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第2/5页)
住碗口。这是杏香已去了三个小号的枫木碗来,曹雪芹接去封皮,用大竹梢舀了一碗茶,郑重其事捧给锦儿。 见此光景,进而不敢怠慢,站起来双手接住;捧到鼻下嗅一嗅,点点头,说道:“似乎真有点儿梅花的香味!” “你也闻见了吧?”曹雪芹满脸象飞了金似的“有雪水就更好了,那是‘三清’。” “你就忘不了雪水煮茶那段掌故。”锦儿笑着说:“你们定情的那一晚,只怕也没有想到今天吧?”她突然想起,紧接着又问:“小芹呢?” “睡了。”杏香答说。 看曹雪芹脸上恬然自适的神情,锦儿心头的感想,纷至沓来;有半碗茶的工夫,那些感想凝结在一起,觉得有话可说了。 “雪芹,你倒像是‘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清’的样子?” “岂敢!”曹雪芹答说“你把我看得太高了。” “我不是把你看得太高了,是把你看得太懒了。” “太懒?” “可不是太懒?”锦儿答说:“象四老爷,这种时候,还得吃一趟辛苦。你不愿意做官,就可以躲懒了。” 杏香听出锦儿对曹雪芹的懒散不满,同时也不无有怪他的意思,正想开口有所辩解,却被马夫人派来的一个丫头打断了。“太太交待,请锦二奶奶跟芹二爷马上就去。” 曹雪芹不知何时相召,锦儿心里却明白,站起身来,向杏香说了句:“咱们回头再聊。”随即向外走去。曹雪芹跟在她身后,一进马夫人的院子,便发觉异样,丫头们都聚在垂花门前的走廊上,离上房远远的。唯一的例外是老胡妈,在堂屋门口,端了张小凳子坐着。曹雪芹略想一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必是马夫人有既要紧而又不可泄漏的话要说,所以让丫头们都回避,而派两耳重听的老胡妈看门。 然而那有什么既要紧而不可泄漏的话呢?显然的,秋月是在屋子里;而刚才他是跟锦儿在一起,摒人密语,这样看来,此事必有跟锦儿有关。转念到此,不由得便扯一扯锦儿的衣服,等她站定叫转脸过来,曹雪芹先看他的脸色,毫无异状,便更诧异了。 “是怎么回事?锦儿姐,你总知道吧?” “别多问!快进去,听太太说些什么?” 一进了屋子,锦儿现蹲身向马夫人请安,曹雪芹却只叫的一声,细看母亲的脸色,是深沉中微显得兴奋的神情,心想大概不是什么坏事,心就放了一半了。 “芹官,你得跟你四叔到热河去一趟。”马夫人的声音极低,但秋月于锦儿都是连大气也不敢喘,所以听起来很清楚。 曹雪芹料知还有话说,且先答应一声:“是!”然后也是屏息静听。 “这几年你总不肯好好当差。我懂你的心思,嫌那些差事太委屈。你是内务府的闲散白身人,身份比工匠、苏拉高不了多少,我也不愿你去受那种委屈;再说象你三叔的那种茶膳房差事,也不是你能干的;别人弄了好处,拿你去顶缸,真远不如不干好些。不过,这一回事很漂亮的差事。不过,这一回事很漂亮的差事。” “喔,什么漂亮差事?” “让秋月跟你说吧!” “是去接‘圣母老太太’——” 秋月将曹頫的任务,以及非得有个“自己人”在身边才方便的道理,细细的告诉了曹雪芹。 “震二哥也要去?”曹雪芹问锦儿。 “他是第二拨,四老爷是奉旨马上要走的。” “这样说,我也得赶紧预备。” “对了!尽明天一天,预备妥当。”马夫人接下来又说:“咱们曹家,受恩最深,康熙爷在日,凡有不便叫人办的事,都是交你爷爷办。如今这个差事,更是非同小可,老太太如果知道你跟着你四叔去办这个差事,皇上把最机密、最看的重的大事交了给你们叔侄,真是那你们当自己人看了,她老人家一定也会高兴,你懂我的意思不?” 曹雪芹一面听,一面体味,自然深喻其意,能办这桩差事,第一是意味着继志承先,曹家又将恢复当年天子家臣的荣耀与地位,其次是能办这件差事,便表示他已长大成立,能担当大事了。想到这一点,不自觉地感到肩头沉重,心生畏惧。 “四叔要我帮他,我还不知道干得下来、干不下来?” “写写信,传传话,也没有什么干不下来的。最要紧的是谨慎,处处留心,别显出形来。” “是。”曹雪芹又问锦儿:“不知道要去多少日子?” “这得问震二爷才知道。”锦儿答说:“干脆你跟我回去,有什么话,你们哥儿俩一对面就都说清楚了。” 曹雪芹点点头,转脸向母亲请示“娘看呢?” “也好。”马夫人又说:“早去早回,我回头还有话跟你说。” “那就去吧!” 锦儿起身告辞,秋月相送;出了院子,忽然说道:“你到我哪儿来一下,我有点东西,你带回去。” “什么东西?” “给小犊儿的。” 锦儿之子,生在丑年,乳名就叫“小犊儿”次日是他八岁生日,锦儿原邀了秋月跟杏香去吃面,如今不能去了。“明儿得个芹二爷收拾行李,一整天怕都忙不过来,明天没法子到你哪儿去了。给小犊儿的东西,你带了回去。” 小犊儿的名字是曹雪芹所起,单名一个绥字。此中另有深意,先只有锦儿与秋月知道,为小犊儿起名,是在绣春失踪以后,那时她腹中怀着曹震的孩子,而且也预先请曹雪芹起了名字,生女叫曹绚、生男叫曹绥。以后虽不知道他是生男孩是生女,但总希望是个男孩,多少年以后,如果真有缘分,两个曹绥遇见了,谈起名字的来源,便是同气连枝的确证。以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