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_卷二百零五乐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百零五乐三 (第4/6页)

脱俗,理应在公卿之间得到更多的赞誉呀!宁王李献再次拜请玄宗,说:果然象皇上说的那样,我认输了。玄宗说:就此一条,阿瞒我也输给大哥啦。宁王又恭谨地拜谢玄宗。玄宗皇帝笑着说:阿瞒我赢的多啦!大哥总这样作揖拜谢,你会谢不过来的呀!陪同玩赏的人都高兴地祝贺。唐玄宗性情豪迈俊逸,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琴。一次听到有人在宫内弹琴,未等弹完,玄宗即走过去大声呵斥cao琴的人,说:我命令你出去。并对随身太监说,快快召来花奴为朕奏羯鼓,为朕解解这秽气。

    又 黄幡绰也通晓音律。一次,玄宗皇帝让人召黄幡绰,很长时间,黄幡绰还没到。玄宗大怒,不断地派人各处寻找黄幡绰,让将他抓回来。后来,黄幡绰回来了,来到殿侧,听到皇上正在一边击鼓一边创作一支鼓曲。他制止住传报的人不要报告皇上他回来了。过了少许,玄宗又问侍从:绰奴才回来没有?黄幡绰又暗示不报。玄宗制作完这支鼓曲,又进行了改动。之后,重又击鼓奏曲。待皇上敲了三五十来声,黄幡绰才走入殿内报到。玄宗皇帝问:你从何处回来?回答说:有个亲友出远门,我送到郊外长亭。玄宗皇帝颔首不语。击鼓一曲完了,皇上说:你回来晚了些,我一向发怒必有人要受到处罚。方才,我边击鼓边思考:你这次供奉的时间较长,已经有五十多天了吧。只有一天到宫外去,不应该不让他东走走,西看看啊。黄幡绰顿首拜谢。随侍的太监中有人相对窃窃私语并偷偷地笑。玄宗皇帝责问道:你们私下在说什么?这两个太监如实地将黄幡绰已经回来好一会儿了直至听了一会儿皇上击鼓才进报的事情说了。玄宗皇帝问黄幡绰:你为什么这时才进报!黄幡绰回答说:我回到侧殿时正赶上皇上发怒,和消解怒气的时候。这时我要进报,一定会出差错。玄宗皇帝感到非常奇怪,又厉声问道:我心里的想法,有侍奉我的奴才怎能从我击鼓的声音中听出来呢?你现在再说说我在想什么呢?黄幡绰走下台阶,面向北鞠躬,大声说道:皇上命令我掌管金鸡!玄宗皇帝大笑作罢。

    宋璟

    宋璟,字开府,性情虽然耿介孤傲,也深爱声乐,尤其擅长敲击羯鼓。宋璟刚承玄宗皇帝的恩顾,官任当朝宰相,跟玄宗谈论有关鼓的事情时说道:或用青州石末,或用鲁山花瓮做的鼓,用手指轻轻扣点,手掌下须发出朋肯声,这才是汉震第一鼓。而且必须是作柱下石墩用过的石末花瓮。腰鼓与羯鼓的区别再于:一手用槌击鼓,一手用掌抚鼓面,感觉不到朋肯声,一定是腰鼓,而不是羯鼓。宋璟又对玄宗皇帝说:头象青山峰,手如白雨点。能做到这两点就是击奏羯鼓的能手。头如青山峰,是说击鼓人头不能动。手如白雨点,是说击鼓人击的急促如下雨。

    唐玄宗和宋璟都善于击奏这两种鼓,而尤其偏爱羯鼓。认为羯鼓比汉震鼓较为雅细秀气。宋璟家世代相传都爱击鼓。东都洛阳留守郑明叔的祖母,就是宋璟家的女儿。现今,洛阳尊贤里郑家宅第里还有一座小楼,就是郑明叔这位祖母当年练习击鼓的地方啊!

    李龟年

    李龟年善击羯鼓。一次玄宗皇帝问他:卿打折了多少鼓杖?回答说:臣至今已打折了五十只鼓杖。皇上说:你这还不算特用功夫。我已打折了三立柜啦!数年后,听说玄宗皇帝又打折了一立柜鼓杖。因此,用铁铸一拂枚羯鼓卷。

    曹王皋

    曹王李皋有巧思,非常精通各种器具古玩。李皋任荆州节度使时,有一位暂居这里的有知识的人,带着二付制做羯鼓用的卷,请求通报求见。这位知识人将两副卷先打开给李皋的幕宾们看。看的人惊讶地说:这种平常的卷,还用给节度使看啊!这位知识人说:但请通报。节度使看了它们,一定会认出来的。待到通报后,李皋见到了这两副卷,捧视很久,赞叹地说:没想到今天能获逢最珍贵的宝物!接着,指出这两副卷制做的钢硬均匀,是用钢铁精炼细卷而成的。在座的宾客点头称是,或心里不相信也不表现出来。李皋说: 诸位不一定相信。请取来食盘一用。待食盘取来后,李皋亲自挑选出特别平整的食盘,将两卷重叠置放在食盘上,让人将食油顷入卷中,直到注满为止。油一点也没有渗漏出来,是以证明卷与食盘相合得一点缝隙没有。李皋说:这两付羯鼓卷定然是开元、天宝年间,向朝廷供奉的御卷。不然没有这么高质量的好卷。李皋问献卷的这位知识人:你这两付卷从哪里得到的?献卷人回答说:我的先人在黔中,从当年玄宗皇帝的大太监高力士家得到的。众位宾客幕僚这才佩服曹王李皋的眼力。

    李琬

    唐代宗广德年间,蜀人,前双流县丞李琬也能击奏羯鼓,朝庭将他上调到京都长安,住在务本里。有一天夜里,李琬忽闻羯鼓声,曲调非常工稳绝妙。于是踏月循声寻去,走到一幢小院,院门朽旧狭隘。叩门进入院内,对击鼓的人说:你击的曲子不是耶婆色鸡吗?虽然击奏得极准确,怎么没结尾呢?击鼓的人大为吃惊,说:你一定也是个懂得音律的人。为什么没有结尾,我也不知道。我本是太常府里的一个工匠,击鼓这门技艺是祖父传给我们的。我特别能击刚才这首曲子。近来,因为张儒进入京都长安,我们全家流散,父亲失落在河西,这首曲子的曲谱也丢失了。现在我查找了几本旧曲谱,来找寻这曲鼓曲,竟然没有结尾的谱子。因此才夜夜击鼓寻索。李琬问:曲子的意思尽没有哇?击鼓人说:意已经尽了。李琬说:意思尽了也就是曲子尽了。你又上哪找去呢?击鼓人说:怎奈鼓声未尽啊!李琬说:这话是啊。鼓曲中有这样的,须用它曲解,方能使鼓声结束。耶婆娑鸡这首鼓曲,当用屈柘急遍解,就可以了。击鼓人象李琬教的那样再击奏一次,果然相谐合,声尽意也尽。击鼓人感激得流着眼泪向李琬致谢。第二天,立即报告太常府寺卿。太常寺卿听了击鼓人的报告后,向朝庭奏请让李琬任主簿,朝庭批准了。后来,李琬连续升迁到太常少卿宗正卿。

    杜鸿渐

    唐代宗李豫当朝时,宰相杜鸿渐也能击奏羯鼓。永泰年间,杜鸿渐担任三州副元帅兼领西川节度使。到成都,太常少卿李琬为父母居丧时使用的丧杖还在蜀中老家,送给杜鸿渐一根。杜鸿渐得到后,拿出来给众位幕僚宾客观赏,说:这是很难得的东西啊。它大概在衣、被里存放多年了。一木工说:我在脊沟中养了一根杖,养了十年了。待到离开蜀地,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