是殡葬处的一位小负责人,到晚上,三个在家小馆子里一起吃了顿饭,钟夏让那位朋友付钱,朋友笑着说:“钟夏呀钟夏,想不到你竟然做出这种没面子的事,你找我办事,却还要我花钱请你吃饭。怎么办,谁让我是你的朋友呢!”

    钟夏感叹说:“落毛凤凰不如鸡,我现在已经没什么朋友了,难得你还能记着我,这顿饭我说什么也不会忘记。”

    第二天,钟夏和陶红由那位朋友陪着,一起下乡。民政局有一辆很破的面包车送他们,到了那里,当地村干部把他们当作大客人,认真接待。这里离省城很远,而且公路也没修好,一看就知道是十分贫穷。钟夏首先想到路太远,日后人们可能不太愿意把自己的亲人葬到这里来。那位朋友告诉钟夏,新修的高速公路离这并不远,一旦高速公路通车,交通将不成为问题。远郊公墓的最大优势,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动迁问题,他向钟夏透露,由于城市的拓展,市政府很快就将做出一个大规模的迁坟运动,到时候,近郊的一些坟墓都将动迁,否则将作为无主坟铲除。可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抓住了这个机遇,狠狠地赚一大把,几乎没有任何可怀疑的。

    当地有一位风水先生,陪着他们到实地去看了看,山并不高,山坡很长,南面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风水先生谈了一通风水,无非怎么好怎么好。几年前,曾有人动过在这投资修公墓的念头,甚至已经开始实施,在山脚下修了一排平房,在山坡上预留了最初的一排墓xue,但是苦于一直得不到民政部门的批准,最后不得不放弃。国家在这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任何部门都不能随随便便地修公墓,否则就是违法行为。村干部知道前车之鉴,对钟夏他们十分客气,钟夏的那位朋友姓孟,村干部一口一个孟处长,叫得十分亲热。那个风水先生对孟处长更是小心翼翼,他口袋里揣着两包香烟,不停地掏出来请客。这烟是公烟,钟夏他们上山的时候,亲眼看见村干部在小店里买了,偷偷地塞给他。

    这里的民风十分淳朴,村干部也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脱贫,就指望公墓这项目能正式批准。既然大家的合作愿望都强烈,接下来的很多事情都好办。钟夏和陶红开始为公墓的报批奔走,孟处长因为是公家的人,许多事只能在幕后悄悄地帮忙。一开始的问题仍然是资金不足,虽然项目诱人,真要人家货真价实地拿出钱来入股,却有着相当的难度。钟夏首先想到了自己的jiejie钟春,钟春一口回绝,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她觉得靠死人发财,想着了就别扭。陶红情急之中,想到了杨卫字,想通过他拉几位愿意投资的人,杨卫字一口答应,说只要有钱赚,还怕找不到人,可结果也是一分钱也没弄到。他一向是说惯大话的,说的时候头头是道,说过了就忘记。

    钟夏终于贷到了一笔款,数额不大,勉强够前期的费用。于是在报纸上做广告,只是豆腐干那么一块大小,许诺位列前十名的客户,可以享受七折优惠待遇。再把原来已有的那一排小平房整修一番,把原来已经预留的墓xue收拾一下,广告登出去没几天,果然有客户愿意购买墓地,打电话过来联系,问能不能再优惠一些。钟夏和陶红没想到刚开张就有业务,立刻答应可以再让一个折扣,对方还要往下杀价,软磨硬磨,最后又让了半个折扣,结果事情就算定下来。对方也不要求先看墓地,说看不看无所谓,又说自己有车,原来这是个开出租车的,到日子还可以用车捎钟夏和陶红一起过去。

    到了落葬的那天,那人和他们约好地方,在一个路口,接了钟夏和陶红,一起去墓地。死者是小伙子的母亲,小伙子的父亲抱着骨灰盒,坐在副驾驶座上。钟夏和陶红上车以后,那车一路开得飞快,直奔目的地。小伙子很健谈,他是独子,所有丧葬事宜,显然都由他一手经办,一路开车,一路和钟夏他们聊天。到了目的地,当地村干部已经恭候在那,为他们的到来,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开出租的司机有些意外,他不仅健谈,而且颇有些幽默感,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别吓唬人好不好,我妈生前最不喜欢热闹,你们又是喇叭又是锣的,别吓着我妈!”

    当地村民都希望公墓能够成为现实,村干部已经为大家算过账,只要公墓真搞起来了,村里的经济很快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想一想这样的前景,不能不让人感到乐观,眼前的这片荒山如果继续荒芜,将不会增加一分钱的效益,如果是开发成公墓,每一平方都能够直接生出钱来。希望尽快富裕起来的美好理想,让淳朴的村民自发地走了出来,他们情不自禁地组成了送葬的队伍,自发地多少也有些戏剧性地带上了黑孝,庞大的队伍让死者的家属感到震惊,他们原来的想法,只是觉得葬在这里,可以省一些钱,因为一样是安葬,埋在其他的公墓,不仅是基价高,而且根本就没有打折这样的好事。

    钟夏和陶红被眼前的轰轰烈烈的喜剧气氛,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这似乎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进一步的发展,究竟会怎么样,他们并没有多少底,安葬仪式结束以后,死者家属满意而去,钟夏和陶红留下来,和村干部就公墓的进一步发展计划,进行了深入和具体的讨论。那山脚下被整修过的一排平房,无疑就成为公墓管理处的办公室。钟夏已经请人设计好了详细的图纸,未来几年内的公墓发展细则,都一条一条写了下来。

    让村干部大开眼界的,是钟夏请艺术学校学生设计的模型,那是一个巨大的沙盘,点缀着假山假树,人工的小河流蜿蜒而过,又用白颜色的泡沫塑料,做成了无数个形状各异的小坟墓,再也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模型,更能直观地说明公墓的将来。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家都沉浸在美好未来的喜悦之中,一时间,钟夏和陶红仿佛成了村民的财神。

    那天他们没有回去,就住在山脚下的平房里。村民们为他们临时搭起了两张小床,由于工作的关系,他们今后很可能经常性地要到这里来住,因此村干部许诺,只要公墓的前景,真像预测得那么好,村民以后将在村子里专门为他们盖一栋房子。吃了晚饭,大家继续讨论,一直扯到很晚,村干部开始告辞,人们知道钟夏和陶红不是夫妇,私下里议论是不是应该留个小媳妇下来,陪陪陶红,因为城里人胆子小,住在荒山脚下的空房子里,很可能会害怕。然而乡下人又有另外一种小心眼,他们想既然陶红不提出来,他们贸然这么做了,便有些多此一举。一来陶红也许根本就不害怕,另一来,这一男一女,来来去去形影不离,谁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