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5/10页)
仍然改不了骗吃骗喝的坏毛病。他请钟夏上馆子,无论在哪一家,到结账的时候,总是要求打折,一个折扣一个折扣地往下硬压,而且临了总是为了一点零头,和别人喋喋不休。他的手机总是没电,一打长途就失灵。当他把钱还给钟夏的时候,自己心疼得差不多都快流泪,同样的话竟然有脸说无数遍,这就是他之所以把钱拿出来,是因为看在他们曾经是好朋友的面子上,在部队时,他们两个是上下铺,而且是同一天入的党,可是就算是这样也还不行,他所以忍痛割rou还钱,是因为今天钟夏已经实在混不下去了,他不忍心见死不救。 从山东回来,钟夏发现自己一下子长了不少见识。在过去,他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个官商,他觉得自己把公司搞得轰轰烈烈,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别人说他是官商只是由于妒忌,现在他终于明白别人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在生意场上,最重要的是资金和人际关系,而在他当公司经理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感到在这两方面,有过什么困难。对于别人很为难的事情,在他那里,根本就不可能形成问题。他做的差不多都是稳赚的生意,他有固定的货源,有固定的客户,所以能够连续不断地成功,不过是因为他的胆子大了一些。别人不敢想的事,他想了,别人不敢做的事,他做了。钟夏开始像没头苍蝇似的寻找机会。他用讨回来的钱,注册了一个公司,惨淡经营,一切重新开始,两位生意场上的不得意者,成了他的合伙人,他们觉得钟夏能干,有能耐,值得在他身上投资押宝。钟夏的风格果然有所改变,他不至于像那位战友一样,去坑蒙拐骗熟人,但是和过去相比,经商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事实也让他不得不变,他到处碰钉子,一次又一次地遭人白眼。他不得不挖空心思地琢磨过去做生意时,可以继续利用的旧关系,在这些旧关系中,当年都是别人求他,现在他不得不低下头来去求别人。钟夏终于学会了自我保护,他不想去骗别人,却不止一次差点被别人骗。有一次,钟夏为钟春的公司经办一批建材,验好了样品,付了定金,对方送货上门,匆匆拿了支票就走,一检验,送来的货和样品完全是两回事,陶红以为这次肯定被坑了,然而钟夏一点也不急,因为他在山东时,已经和战友学了一手,这一手让他万无一失,不仅避免了严重损失,而且让想骗他的人,在两天以后,乖乖地上门赔礼道歉。原来他支票是给人家了,可是上面还少一个章,这样的支票在银行根本拿不到钱。 陶红一定要跟着钟夏一起干,即使是钟夏不给她工资,她也愿意。钟夏势单力薄,自然需要帮手,但是用不用陶红,却是一个让他感到头痛的事情。首先,钟春姐妹坚决反对,她们觉得陶红给钟夏带来麻烦已经够多的,他现在还和她纠缠在一起,差不多接近丧心病狂。姐妹俩相信钟夏的为人,相信和陶红之间也许真没有什么事,可是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以后,钟夏还不和她分手,这里面的关系就有些复杂化。其次,钟夏的妻子徐芳这一关过不去,自从钟夏出了事以后,她就一直闹着要离婚,离婚的理由,不是因为钟夏吃了官司,也不是因为他被开除公职,而是他和陶红之间的不清不楚。钟夏入狱以后,徐芳甚至都没有去看过他,钟夏出狱以后,断断续续地和陶红一直有来往,徐芳更坚定了要和钟夏离婚的决心。 然而让钟夏说不清楚的,是从来就没想真正地拒绝陶红。他不得不以沉默来对付别人的诘问。他承认自己对陶红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感。当杨卫字领着陶红来他这里求职的时候,钟夏就有些喜欢她。这种喜欢中并没有什么非分之想,钟夏是个生活态度很严肃的人,由于自己的父亲在生活上犯过错误,并且因此影响了大好前程,钟夏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以父亲的挫折为教训,他不想让婚外的感情因素影响自己的前途。在这一点上,钟夏觉得大家应该相信他。事实胜于雄辩,钟夏觉得没必要去和别人解释,他知道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重整旗鼓。他觉得自己现在很孤单,人们对他的东山再起,似乎已经失去了信心,而陶红则是在这个困难时期,唯一相信和不肯抛弃他的女人。 到处碰壁的钟夏,遇到的困难远比自己所能想象的大得多。他注册的公司根本无法运作,有一段时间,钟夏不得不靠帮钟春干点杂活维持。钟春看他实在是支撑不下去,让他干脆关门拉倒,到自己公司里来当一个部门经理。钟夏拒绝了jiejie的好意,继续没头苍蝇似的到处碰壁。一位民政局的朋友给他提供了一次机会,说郊区农村有一座荒山,当地的农民有意开发成为公墓,但是缺少资金和有效的策划宣传,如果钟夏能弄到一部分钱,又在报纸电台上把公墓的前景,很好地宣传一番,无疑会有很不错的回报。这座城市现有的几家公墓已经人满为患,随着城市的开发和扩大,公墓越来越远已经是个趋势。民政局的朋友说:“谁还能躲得过一个死,我告诉你,现在人手上有钱,都知道投资房地产,房地产的价格已经涨那么高,哪有什么钱赚。我想办法给你弄个红头文件,你把公墓搞起来,我们保证绝对赚,你信不信?” 当钟夏和陶红初次提到公墓的时候,她脸上的表情,无疑是不赞成。钟夏知道她的想法,世界上可以干的事情太多,他们目前虽然陷入窘境,有些走投无路,但是再困难,去经营墓地,实在有点不伦不类,动脑筋赚死人的钱,怎么说也有些下作。当然,人为了赚钱,什么都可以干。想当年钟夏的公司是如何轰轰烈烈,现在已经堕落到了这一步,陶红脸部不赞成的表情,顿时让钟夏感到一种虎落平阳的感觉。他故意做出不当一回事的样子,笑着说自己只是随便说说,根本就不打算真做这件事。 后来是陶红主动提出来试一试。尽管他们都不觉得这是个好点子,公司要想生存下去,也只能走这一步臭棋。钟夏的公司本来还有两个合伙人,他们看看前景不妙,各自抽了资金走人。事实上,钟夏新注册的公司,就只剩下一个老板一个伙计,老板是钟夏,伙计是陶红,公司实际上已经到了关门的地步。钟夏现在已经是真的不能给陶红发工资了,他正面临着彻底的失败。陶红知道钟夏的处境,她不愿意他就这么放弃,心甘情愿地决定跟着他再试一次。既然经营墓地是最后一次机会,他们为什么不试一试。钟夏听她这么说了,也老老实实地跟她坦白交待,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说,上次还没敢回绝人家,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条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只能散伙。” 钟夏立刻和民政局那位朋友联系,那位朋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