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也是中流砥柱_接云观访师友不遇烛光夜浅酌醉梦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接云观访师友不遇烛光夜浅酌醉梦春 (第2/3页)

夫的二斤半,自打出生那天起就伴有许多提心吊胆的故事。先是在集上卖卦的假瞎子铁口李,大庭广众的庙会,一点儿也不给游老爷赏赐同喜的那块大洋面子。咬定游家只有游仕进这么一个儿子,而且是多灾多难。唯最后那句话“虽多灾多难,却是有惊无险”还算中听。

    先有了四个女儿,并且不迷信的游老爷听了假瞎子的这些话当然不会高兴。几次暗示可以出大价钱,要求假瞎子改口。

    专爱与财主士绅做对头的假瞎子性格倔犟,只当自己的眼睛是真的瞎子。说是不敢坏了祖师爷留下的规矩,坚决不肯改口。别说是大价钱不能够收买假瞎子铁口李,就连游老爷赏赐的那块大洋也扔还不受。骂不怕,打不服。既使是下街最有名的泼皮无赖牛三,也比不得假瞎子这般油盐不进。

    那日扫兴过后,游老爷听大房说他这个宝贝儿子的妈,上个集也在铁口李这儿卦过。猜疑是老三给了啥好处,假瞎子才会这般执拗。

    二房,四房听说假瞎子非但诅咒游家,还抵死不肯改口。本来对三房生下儿子闹得一肚子酸水全呕出来,再撺弄些瞎话在游老爷面前搬弄是非。

    二斤半的娘是官家的女儿下嫁,在游家依先后排行老三,却是明媒正娶的三夫人。不似老二,老四是花钱买的妾。武官的女儿人长得不漂亮,却又生性耿直,不懂得奉承,游老爷再也没有去三房屋里过夜。夫妻虽然住在一个院子里,见面连个招呼都不打,形同陌路。可是生下儿子的娘,母随子贵的地位不可撼动。虽然说外公举家都迁回福建老家无可倚靠,二斤半的娘有武举人遗传的天生神力,只有大房敢倚仗家长的身份当面说她几句不咸不淡的话,没有其他人敢公开招惹这个脾气不好的三娘找抽。

    小时侯的二斤半在睡梦中被人扔下井里,吃过有毒的饺子。有一回还被歹人绑了rou票,不几天却又莫名其妙的送还游家。果不其然,回回都应了铁口李卦的“虽多灾多难,却是有惊无险”

    母亲因为儿子遭遇的凶险太多,知道所有的凶险都来自家中这些居心不良的亲人。游家的规矩大,女人不是逢集或者有事不许走出院子的大门。二斤半的娘是小脚行动不方便,既要防着家里其她房头的女人暗中下黑手,又要防着二斤半的那些大jiejie们欺负他。所以二斤半的童年无论是出门上学堂,或是玩耍,身边总是会有一个娘信任的长工监护。在家里有千交待万嘱咐的老妈子看护,晚上娘必须将儿子搂在怀里才能放心睡觉。

    二斤半在娘的怀抱里一直睡到十二岁,拜疯道士为师傅才离开了娘的怀抱。他和父亲本来就没有半点儿感情,所有的爱都来自娘和家里那几个佣人和老长工的关怀。在道观里练功挨师傅责打的时候,他会想念娘疼他的怀抱。吃粗粮煎饼咽不下去,也会想到娘总是亲自下厨给他做好吃的饭菜,就连在梦中他见着的人物也只有娘。二斤半离开家的时候娘才刚过了三十岁的生日,这也是娘留给他最后的印象。娘死后,二斤半在久而久之的怀念之中,脑海里娘的形象逐渐升华成了女神。以致媒婆说合什么样的好媳妇都入不了他的法眼,在二斤半的心中只有一个完美的女性,那就是娘。

    杂耍的班子散伙了之后,二斤半回到家乡跟花和尚学习武功。花和尚使得一手好铲法,还有一身高深莫测的奇门内功。只可惜遭小鬼子的毒手去世的早,高深莫测的内功,二斤半学到的不足两成。

    那个春天是同样的一个夜晚,厨房里同样是亮着烛光,二斤半进门之后的位置都与刚才站立的地方没有一点儿偏差。jiejie乔杏丫也是在灶台拎着半捅热水转过身体,唯一不同的那次烛光是在师娘身后的灶台上。天气也更冷一些,捅里热水蒸腾而起的热气,与乔杏丫身体上蒸腾而起的热气混合形成彩虹般的佛光。二斤半看得眼睛都直了,大脑顿时陷入一片空白,不知不觉的就跪拜在地上。在那一刻他的时空被凝固了,乔杏丫是怎么穿上衣服的,他跪了多长间,过后都完全没有印象。直到乔杏丫拉他起身,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张开双臂将乔杏丫紧紧得搂抱在怀里。虽然搂抱的时间很短就清醒过来松开了手,但是那想要再拥抱的念头依然在他的头脑里暧昧的膨胀。

    乔杏丫过来将跪在地上的二斤半揽在怀里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在上帝的面前我们都是罪人,不管你是犯了罪的罪人,还是违反了道德的罪人。如果你是高尚的,你仍然是高尚的罪人。不要以为犯罪的人才算是罪人,不犯罪的人就不是罪人。事实上只要我们是人,我们就是个罪人。我们不是因为犯罪所以成为罪人,而是因为是罪人所以才犯罪。每个人都会有罪念,能克制得一时就能过了这道坎,罪就会得到赦免。人若达到了无欲的境界,这心自然就干净了。

    当时二斤半对乔杏丫说:姐夫死前有交待过他照顾好jiejie和魔儿,他老人家还说知道jiejie你喜欢的是俺,跟他老人家过日子只是报恩。要俺别理会啥规矩,姐夫逼着俺先答应了娶您,之后他老人家才放心的闭合了眼。再说俺那个高跷王师傅娶的就是大他十三岁师奶,奉的是师傅临终遗命。

    花和尚死前交待二斤半的时候乔杏丫就在旁边,当时她只想着是花和尚不谙世俗心疼自己,不想他这个傻弟弟倒是了认真。

    花和尚早在几年前曾对乔杏丫说过,当年应该认下她做女儿。这句话反而让乔杏丫感到非常内疚。生小儿子之后不久,乔杏丫与花和尚一块抱着孩子去钱干娘家串门。哪知钱干娘家里来了个远方的亲戚,听钱干娘介绍说乔杏丫与她该是同辈,就称呼乔杏丫为小妹。谁知道钱干娘家这个远方的亲戚怎么就看见花和尚年长,误当作是吃奶孩子的爷爷,没等钱干娘开口介绍,就对花和尚鞠躬行礼,尊称他叔。

    钱干娘的亲戚对乔杏丫称妹,对花和尚称叔,这使花和尚处于非常尴尬难堪的境地。找了个借口匆匆告辞,从那以后花和尚再也没有和乔杏丫有过房事。乔杏丫要去赶集,花和尚也只送她到坡下的三岔路口。赶完了集要回家,得先遣狗儿回去招呼花和尚使牛车来接。更严重的事情是每到清明节祭祀的时候,花和尚就会表现得异常紧张,整个人像是丢了魂一般。不但挨个给所有的坟堆磕头,还要再三乞求静玄原谅。在花和尚的心里,埋在土里的静玄才是他真正的结发妻子。

    乔杏丫手无缚鸡之力,花和尚死后,在这乱世之中,以她个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