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_卷二百零六书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百零六书一 (第3/4页)

程邈,字元岑,起初任县令,获罪,始皇帝将他囚禁在云阳监狱中。程邈在狱中集中精力,花费十年的时间研究文字。他将小篆字形由圆缩成狭方,创造出隶书三千字,上奏始皇帝。始皇认为改造的比较好,起用程邈为御史。又因为当时的秦国奏事烦多,篆书难写而改用隶书。因程邈坐过牢狱,故此称他创作的这种文字叫隶书。

    章草

    按:章草,是汉朝黄门令史史游创造的。卫恒、李诞说:汉初就有草书,不知道首创的人是谁?萧子良说:章草,是汉齐相杜cao,首先改用藁法书写的。萧子良的这种说法不正确。王愔说:汉元帝时,黄门令史史游一次书写的一篇紧急的奏章,不按隶书一笔一划的方体书写,而是急促草率地写出来。汉朝人性情简惰,于是章草这种书法渐渐流行起来。

    行书

    按:行书,是后汉隶川刘德升创造的。行书即正楷稍稍有些变化,着眼在简便容易。这种书法出来后,人们相互传递,很快流行开了。王愔说:晋朝以来,习练书法的人多数以行书闻名。钟元常就擅长行书。后来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同时达到行书的极至啊!

    飞白

    按:飞白,是后汉左中郎蔡邕创造的。王隐、王愔说:飞白是由楷体变化而来的。原来是为宫殿题写匾额用的,笔势遒劲,字形轻微不满、名叫"飞白"。王僧虔说:飞白,八分字轻书而成。李邕在鸿都门,见匠人用蘸着白粉土的扫帚刷写匾额而受到启发创造出来的。

    草书

    按:草书,是后汉隐士张伯英创造的。梁武帝《草书状》说:蔡邕讲,从前秦朝时候,诸侯纷纷割据一方,互相争夺势力范围,因此战事频繁,插着羽毛的檄文急相传递,望着烽火台上烽烟的指示,信使骑着驿马急驰。这样,认为隶书难写,不能救急,于是草书赴急,就是现今的草书。

    汲冢书

    汲冢书,是魏安厘王时,卫郡汲县的一个农夫,从一座古墓中得到的。蘸漆书在竹简上面,字形象蝌蚪,杂写经史,与现今的版本校验,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也有很多地方相同。这个农夫叫彪淮。

    李斯

    秦丞相李斯说:上古时期创造出大篆,很是流行,但是这种文字距离现在太古远了,很多人都不能认识它们。今人对大篆进行了整理、改造、删去笔划结构繁芜的,保留下来合理的,参照着创造出来小篆这种文字。李斯擅长书法。自宰相赵高往下,都佩服他。他的字刻在各个名山上。碑古、印玺、铜人上刻字,也都出自李斯的手笔。李斯曾书刻秦望纪功石,说:我死后五百三十年,当有一人代替我的手迹。李斯知道大篆的精微,才晓得怎样将它改造成小篆,著有《苍颉篇》七章。虽然,古代帝王都研究文字,最终还是用文字的使用取代了对文字的研究,这样,对文字的研究与改造也渐渐淡薄了。上古时期三皇结绳记事,中古时期五帝画形为书,下古时期三王rou刑。这些,都让李斯在改造文字时作比较、参考。古文字是上古时期的文字。大篆是中古时期的文字。小篆是下古时期的文字。三古时期的文字是实。草隶是华。将文字的华美发展到极至的是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而精心研究、深入探讨得文字的实质与精髓的,是史籀与李斯。始皇帝用和氏璧琢成帝王之印--玉玺,命令李斯刻石为文记载这件事情。今天尚在的泰山、峄山以及秦望等碑,都有关于这件事的记载,也成为了传世的国宝,百世后人书法的楷模。李斯小篆字形出神入化,大篆结构精妙无比。李斯的书法可以说是历代书法的魁首,却不容易学习、仿效。

    萧何

    前汉时的萧何擅长书写大篆。前殿建成后,慎思了三个月,为的是给它题书匾额。书成后,来观看题书的人如流水。萧何是使用秃笔题写的匾额。

    蔡邕

    后汉蔡邕字伯喈,陈留人,身材高大伟岸,相貌英俊不凡,而且非常孝顺,知识渊博。既能绘画又通晓音律。天文术数无所不通,而且写一笔好字。他的篆书、隶书,可称得上是绝世之作。蔡邕尤其善于书写八分字,字形结构多变化,深得其中的灵妙。古往今来,没有人能超过他。蔡邕又创造了飞白字体,精妙绝伦。他书写的八分飞白出神入化,大、小篆书达到神妙的境界。蔡邕有个女儿叫蔡琰,很是贤慧,也会书法。蔡邕去嵩山学习书法,在一个石室里得到素书一部,八角放光,用篆书记载着李斯、史籀书法用笔的态式、构造。蔡邕得到这部书后,高兴得一天没吃饭,大喊大叫,象面对着许多人似的。蔡邕将这部书研读了三年,深得书中的精奥,使他的书法达到极高的造诣。蔡邕亲手书写《五经》,放在太学中,去观赏的人象集市上的人一样多。蔡邕的书法,风骨不凡,气韻灵动,超凡脱俗,是神妙的艺术品。

    崔瑗

    崔瑗字子玉,安平人。他曾祖叫崔蒙,父亲叫崔骃。崔瑗为官一直升任到济北的宰相。他写的文章举世闻名。尤其写一手好草书。崔瑗的草书师于杜度,笔划精微,善于变化,象金子经过百炼,如美玉丽姿天成,造诣超过他的老师杜度,只是过于追求媚俗,有些浮华。袁昂说:崔瑗的书法象高峰阻日、孤松一枝,鹤立群峰之首。王隐称崔瑗为草贤,说他章草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小篆臻于妙境极至。

    张芝

    张芝字伯英,生性就热爱书法。他家里做衣服用的布帛,都先用来练习书法然后再蒸蒸洗染。张芝擅长写隶书,尤其擅长写章草。韦仲将称他为草圣,说崔rou张骨称赞张芝草书风骨的不凡。张芝书写章草已达极至,出神入化。他急着写章草时可以一笔书个章字。他的隶书也功夫到家,达到神妙的程度。张芝的书法,如同汉武帝爱好道家,已达到空灵欲仙的程度。

    张昶

    张昶字文舒,是张芝的三弟。官任黄门侍郎,尤其擅长书写章草。他书法的风格跟张芝相近,当时人称他为亚圣。张昶章草和八分的功夫已达神妙的境界。他还能书隶书。

    刘德升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汉末桓帝、灵帝时代,因创造行书字体而闻名。虽然是刚刚开始创造的一种字体,也很漂亮。书法风流婉约,是当时仅有的一家。胡昭、钟繇的书法,都师法于刘德升。世上人说:钟繇善行狎书,就是这个缘故。而胡书字体肥,钟书字体瘦,他们都从刘德升的书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