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小楼夜雨上 (第2/3页)
是世族出身,很多事是无法明言,不过,说到这一层,同样了解世族的紫苏也就明白了——她是最佳的傀儡人选。 “我知道了!”紫苏没有多说。 在隆徽皇帝遗诏中指定的五位顾命大臣中,谢遥、永宁王和齐朗都与紫苏关系密切,尹朔是寒门出身,一向不愿牵涉进任何斗争,处事以中立为要旨,而湘王是唯一的皇族,是慈惠太后的亲子,拥有极高的学识与谋略,也是手握兵权立有战功之人,也可以说,他是隆徽皇帝在无可奈何之下,唯一能用的制衡之术。 现在,紫苏同样需要这个制衡。 “一切都已经准备好,只有皇太子登基首诏尚未议定,所以,娘娘,还要再等一会儿五位大人才会来晋见。”长和宫的总管赵全恭敬地禀告紫苏。 紫苏没有说什么,轻轻地挥了一下手表示她已经知道了。 此时,隆徽皇帝的丧期尚未结束,紫苏身穿丧服,殿中垂着白纱,以便外臣晋见,但是,此刻太政宫总管孟涛正跪在那里,似乎已经有一阵子了。 赵全默默地退下,面对此时淡漠的紫苏,他还是有一丝惧意,对这个主子,他有着太多的不解,但是,他从未怀疑自己的眼光,他相信她一定可以让自己显赫起来。 紫苏的手指轻扣着雕饰盘龙环凤的扶手,眼中有一丝阴冷淡漠,隔着白纱,她望着跪着的孟涛。 “娘娘…”孟涛忐忑地开口,想知道她到底有何打算。 “孟涛,你是谁的奴才?”紫苏终于开口。 孟涛一惊,但是仍镇定恭敬地回答“皇后娘娘,奴才一直服侍皇帝,自然是陛下的奴才,您怎么这么问!” “是吗?”紫苏冷笑“本宫想知道,是谁将三皇子的死讯告诉陛下?” “是…”孟涛刚想说话,就被紫苏大声打断。 “难道你想说是本宫吗?”紫苏气愤地起身,手重重地拍上扶手“孟涛,到底是谁让大臣来找本宫的?又是谁在本宫到昭信殿之前就将这个消息告诉陛下的?你将本宫当成什么人了?你那点心思一定要本宫挑明了说吗?” “娘娘…”孟涛大惊失色。 “你不过是太后安排在陛下身边的人,居然敢说自己是陛下的奴才!”紫苏收敛怒气,冷冷地言道。 孟涛的额上开始出现冷汗,双手紧紧地按在地上,却没有多少力气能止住身体的颤抖。 “本宫最厌恶自以为是、逾越本分的奴才!”紫苏冷冷地训斥“你最好记住!” “不要以为可以左右逢源!” “退下吧!” “是…”孟涛慌忙退下,离开长和宫。 紫苏轻轻松了口气,招过赵全详细询问“五位大人还未达成一致吗?” “是,娘娘。”赵全躬身回答“似乎是湘王与其他大人的意见不同。” “湘王是吗?”紫苏点头,让他退下。 湘王阳云珥与隆徽皇帝是一同长大的兄弟,一向关系密切,即使慈惠太后与皇帝之间产生嫌隙,也没有影响他们之间一丝一毫的情谊,不过面对铲除自己母后势力的谢遥等人,他似乎就不是那样洒脱了。 “皇兄的遗诏中并没有提到母后摄政,谢相,难道本王有说错吗?”湘王望着谢遥,并不打算让步。 “皇太子才刚满四周岁,请问湘王要让殿下如何处理国政?”谢遥向他解释此举的原因“就算是再如何聪慧,未行冠礼的男子也是无法独立地发号施令的,这是律法。” “所以,皇兄才选了顾命大臣,就是要我们在此之前好好教导太子,代替他处理国事。”湘王针锋相对地提出反对意见,不过,谢遥毕竟曾是他的老师,言语之间,他还是带着恭敬之意的。 “身为臣下,怎么可能代替君主呢?湘王,您这话可是大不敬啊!”永宁王笑道,但话语却不是说笑之辞“而且,这也是有先例可循之事,您为什么不同意呢?” “本王不同意的原因就是永宁王同意的原因。”湘王冷言,对永宁王丝毫不留情面。 “永宁王,母后摄政对你们永宁王府最好吧?你该知道避嫌吧!”他冷冷地对夏承正道,让夏承正的脸色立变,十分难堪。 “湘王,你这话太过分了!”齐朗淡淡地言道“永宁王与你一样是一品一等王爵,又是陛下遗诏中指定的顾命大臣,只要是顾命大臣在做的事,他有什么必要避嫌?倒是您,执意反对理所当然之事,让人不禁猜测您的真实意图!” “你有什么资格说话?”湘王冷言“你真的认为自己够资格当顾命大臣吗?不过是个办事不牢的小子!” “臣的确是年纪最小,不过,那又如何?现在是五位顾命大臣议事,臣与湘王并没有任何不同——都是陛下指定的顾命大臣!”齐朗也动气了。 他们从上午就开始讨论新帝的登基首诏,现在天都快黑了,仍然没有结果,而明天就是登基大典了,他实在没有多少好脾气可以面对一直和他们唱对台的湘王。 “你…”湘王气极,正要发作,尹朔见情况不对,忙上前打圆场 “大家都别争了,湘王,您说了这么久,臣也没听出您到底是什么想法,您不如说出您的想法,让大家讨论一下。” 的确,湘王一直只是说母后摄政不能用,但到底要如何,却是一个字都没说,这会儿,也该说出来才对。 “自然是由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