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抬高炮口手下留情协同作战敢当先锋 (第3/4页)
离队伍。 这可是使魏二槐非常的不满意,沙凹渡口侦察得到的情报是在两天之前,两天的时间任何变化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魏二槐先要和贾参谋理论,这次任务谁是最高领导人? 贾参谋说:凭什么领导人也是他,第一他是民国中央政府的正规军队,上尉军衔,是陶明谦师长亲点为这次任务的负责人。 魏二槐不认同贾参谋的说法,他接到的命令只有要求炸毁沙凹渡口渡船的任务。命令上只是说有**的参谋会带他的突击队去秘密地点,领取执行此次任务需要使用的武器弹药。命令中并没有要求八路军的突击队要服从**的指挥。再则贾参谋难道敢说俺们八路军不是中央政府领导的正规军?上尉的军衔仅相当于八路军的连长级别,比他担任的副团长职务低得太多。当然,贾参谋防止泄密的担心也是必要的。于是魏二槐命令魏铁强,二斤半,贾参谋随他一起前往沙凹渡口抵近侦察。命令突击队其他的所有人员不得离开队伍,就地隐蔽,擦拭武器装备上的黄油。 贾参谋没有想到炸毁渡船这么屑小的任务,八路军居然会派出副团长职务的长官来领导。不管怎么说人家八路军副团长的官职比他要大得多,再说突击队也都是人家八路军的兵。倘若惹得人家恼火,有可能会撇开他自己单干。能够完成任务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贾参谋识相的表示:如果魏长官愿意为这次任务负责,他个人可以服从八路军长官的指挥。 陶明谦要歼灭日军川谷大队的情报,早就有内jianian传到了日军那里。川谷大队的大队长已经不是那个有勇无谋的川谷中佐,而是换了一个年纪轻轻,却老jianian巨猾的情报专家斋滕少佐。斋滕有特殊的情报来源,已经得到了**要袭击沙凹渡口的两支突击队具体出发的时间,以及预先侦察确定的行军路线。在日军认为是合适埋伏的地点安排好精锐部队,做好了伏击这两支企图破坏沙凹渡船的**突击队。 **这两支分头派出的突击队,对前途存在的危险也并非一无所知。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战斗到仅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完成炸毁沙凹渡船的任务。 东线出发的**突击队进入日占区的腹地之后,被埋伏的日军包围在蓼村外极为不利的山谷之中。**虽然都是精挑细选的优秀官兵,也只能是以全体突击队员牺牲生命的代价,证明制定此次行动计划的副师长是内jianian嫌疑分子,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被当作炮灰的突击队虽然也作了顽强的抵抗,面对占据有利地形为依托,又数倍于己的日军。处于不利处境的**官兵除了能够证明他们是敢于牺牲的烈士之外,没有表现出以生命牺牲换取到应有的价值。 西线出发的**突击队在进入日占区之前,心狠手辣,又富有作战经验的队长王五更怀疑参谋长派来这个獐头鼠目的向导不是个好人。在尚未进入日军占领区,就用刀子扎进向导的肚皮进行恐吓。 向导被王五更的刀子扎得屎尿失禁,当即招认了他是日本人收买的汉jianian。王五更将招供参谋长是内jianian的向导掐死,藏入茅草丛中。关闭了电台,擅自决定改变行军路线。绕往东边向沙凹渡口迂回前进,居然也顺利的潜入到指定的攻击地点。 王五更一行人迂回途经蓼村的时候,见到蓼村的村民正在挖坑掩埋**弟兄的尸体。自从**撤退之后,蓼村仅剩下十几户人家,却是没少被日本人和汉jianian糟蹋敲诈。王五更心里明白,肯定是另有一支与他执行同样任务的弟兄被内jianian出卖。暗自庆幸自己行事果断,不然也同样是难逃此劫。 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王五更认定参谋长就是内jianian。参谋长亲自派来的那个獐头鼠目的向导,也是要将他率领的突击队弟兄引入另一个“蓼村”消灭。那就让埋伏在另一个“蓼村”的小日本鬼子耐心等着吧,日本人与汉jianian参谋长大慨做梦也不会想到,老子率领着突击队的弟兄正是沿着“蓼村”这条死亡路线抵达沙凹渡口。 陶明谦对日军川谷大队的战斗打响之后,先期的攻击速度与取得的战果都达到预料的顺利。指挥川谷大队的斋滕胸有成竹,根本就没有作撤退的打算。凭借着强征劳力抢修的工事与**进行拼死抵抗,为援军渡过沙凹河来增援争取时间。 攻坚战越靠近沙凹河,日军的抵抗力量就越强。陶明谦马上判断出肯定是日军方面有问题,在怎么武士道的日军,区区一个大队的人马,不可能支撑得住**一个甲等师的打击。可是**的情报网屡次遭到日军的破坏,临战的关键时刻与外出侦察分队的电台失去了联络。又指望不上派出的突击队有哪一支侥幸到达沙凹渡口,敢违反电台静默的命令发过那里兵力变化的新情况。由其是最有希望到达沙凹渡口的八路军突击队,一向恪守纪律的贾参谋,不可能会在完成炸毁渡船任务之前违反电台静默的命令与师部进行联系。 希望都押在派出的几支便衣侦察队能够有幸存者。师部电台试着联系过往沙凹渡口的突击队,三支负责炸毁渡船任务的突击队都按规定保持静默没有回音。陶明谦甚至怀疑三支负责炸毁渡船的突击队,有可能全部都被内jianian出卖。命令将嫌疑人参谋长张定水和周副师长分别关押,等待战斗结束后再行处置。 王五更率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