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_卷一百七十三俊辩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一百七十三俊辩一 (第3/5页)

   王元景

    王元景尝大醉,杨遵彦谓之曰:何太低昂?元景曰:黍熟头低,麦熟头昂,黍麦俱有,所以低昂矣。(出《谈薮》)

    译文

    东方朔 匡衡 边文礼 荀慈明 曹植 诸葛恪 车浚 诸葛靓 蔡洪 范百年 张融 庾杲之 王俭 周颙 王融 李膺 商铿 萧琛 朱淹 崔光 陈元康 李谐 卢恺 卢思道 王元景

    东方朔

    汉武帝观看伯夷阳和叔齐的画像,问东方朔画像上的两个人是谁,东方朔说:古代很愚蠢的人。武帝:伯夷和叔齐是天下有名的廉洁之人,怎么能说愚蠢呢?东方朔回答说:我听说,聪明的人活在世上,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不阻碍潮流。他们为什么不坐到自己应该坐的位置上,畅快地喝酒,自由自在地就像在水中游泳的野鸭一样?如果他们不想当官,天子脚下,京城附近,哪里不可以隐居,为什么要跑到首阳山去饿死呢?武帝不觉也为之长叹。还有一次,武帝去长林游玩,见到一棵长得十分茂盛的树,他问东方朔是什么树。东方朔说:名字叫善哉。武帝暗中叫人把这棵树砍下去一截。过了几年,武帝又问东方朔。东方朔说:名字叫瞿所。武帝说:你欺骗我很久了,名称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东方朔说:比如马,大的叫马,小的叫驹;长大叫鸡,小时叫雏;大的叫牛,小的叫犊;人生下来叫儿子,长大叫老子。所以这棵树当初叫善哉,如今叫瞿所。大小生死,万物变化,哪有固定的事情。武帝大笑起来。

    匡衡

    匡衡的字叫稚圭,他勤奋好学但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但不借给他,他便将墙壁凿了一个小孔,把烛光引过来,拿着书对着烛光读书。同镇有一个人连自己的姓名也不认识,但家中有钱,收藏了很多书。匡衡为他干活,但不要工钱,他奇怪地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愿意借来你的书,全都读一遍。这个人非常感叹,便资助匡衡书读,使匡衡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不顾匡衡而去。

    边文礼

    边文礼拜见袁奉高,慌乱中搞错了礼节次序。袁奉高开玩笑说:昔日唐尧聘用许由,许由面无惭愧之色,先生为什么慌乱的反穿衣服?边文礼回答说:贤明的首长初次接见,您像尧舜一样的功德未来得及展现,所以贱民我颠倒了衣裳。

    荀慈明

    荀慈明与汝南的袁少朗见面,袁少朗问颖川的名人,慈明先提到自己的弟兄。袁少朗感叹地说:你只会照顾自己的亲属而已。荀慈明回答说:你非难我,根据什么经典理论?袁少朗说:正要问你谁是全国少有的人才,可你却先提到自己的弟兄,所以不满意你。荀慈明说:昔日的祁奚,推荐继承自己职位的人,对内不回避自己的儿子,对外不漏掉自己的仇人,人们都认为他是一心为公。历史上周公姬旦还是周文王的儿子呢!诗歌不歌颂尧舜,反歌颂文王武王是为什么呢?先照顾推举自己的亲人,也是春秋以来提倡的道义。先统治平定天子脚下,才能去治理各个诸侯国。如果不能热爱自己的亲人,而只爱其他的人,不是也违背道德标准吗?

    曹植

    魏文帝曹丕曾经和弟弟陈思王曹植一同出去游玩,看见两头牛在墙里斗架。一头牛斗不过对方,掉到井里摔死了。曹丕命令曹植,以死牛为题材作一首诗。但不许说牛字,也不许说井字,不许说斗,也不许说死。马走一百步,必须作完一首四十个字的诗,如果一百步作不完,就杀头。曹植一边骑马往前跑,一边提笔写道:两rou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rou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诗作完了,还不到一百步。于是他又作了一首自己怜悯自己的三十个字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诸葛恪

    孙权临时巡视武昌,对众位大臣说:以后你们要共同好好辅导太子。太子有进步,大家都有重赏,如果没有进步,众位都要受到责备。张昭和薛综对答不上。诸葛恪说:如今太子精明细心,出类拔萃。等到乘青篷车来到,太子聪明睿智,必然听到一就知道十,怎么能让大家无功受禄呢?孙权曾经问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比得上丞相?是问他能不能比得上诸葛亮。诸葛恪说:我胜过他。孙权说:丞相受命辅佐处理政务,国家富足,刑法严明,民众安定。虽然昔日的伊尹遵循皇天的意旨,周公影响到四方极远的地方,也没有超过丞相多少,况且又是你叔叔,怎么可以说胜过他呢?诸葛恪回答说:事实确实如陛下您说的一样,但是如果投靠昏庸的君主,甘心为非法的君主服务,违背天命,则不如我从容地效忠清明安泰的朝廷,为天下赞扬的君主效力。孙权又为诸葛恪说:你能不能赶上步骘?诸葛恪回答说:我不如他。又问能否比得上朱然,诸葛恪也说不如他。又问能否比得上陆逊,也回答不如他。孙权说:你说不如这三个人,而说胜过你叔叔,这是为什么?诸葛恪说:不敢欺骗陛下,小国虽然有君主,不如灭亡的诸侯国,所以说胜过他。

    车浚

    陆逊听到车浚的美名,把车浚请来相见,他对车浚说:早就钦佩您的风采,为什么像龙一样盘曲而伏,像凤一样耸立不动,不肯归顺投降东吴呢?车浚回答确实知道吴侯和将军像周公旦一样广招贤士,像孔夫子一样善于诱导。然而蜥蜴不能借助云彩而飞升,麻雀不能凭借激风而飞扬,所以没有投靠。当时在坐的客人,大都是吴国人,他们说:武陵郡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这样的出奇人才!车浚说:吴太伯善于教化,使东吴人改变了披发纹身的习俗,如今的吴侯孙权英明,下面出现贤士扶助,这个局面也不是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