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第3/6页)
说:“只有跟她说实话最好。” “是的。”秋月问说:“这实话该怎么说?” “自然是说难处。”翠宝停了一下又说:“芹二爷不是那种薄情的人,这一点是相信得过的;如今只是因为芹二爷喜星刚动,总要先尽这件大事办妥当了,才谈得到杏香的事。我想,不妨把这些难处,都说了给她听,问她肯不肯体谅?” “她肯体谅呢?” “那就跟着我住,把芹二爷的孩子生下来,以后慢慢在想法子接她回去。” “这就是说,要她等?” “是的。” “万一,”秋月很吃力得说:“等到头来,还是一场空,那又怎么办?” “秋月姑娘,”翠宝语气很柔和的说:“我不大懂这句话。” 秋月也无法明说这句话,幸而曹震会想,便接口说道:“秋月的意思是,譬如那位芹二奶奶醋劲很大,倒不准杏香进门呢!” “如果是这样一位芹二奶奶,恐怕,未见得能中太太的意吧?” “说的是。”秋月立即同意“乌二小姐果真妒性那么大,这头亲一定结不成。” “这也难说。”曹震提醒她说:“尽有做小姐时候,性情极好;一当了少奶奶,什么坏脾气都出来了的!这种情形,我看得多了。” “那总看得出来的。”翠宝转脸看了秋月一眼“譬如,象秋月姑娘一看就是贤德人。” “哪,你倒留意留意,”曹震笑道:“好好做个媒。” 听得这话,秋月脸就红了;平静而坚定地说:“震二爷,这会儿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好,好,谈正经。”曹震略带歉疚地说。 “刚才时说她肯体谅的话。”秋月将话题拉了回来“倘或不肯体谅呢?” “那就只好随她了。反正有她干妈在,总归有照应的。” “话是不错。不过我怕他闹意气。” “怎么闹法?” “譬如,不肯把孩子生下来;或者生了下来,不愿让孩子归宗。” “这多半不会!再说,她也没有什么意气好闹的。说句良心话,当初一双俩好,杏香自己看中芹二爷,倒有六分;倘或结果真的不圆满,她也只能怨自己命苦。” 这全是帮着曹家说话,不过细想一想,也不能说她的话是一面倒。秋月在翠宝建议跟杏香说实话时,便已有了一个念头;此时念头变为决定了,但照道理须先征求曹震的同意。“震二爷,你看,我跟杏香去谈一谈,是不是合适?” “太合适了!”翠宝抢在前面说“仲四奶奶不便说,因为她得帮着杏香;我更不便说,她会觉得我偏心。秋月姑娘平时的为人,她也知道;一定肯听你的话。” “震二爷看呢?” “翠宝的话不错。不过,我觉得你跟仲四奶奶一起跟她谈,就更容易动听了。” “是。”秋月欣然接受“震二爷看,什么时候去谈。” “别忙,我先把仲四奶奶去接了来,说明白了再跟杏香去谈,比较妥当。” 等把仲四奶奶接了来,少不得先有一番寒喧,方谈入正题。仲四奶奶也很赞成开诚布公跟杏香去谈的实话。接下来,将她劝杏香的话,以及杏香的态度,都细细的告诉了秋月。 原来她有个“留子去母”的疑忌在!秋月心想,这就更需拿个“诚”字来打动她了。 “今天来不及了。”仲四奶奶说:“秋月姑娘明儿上午请过来吧;我今天回去先打个底子。” 仲四奶奶为秋月先容,包括一份丰盛的礼物在内——秋月一共带了三分礼,仲家是熟人,所送不过是新食物之类;送翠宝的也不过摆饰、衣料,唯独送杏香因为有慰抚之意在内,马夫人特为捡了两样首饰:一幅镶金绿玉镯、两双宝石戒指,另外是宁缎杭纺的四件衣料、一口带玻璃罩的小金钟与一具乌木嵌银丝的镜箱。此外还有一大包宫中妃嫔所用的安胎药。仲四奶奶将她自己的一份礼,带了回去;送杏香的,只带了衣料、金钟与镜箱,余下的首饰与安胎药,她建议由秋月自己带了去送。 回到家已是上灯时分,仲四奶奶不回上房,径自到厢房来看杏香“曹家给你送礼来了。”她一面说,一面动手打开包封;那三样东西在平常人家送礼,是贵重之物,以曹家那种身份,却不算过丰。不过,杏香仍不愿接受“干妈,”她故意这样说:“怎么无缘无故,送我这几样东西?” “怎么会无缘无故呢?”仲四奶奶拉着她的手做了下来“曹家太太特为拍了秋月来看你;他说今天太晚了,明儿一早来,好跟你多亲热亲热。还有两样礼,她明天亲自带来。” “我不要!”杏香直觉得答说。 “你为什么不要?”仲四奶奶知道她心里的想法,却不说破“她空手来,是他们失礼,你不要,就显得你不对了。” “怎么是我不对呢?”杏香问道:“是我不识抬举?” “也可以这么说。不过识不识抬举是小事,你识不识人家送你这些东西的意思,关系不小。你看,这几样玩意,也不是随便能送不相干的女孩子的。” 这提醒了杏香,心想这三样东西,都可以视作赠嫁,这一转念,不觉脱口说道:“倒像是嫁妆。” “不错,不过不是陪嫁;人家是全心全意打算把你接回去的。只是做官做府的人家,有一套跟咱们不一样的规矩;不能不按规矩办事,就有难处了。秋月这回来,就是跟你来谈其中的难处,你要是自己当自己是曹家的人看,就得体谅人家的难处,也就是体谅你自己。你懂我的意思不?” 听得这一番话,杏香才知道自己猜错了!不过秋月这套说法,与曹震的态度,大相径庭,似乎不可全信。但转念又想到,大家一致都在谈;曹家有个身份仿佛象“姑奶奶”的秋月,通达大体,人很正派,顿时信心大增。 “我懂。”她毫不含糊的答说。 “你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