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淡如散文集_吴淡如散文集情的诚信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吴淡如散文集情的诚信问题 (第3/3页)

录下来。这种“虚拟实境”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比任何通阻式或劝导式的性教育都好。

    不过,几天后“实习夫妻”计划宣布结束。“有力人士”真是有力,他们更有想像力——以为夫妻一实习起来,一定会往“败坏社会风气”的路上走吧!

    爱因斯坦妻子的悲情

    迟早会面临低潮期,

    但看能否翻身。

    不久前,爱因斯坦的情书,被佳士得拍卖了九十万美元,比以前他的“相对论”手稿多了两倍。可见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即使是这么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对他的罗曼史比对他跨世纪的经典研究有兴趣得多。

    我们当然不会有闲钱来买爱因斯坦的情书,但我可以有闲情来看一看爱因斯坦的爱情,反正把人家的感情事件当成茶余饭后的话题,是很多现代惟一的专长。爱因斯坦墓木已拱,应该不会怪我们才是。

    从这些信件可以看出他和妻子的感情起伏。一九○○年,二十一岁的爱国斯坦给蜜乐娃寄了一封情书,柔情万种地写道:“心中思情人,枕上如火焚”隔一年,仍然浓情蜜意,说“无论将来怎样,你都是我最亲爱、最美丽的甜心”这是婚前两年的事。等到婚后第十一年,他仍然写“家书”只不过里头已经没有了情味,他说“别再指望我爱你,我要你离开我的房间时,你得马上走,不得抗议”还有一封信,我们看来很有趣,但蜜乐娃一定觉得很无趣。

    “你要注意:一、我的衣服和衬衫都要收纳整齐;二、三餐要定时送到我房里,三、除了社交场合之外,你和我一切关系断绝。”

    十八年的婚姻结束后,他娶了和他暗通款曲的表妹为妻。研究他的专家舒曼为他提的解释是:“他爱女人,但他更爱物理。”

    从这段爱因斯坦的感情历史上,可以看爱情的“走势”一条日渐下滑的曲线——每一对佳偶都有一条曲线,迟早会面临低潮期,但看能否翻身。从爱因斯坦的情书,或者可以让我们得出几个事实:一、热恋是一回事,热恋后是一回事,每个感情都会变;二、当情人比当妻子有意思;三、一个人的人格与爱情性格未必有关;四、再伟大的科学家,也研究不出人生的“定律”爱国斯坦一定不知道,他的情书之所以会出现在拍卖市场,是为了要拿拍卖所得处理他自己后代间的官司纠纷。不管你多聪明或爱得多死去活来,百年之后,一切不能预测!

    请勿加入大老婆俱乐部

    失去婚姻并不可悲,可悲的是,

    终其一生坚持顶着过去的“大老婆”头衔,

    那就像在大雨天里坚持顶着一把只剩骨架的雨伞。

    四个女人,在进入坐四望五的年龄时,殊途同归,都面临到婚姻危机——她们的老公或前夫不约而同地爱上年轻貌美的女人。一个因受不了沮丧和寂寞而自杀,另外三个凑在一起互吐真心话后,决定绝地大反攻。最后,她们“成功”了。

    卖座不错的喜剧——大老婆俱乐部,似乎替女性出了一肚子恶气。我承认它蛮好看的,让观众愿意一直注意剧情的发展;演员杰出,喜剧效果十足,果然“姜是老的辣”!

    但若你想探索这部通俗剧背后的意义,任何对爱情还有憧憬的男人和女人,都会有很大的失落感,因为根据这部片子的逻辑:当时以爱结合、志同道合的爱人,到底禁不起时间的考验,女方色衰,则男方爱弛(片中中年女人身材发福或皱纹丛生,同龄男子依然风流倜傥),到最后婚姻变成一场权力斗争,谁掌握到金钱,谁就是胜利者。

    真令人悲观,虽然这也叫我们看清部分事实,很多爱情,开始时轰轰烈烈,结束时也斗得轰轰烈烈。求婚时,双方“Ido”和他共度一生,无论贵贱永在他身旁;离婚时,不能好聚好散,全是为了钱。

    但也有部分太不符合事实,或远离台湾之事实;最悲伤的可能是台湾的小老婆们,她们当第三者的时候,绝无片中年轻女子的理直气壮,也通常没有任意挥霍男方钱财的大权。其实,一个对大老婆小气的人通常也对小老婆吝啬,多少第三者在台湾,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片中的报复,在编剧笔下流畅而简单,在台湾,则全无成功可能。法律并没有真正站在大老婆这边,如果没有一个“黑手党”的亲戚,你,要不到几毛钱。台湾的大老婆也别忘了,第三者未必是年轻貌美的第三者,别因此对单身贵族有敌意。

    无论如何,报复是这个片子的主题,但报复成功的女人,真的会快乐吗?片末她们积极的成立“大老婆”协会,以支持失婚妇女,看似一片光明,且有正面意义,但事实是否如此?

    我认为,失去婚姻并不可悲,可悲的是,终其一生坚持顶着过去的“大老婆”头衔,那就像在大雨天里坚持顶着一把只剩骨架的雨伞。

    不如把伞架丢了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