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波澜初起下 (第2/3页)
一身便装,虽然不见华贵,但是,那腰间的那一方凝脂玉佩便是极品中的极品了,他这里虽然热闹,但是,茶真正只有中品以下的水准,好一会儿,他才想到“回公子,我们老板有一份珍藏的六安瓜片,说是最好的‘紫金吐翠’,不知合不合公子的口味。” “就这个吧!”随从知道齐朗喝惯的是铁观音,不过,这里显然没有,见齐朗不反对,便让他们送上来。 “是嘞!”小伙计连忙下去,不一会儿便送上茶具与茶叶。 “朝廷将奴婢归入贱籍,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就要给予世族更多的权力呢?这样的朝廷不是世族的朝廷吗?” “不能这么说的,朝廷限制了官员的置产范围,这是在限制世族的既有权力,可见朝廷还是在为民生考虑的!” “换汤不换药!” “近年来朝中提拔的官员,十之六七都是寒族出生,对世族子弟入仕的限制也越来越多,怎么能说是换汤不换药呢?” “太后娘娘本身就是出身名门世族,内阁与议政厅之一,更是只有尹相一人来自寒族,二品以上,寒族出身的官员又有多少?” 靠近雅室的一桌人争论不休,听在耳中的齐朗却只是不在意地笑着,反倒是他的随从有些不安,齐朗看了他一眼,道“听这些人的谈论,要朝堂上有趣多了。” “夏大人,就是这里了!”小伙计殷勤地打开门,夏承思道了声谢,便走了进来,同时关上门,齐朗没有起身,只是为他倒了一杯茶。 “多谢齐相。”夏承思欠身道谢。 “不必客气了,你约我来这里,总不是来品茶的吧?”齐朗已经猜到了几分,却还是淡淡地问他,夏承思叹了口气,下定了决心,认真地道“齐相可知,我与朋友为何站在您一边吗?” “不知!”齐朗放下瓷杯“愿闻其详。” 夏承思知道对方是在考察自己,却也不得不道出自己的想法“因为齐相您是唯一了解下情的人。尹相居高位已久,谢相傲视群伦,平民的情况只有您了解过,您任合安同守的时候,就曾苦心经营一方,不是吗?” 齐朗点头“所以呢?”眼中并无喜悦,平静的黑瞳中只是映着对面人的身影,无言的压力却在雅室中弥漫。 “而现在,我们有点失望。”夏承思不是没有感觉到那股压力,但是,还是咬牙道出真正的想法。 “为什么?”压力骤减,齐朗眼中多了一丝兴味。 “因为,我们的力量成为您争权夺利的筹码。”夏承思冷言“我们都是出身贫寒的人,入仕的目的是希望普通的民众能过更好一点的生活,而不是成为朝堂之上,您与尹相争斗的助力!” “呵…”齐朗笑出声“夏兄,你很坦率啊!”夏承思赧然,他知道,今日换了别人,他未必说得出这种话,说起来,他也是吃准了齐朗不会拿他如何,才这样说的。 “夏兄,说完吧!”齐朗微笑“你应该已经想了很久吧?” 夏承思深吸了一口气,道“齐相,我们很失望,这一年来,赵全的权势更重,你与谢相明里暗里全在与尹相争斗,方守望一案,不过就是为了削弱尹相在地方的势力,你何曾真正考虑过民生大计,这一次,谢相应该打算让谢纹入宫吧?与你不会无关,接下来是什么?一场由后宫引发的朝廷斗争吗?太后娘娘摄政以来…” “到此为止!”打断夏承思的话,齐朗一脸冷淡的站起身。 “齐相…”夏承思跟着起身,却见齐朗走到雅室的角落,把玩着一盆天竺葵的叶子,半晌才开口,语气是若无其事的平静“夏兄,这些话不应该由你说的。” “外面的仕子评论朝政,有这些见解,不足为奇,可是,你入仕多年,怎么也会如此认为呢?” “齐相是说我等的想法幼稚?”夏承思皱眉。 “一个派系林立的朝廷能有多大作为?”齐朗扯下一片绿叶“不要说我,便是太后娘娘,一举一动的背后,有多少双眼在看?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民生?是的,我何尝不想让平民过上好些的日子,可是,这些都要手中有权势才能做到吧?夏兄,今日,我若失去权力,又谈何作为呢?也许‘女主天下,非世之幸’是真的——现在的朝廷有太多的变数了!” 齐朗道出自己的无奈,让夏承思一怔,也明白了自己的苛求,不在其位,如何谋其政,所以,位居高位的他们何尝不是身不由己。 “女主天下,非世之幸。…其名不正,则言不顺,非党同伐异不足以立令之威,故难扼大倾之变。此圣清命数,非人之过。”齐朗低声吟出《圣清杂史》中谭庆秀对圣清孝仪公主的评语,随即笑道“夏兄,太后娘娘何尝不想有所作为,可是,治天下第一要做的便是上通下达,令行禁止,朝堂之上,世族的势力有多大,你明白,地方上如何,你也应该知道,这样的情况,你希望太后娘娘如何做?如何让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齐朗揉碎手中的绿叶,冷言“无论是何人,首先都要自保。” 夏承思一惊,见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