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抬高炮口手下留情协同作战敢当先锋 (第4/4页)
的突击队很顺利的到达了沙凹渡口下游的五里观。道士中有**地下工作人员,火速联系到刚刚侦察沙凹渡口回来的魏二槐。 沙凹渡口现实的情况非常危急,与两天之前获取的情报严重不符。那里至少有一个大队以上的日军,以及约两个团的伪军拥挤在沙凹渡口等待向对岸过渡。倘若是现有的日伪军都渡过了沙凹河,那就不是陶明谦有没有能力消灭日军的川谷大队的问题,而是有可能被日军纠缠住无法脱身。倘若日军还有更多的后续部队到达,甚至会有反过来消灭陶明谦的可能。 已经接管对岸高地的日军是河源仁义率领的步兵大队。河源仁义有丰富的战场经验,他要求第一拨渡过沙凹河并不是逞武士道之勇,而是出于对岸阵地的防御工事极其有限。只有最先渡过河,才可以抢先占据工事。后面渡过沙凹河的部队没有工事可供隐蔽,开阔地带遭受国民党正规军的炮火打击是非常的危险。河源仁义将弟弟河源孝男安排在他认为是**次要打击目标的左侧高地,兄弟俩一左一右成犄角之势。火力可以彼此支持,兵员也可以互相策应。这一次河源孝男非常感谢哥哥派遣他第一批渡过沙凹河,终于有机会在战场上一展身手。 在**地下人员的帮助之下,王五更与魏二槐这两支突击队汇合在了一起。可是贾参谋与王五更这两个**军官执行命令的固执死板却是完全的相同,都必须要在完成炸毁渡船的任务之后才能启用电台向师座报告。**执行任务各有分工,情报自有负责侦察任务的人去执行,关着他们只负责炸毁渡船的突击队鸟事。 除了表示坚决的反对之外,魏二槐没有别的办法。他手下的弟兄谁也不会使用电台那洋玩艺,没有办法向陶明谦师长报告这里的情况。 尚未过渡的日军指挥部就设在渡口边上的沙凹村头,日军的侦察机没有发现桥梁。汛期河水暴涨,认为沙凹村是他们安全的后方。仅有少量的日军在指挥部周围站岗,大量的日伪军都涌在渡口等待过河。国共两支突击队协商了具体的分工,由于**的突击队只愿意执行命令中要求炸毁渡船的任务,吸引日伪军注意力的任务就只好交由八路军的突击队负责。 计划是由魏二槐率领八路军的突击队员率先向日军的指挥部发动突袭,能捣毁日军的指挥部当然是最好。即使袭击行动不足以捣毁日军的指挥部,也能够吸引住大批日伪军的注意力。 **的突击队必须在八路军对日军的指挥部发动攻击的十分钟之后,开始打击渡口的渡船。 为了保证炸毁渡船任务的完成,贾参谋要求魏铁强人和炮都跟随**的突击队行动。两门迫击炮同时开火,对完成炸毁渡船的任务有更大的把握。**突击队炸毁渡船之后,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日军发射完所有的炮弹,然后炸毁迫击炮撤退。 魏二槐心里明白,贾参谋留下魏铁强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扣下一个八路军的干部当作人质。这时候炸毁渡船才是最重要的任务,也没有时间与这个小心眼的贾参谋精精计较。何况魏铁强本人也表示愿意跟随**的突击队行动。 魏二槐告诉王五更,留下一个魏铁强,八路军的突击队仅有三十个人。从发起攻击的枪声开始计算时间,最多只能坚持半个小时。倘若突击队在袭击日军指挥部的时侯全体牺牲则无后话可说,如果袭击日军指挥部侥幸取得成功,势必会招致大量的日伪军报复。如果弹药在半个小时之前就消耗殆尽,就只能自行撤出战斗。没有子弹,再被日军缠住就只有死路一条。 魏二槐率领着突击队向沙凹村的日军指挥部隐蔽运动,抵近之后发起的攻击非常顺利。美国造的汤姆式冲锋枪,再配置上装填一百发子弹的大弹鼓威力无比。更何况每个人还有四棵高爆磕发手雷,对付并不是很多,而且又没有防御工事的日军具有不可抵抗的威力。日军的指挥部被八路军的突击队捣毁,拥挤在渡口的日伪军才从稀里糊涂之中反应过来。正在等待过渡的日伪军立刻暂停了渡河,纷纷向沙凹村蜂拥而来。 收拾起缴获日军的手雷步枪等部分武器装备,魏二槐先将部队就近撤退到一处无名的高地之上。依托当初**撤退之前挖掘的防御工事,以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吸引来了大量的日伪军。 日军见着他们的指挥部被来历不明的便衣武装人员捣毁,急急忙忙的从渡口回头。伪军的军官们也着急着要表现他们对皇军的忠心。 **挖掘的工事有板有眼,打阵地战还真是非常好用。远距离的时候,仇老四等几个神枪手用刚才缴获的日军武器进行射击。虽然打死了几个日伪军的军官,也仅仅是起到拖延日伪军发动攻击的时间。可是零星的枪声也暴露了底细,日军判断出在工事里进行抵抗的战斗人员并不多。日本军人很有战斗素质,知道攻击的速度越快,遭受到的伤亡就会越少。第一波攻击的部队完全以纯日军组成的复仇队伍,企图以一次密集的冲锋就结束战斗。前仆后继的日军在零星的枪声之中抵近到似乎可与对手拼刺刀的距离,突然间遭受到几十枝汤姆枪的强大火力扫射。日本军人在战场上耀武扬威习惯了,从来没有遭遇到如此恐怖的火力打击,兵员受到大量杀伤的日军惊恐的溃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