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波澜初起下 (第3/3页)
朗冷漠的样子,暗自猜测他会如何对待自己,下一刻就见他放开手,微笑,看着自己,很平静地道“夏兄,你可以失望,今时今日,你们是唯一游离在朝廷争斗之外的力量,你们一心为民请命,在这点上,我无话可说,只有敬重!若是你们撤开,我也不会为难的!” “齐相!”夏承思惊呼“您误会了!我们只是想知道,您是否初衷不改?” 齐朗扬眉。 “尹相的孙女与谢家的女孩应该会同时入宫吧?”夏承思忧心忡忡地解释“我们很担心,这会不会引起朝廷的争斗。” “您也是希望谢家的女孩成为皇后的,那样,以尹相为首的寒族官员会不会成为与你们敌对的对像?”夏承思坦言“如您所说,太后娘娘当政,党同伐异是无可避免的,可是,如果朝廷官员的目光全部放在派系上,朝廷还能有所作为吗?” 齐朗默然,夏承思说的实话,而在这点上,他无法做出保证。 “齐相,难道一定要与尹相对立吗?”夏承思问出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尹相近来与赵全走得太近了。”齐朗淡淡地笑开了“他也希望掌握权势,可是,他不是太后娘娘的亲信。”齐朗道出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太后娘娘不得不用他,但是,更不愿让他成为群臣的领袖!”夏承思一语道破他们的打算。 齐朗无语。 “我不明白。为什么?”夏承思不解。 “我也不明白。”齐朗轻笑。 只是他们不明白的地方并不同,夏承思不解的是,紫苏为何不愿意让尹朔主政,难道仅仅是因为尹朔不是自己的亲信,齐朗不明白的是,紫苏为何急于归政,而且,为了保证归政的平稳,不惜以党争来铺路。 他看的出,紫苏是真的在考虑归政的事了。 陛下才十岁,不是吗? 谢清应该也是吧?否则也不会如此急着将一个十岁的女孩送进后宫。 “夏兄,你也是世族出身,看不出太后的打算吗?”齐朗转开话题。 夏承思也的确关心这个问题,略一思索,便道“太后希望限制世族对朝政影响力,所以限制他们在辖地置产,避免他们为家族取利。《归籍诏》则是为了限制世族通过奴婢控制地方。”毕竟在官场浸渍多年,夏承思还是看得出一点的。 齐朗点头,没有说得更清楚一点“夏兄,如果你还相信我的话,我向你保证,我不会只为权力,而不顾民生,太后娘娘也不会。” 夏承思对他的承诺不置一辞,但并未沉默太久“齐相,以我的立场来说,你是我的妹夫,我不会希望你失败你,对我而言,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而且,以我夏氏宗族的身份,现在的官位已经是极致了。” 出身是无法选择的,他能做的有限,他不可能去与同样出身夏家的太后为敌,而且,与齐朗联姻的现在,他别无选择。 齐朗默然,并不愿说破一切,就这样即可。 看了一眼送来的奏章,又是一堆,紫苏只是微微挑眉,淡淡地问赵全“哪来的?” “是各地世族与地方官的奏章,大多是关于…”赵全如实禀告,但是,没等他说完,紫苏已经一把推开那些奏章,任由它们摔在地上。 “太后娘娘?”叶原秋不解地出声。 紫苏搁下笔,冷笑“是反对上次的两份诏命,对吗?” “是!”赵全低头答应,叶原秋在不解之后,迅速让典书尚仪收拾起地上的奏章。 “这些奏章直接归档,不必送来给哀家看了。”紫苏从另一堆的奏章的最上面取下一本,开始批阅。 “太后娘娘,这不合规制。”赵全不敢答应。 紫苏手中的朱毫一顿,想了想,道“那就搁着吧。”的确不能开这个先例,紫苏只能如此办,下面的奏章如果可以不看,又如何知道下情呢? “是!”赵全示意尚仪将这些奏章摆到一旁的条几上,垂手立在一旁,叶原秋也默不作声。 这几天,这些奏章是铺天盖地,紫苏不耐也是正常的,连许多京中元老也入宫哭诉,更别说先帝的后宫了。 “太后娘娘,皇上驾到。”殿外内官恭敬地禀告。 “请他进来。”疲惫地搁下笔,紫苏起身走到一边的长榻上休息。 “母后娘娘,您很累吗?”见到紫苏的模样,阳玄颢先吓了一跳,没有行礼便先关切地问道,紫苏摆手,让儿子坐到身边,阳玄颢低头行礼,之后才坐到母亲的身边。 “没什么事,就是最近求见的人太多了。”紫苏温和地笑言。 阳玄颢略略放心,随即道“母后娘娘,为什么孩儿的课忽然多了许多?”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课业重了不少,应该是母后的关系吧? “皇帝十岁了,该做亲政的准备了。”紫苏默默地抚上儿子的头“那些课业都是必须的,皇帝要用心学啊!”“你的父皇可是很希望你在十五岁前亲政呢!” 微笑着道出勉励之辞,紫苏的眼中闪过复杂的光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