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一百七十三俊辩一 (第4/5页)
易得来的。陆逊赞叹说:有了这个人,国家一定会昌盛。 诸葛靓 诸葛靓在东吴百官商量事情的会议上。孙皓问他:你的字叫仲思,为什么事情而思?诸葛靓回答说:在家中思孝,为君主效力时思忠,接交朋友时思信义,如此而已。 蔡洪 晋朝的蔡洪来到洛中,有人问他:官署衙门刚刚开始办公,有才能的人都在谋求官职等待任命。正是从平民陋室中寻求英雄奇才,从山乡隐居之处选拔贤士俊杰的时候。你是吴楚亡国以后剩下来的人,有什么出奇的本领,而来投奔应聘?蔡洪回答说:夜明珠不一定非得产在孟津的河中,大块的玉石,也不一定非得到昆仑山开采。大禹出生在东夷,文王出生在西羌,圣人贤士的出现,未必一定要在固定的地方。昔日周武王讨伐纣王,在洛邑动迁顽愚不服从统治的人,诸位大盖就是他们的后代子孙吧!那人又问:吴国的旧臣都怎么样?蔡洪回答说:吴国的官员都是英明君主的得力助手,太平时代的有用人才。比如朱永长处理事物的才能,慎重严谨的崇高威望。严仲弼如同深远的沼泽里的天鹅,深谷中的白马。顾彦先如同钟、罄、琴瑟八种乐器,又像五彩龙纹的礼服。张伯威如同严冬的青松,黑夜的灯光,陆士龙就像飞舞徘徊的天鹅,如同悬挂的钟鼓,等待有人去敲响。以上这些人,以笔当锄,以纸张作田地,以墨当庄稼,以礼义当作丰收,以谈论为美好的名誉,以忠诚和宽恕作为珍宝,以撰写文章当作锦绣,以收藏经典著作当作布匹,以保持谦虚作为坐位,以建立理论作为帏幕,以提倡仁义作为房屋,以遵守道德作为墙壁。 范百年 南朝时候梁州的范百年有事去见明帝,明帝在谈话中涉及到广州的贪泉,因而问范百年:你们那里是否也有这种泉水?范百年回答说:梁州只有倡文习武的乡镇和廉泉让水。明帝又问:你的住宅在什么地方?范百年回答说:我住在廉泉和让水之间。明帝认为他回答得好,后来任命他为梁州刺史。 张融 吴郡的张融字叫思光,他是长史张畅的儿子,郎中张纬的孙子。张融聪明英俊,人才出众,他反应机敏,对答如流。有一次他去太极西堂朝见太祖皇帝,晚些时才赶到。皇帝笑说问:你为什么才到?他回答说:我从地面升到了天上,按道理不应该太快。张融是中书郎,他曾经感叹地说:不恨我没有生在古人的时代,恨古人没有生在我这个时代!张融善于写草书、隶书、太祖皇帝对他说:你的字非常具有骨架和力度,可惜缺少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章法。张融回答说:不恨我缺少二王的章法,只恨二王缺少我的章法。 庾杲之 齐武帝曾经对众位大臣说:我死以后,会给我追加个什么谥号?没有人能回答。王俭用目光示意庾杲之回答,庾杲之说:皇帝陛下寿比南山,像日月一样长久放射光辉,千年以后的事情,哪里是我们现在作臣子的所能猜测和确定的。当时的人们都称赞他有辩解应答的才能。 王俭 齐朝的王俭字叫仲宝,是二品大官王僧绰的儿子,侍中王昙首的孙子。他从小丧父,年幼的时候就品行端正,四五岁的时候,就和一般的儿童不一样。他曾经作了一首诗说: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抚己愧前哲。裣衽归山丘。议论评价的人都说他能当上宰相。后来当上了吏部尚书。有一个姓谭的人来找他谋求官职,他说:齐桓公消灭了谭国,怎么还会有你?那人回答说:谭国的子孙投奔了莒国,所以还会有我。王俭表示赞赏。皇帝经常游玩设宴,让大臣们奉献演奏乐曲助兴。有一次皇帝说:喜欢音乐,谁和我一样?王俭回答:沐浴皇风,并沾比屋。亦既在齐,不知rou味。皇帝认为回答的很好。王俭曾经召集有才学的人,指定事物,作诗赞美,叫作丽事,丽事就是从此开始的。一次大家都没词了,只有庐江的何宪最后得胜。王俭便奖赏他一块五色的花席子和一把白团扇。何宪坐在席子上,手里拿着扇子,十分得意。这时秣陵县令王摛来晚了,他一到立刻抓起笔,一挥而就,描写的事物美好,词句也华丽。王摛命令左右随行的人员上前抽出花席,抢下扇子,上车而去。王俭笑着说:这真是力气大,拿了就走啊! 周颙 汝南的周颙隐居在钟山,长期只吃素食及蔬菜。王俭问他:你在山里,吃什么东西?周颙回答说:红米白盐,绿葵紫蓼。王俭又问什么菜最好吃?周颙回答:初春韭菜,晚秋白菜。周颙曾经当过中书侍郎。 王融 魏国的使臣宋弁来了,南齐王命令王融兼任主客郎中。王融问宋弁说:秦西冀北一带,有很多牧民,而你所进献的马匹,连劣马都不如。如果核查清楚,结果恐怕难以预料。况且你们早就立下了表示忠诚的誓言,为什么没有饲养和挑选肥壮的骏马呢?宋弁说:不要随便说不好,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王融说:周穆王骑马巡游的踪迹遍布天下,如果好马的性格随着地点而改变,那么造父驯养马的技术也会失败。宋弁说:你为什么不断地讲述马的事情?王融说:你们国家既然知道优劣,我简单地了解一下,如果真送来了千里马,我们南齐王将用来拉车。宋弁无法回答。 李膺 萧梁时代的李膺有才而且善辩,武帝对他说:当今的李膺,能否比得上昔日的李膺?李膺回答说:我自己认为胜过昔日的李膺。昔日的李膺为汉桓帝和灵帝那样昏庸的皇帝和没落的朝代效力,而当今的李膺为像尧舜一样的英明君主和太平盛世服务。众人全都佩服他的回答。 商铿 东郡商铿给他的儿子取名叫外臣,外臣的意思是方外之臣,也就是隐居不当官的意思。外臣被任命为廷尉评以后,商铿进去给武帝谢恩。武帝问他:给儿子取名字叫外臣,为什么还让他当官?商铿回答说:外臣如果生活在衰败的朝代,必然会不求上进,隐居起来。如今有幸遇上了当代的太平盛世,山林荒野不会再有遣漏的人才隐士了。武帝听了非常高兴。 萧琛 武帝曾经扔红枣打兰陵的萧琛,萧琛也用栗子回敬,结果正打在武帝的脸上,萧琛说: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战栗于陛下。萧琛曾经在武帝的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