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回营 (第4/5页)
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就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戒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 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明熹宗实录》:“天启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辛巳,援辽总兵毛文龙以登抚所遣管运参将黄胤恩、推官孟养志等发到粮饷并布疋、军器、火药等物,复蒙颁给敕印、旗牌,授以援辽总兵便宜行事,具谢恩。”《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三给军用火药的配方,然后也就出现了陈规火枪,突火枪等,而到明朝,火药的品种也增多,火器也更加大量的出现,明朝的军队已经大量的装备了火器。 不过现在包篆却要用他们来炸毁这个洞xue,几艘船弄下来的火药也非常的可观,堆了很大一堆。 其实以前在电视里面也会看到什么地方地下的烟花爆竹发生爆炸,然后什么工厂之类全部被夷为平地 虽说这火药是用来作为火炮的发射药用的,但是火药就是火药,好歹也是系出名门,威力自然也不是用来摆在那里看的 很快,这些火药就已经摆好,其他所有人这个时候也全部都已经登船 至于引线,其实也就是用火药倒上,然后直接就引出了洞来,然后一直引到了外面作为隐蔽用的房间里面 “大人” 一个光头兵把手里的弓弩递了过来,上面的弩箭前面已经被点燃。 和他一样,还有其他一些人同样也端着弩箭准备开射,他们的目的可就是那些岸上的房屋,包篆的烧光政策现在可就打算要开始执行。 “他们要干什么?” 锦衣卫的百户连忙问道。 吴大人道:“烧了这里,绝对不能给倭寇留下丝毫可以用的东西” “好狠” 锦衣卫的百户心里不由的暗暗乍舌,包篆做得可真的很绝啊,这洞一炸,这房间一烧,即便可以在修建,可已经失去了原来那种得天独厚的条件。 包篆则扣下了弓弩的扳机 手微微一震,弓弩上面的弩箭顿时直奔岸上而去 “嗖嗖嗖…‘ 顿时,光头兵手里的弩箭纷纷射去。 那天晚上攻击倭寇船只的情况再次出现,就如无数的火流星一样,被点燃的弩箭狠快就奔向了岸上的那些房屋。 这些屋子墙壁大多数用木材和石头,但是这屋顶都用的是草,即便在海边,依旧很干燥,一遇到火立即就被点燃,被海风一吹,顿时火借风势,熊熊的燃烧起来 没有多长的时间,这岛上已经火光一片,浓烟已经升起。 “轰…” 突然间,船上的众人顿时感觉脚下的船一震,大家相互护持这才能稳住 抬眼看去,之间岛上突然腾起巨大的黑色烟云,而在白色的烟云之下便是白色灰尘,至于海里面,顿时跑了跑了的就如下雨一样,不断的落下了大大小小的碎石,激起了圈圈的涟漪。 而且有些弹得远的,甚至都落在了船上,虽说很多都是一些碎石,可是打在船上也是噼里啪啦的作响。 海风吹来,烟雾也慢慢散去,很快眼前的情况也呈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原本的山峰已经塌陷了下去,就好像被巨大的铁锤被狠狠锤了一下一样,这一片完全都塌陷了下去 “好大的威力” 众人的心里不由的感慨道 估计在场的所有人也没有预料到这个情况,在那些火药巨大的威力下,溶洞上方的山壁完全被炸塌,上面那段那些泥土,植物之类的顿时落了下来,填满了下面洞xue 如此一来,原本得天独厚地理优势瞬间也就消失,那个东需也不可能在住人,而对于这个岛屿而言,即便倭寇再次把他作为藏身之所,已经没有了原来那种条件了 不过感慨归感慨,舰队现在已经开始返航 很快,这个岛屿就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但是岛上冒出的烟雾依旧能看到,仿佛就如大海里面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一样。 时候,也有倭寇回到了这个岛屿,可是他们面对的却是一片狼藉,大火无情的烧了一切可以烧的东西,至于原本他们引以为豪的藏身之处,现在则变成了一片废墟,已经没有任何的用处。 即便下面的财务之类的没有被搬走,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弄走。 三天之后,包篆的船队再次回到了村子的码头,赢得了村子里面人热情的接待,而在自己不再的这段时间,包篆发现这个村子的防御好像又弄得更加坚固了一些,看样子梁三留在这里也没有闲着,而是自己在干自己的事情。 梁三也引了上来,不过很快就看到了包篆背后几个光头兵手里捧着的坛子,心里顿时一凉,道:”大人“ 包篆微微点点头,道:“好了,什么都别说了,看这几个兄弟的家在什么地方,然后让人把他们骨灰带回去,然后准备足够的银子,现在我们也不缺这个” 和船队最先回来的光头兵在往下搬运东西的时候已经悄悄的把财物和粮食之类的分开,粮食分了大部分给村里人,毕竟他们也是倭寇进攻的受害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