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第6/7页)
紫竹箫史说道:“我的话都说完了。对不起!为了把话说清楚,我的话是要难听一点,但是,我是句句真言。” 她说着话,握剑摆出姿势,说道:“乐如风!我在等待你的攻招!” 乐如风抬起头来,淡淡地说道:“你是我的对手吗?” 紫竹箫史说道:“我可能不是你的敌手,因为,你与赵大哥是不相上下,我自忖是敌不过你。不过,我会尽力,直到力竭为止。” 乐如风说道:“力竭的结果就是死!你知道吗?” 紫竹箫史收了架势,笑笑说道:“方才赵大哥不是已经说了很多了吗?死并不是可怕的,每个人都难免一死,只要死得有价值,生而何惧?死又何惧?我堂兄文天祥就是个例子,他从容地在等待引颈一刀,这是多么了不起!” 乐如风不解地问道:“这也是了不起吗?” 紫竹箫史笑笑说道:“古话说:慷慨牺牲容易,从容就义很难。我堂兄以他的生命等待一死,这是多伟大的勇气?而且,他摒弃了元人对他一切的诱惑,只是选择死。他要以大宋最后一位丞相的血,唤醒中国华夏的国魂,这还不够了不起吗?” 乐如风默然了。 她忽然将手中的剑,耍了一个剑花,一撒手,宝剑朝着小梅飞去。 因为这个动作太过意外,大家惊呼,但是万万来不及救援小梅了。 结果,没有想到那柄宝剑却在小梅面前几寸的地方,插入地上。 乐如风说道:“小梅!这是师父送给你的最后一份礼物!” 她放下剑鞘,身形不动,平地飘起,将树枝上的大披风,披到身上,只一转折之际,人如一阵风,飘向树林里,踪影顷刻不见。 小梅从母亲怀里挣扎起来,冲到树林边缘叫道:“恩师!恩师!请留步。” 哪里还有人影! 小梅流着眼泪,缓缓跪下。站在四方亭里的每个人,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尤其是紫竹箫史,泪如断串的珍珠,滚滚而下。 她走到小梅身边,扶起小梅说道:“小梅!原谅阿姨说话太过犀利哟!伤害了你的恩师。” 小梅姑娘扑到紫竹箫史的怀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何冷梅这时候才走到赵雨昂身边,关心地问道:“雨昂!不碍事吧!” 赵雨昂将鱼肠剑交给小彬,自己摆动左臂,笑道:“冷梅!鹳大师药灵技更高,不让当年华陀专美于前,我这条臂,现在一切如初,毫无碍事。方才我说过,如果因为我流的那点血,而能够洗清大家彼此的恩怨,那是值得的!” 紫竹箫史擦着眼睛说道:“赵大哥!你不止是流血,你跟小梅还中了严重的毒,如果不是鹳大师妙手回春,你们父女连性命都没有了。那让我何以为堪?我怎么对得起冷梅大姊和小彬、小真他们呢?” 赵雨昂正色说道:“箫史!你这句话说差了!为了驱逐鞑虏,为了纠合人心,总是要有人牺牲性命的。老实说,能使乐如风回头,离开了孛罗,就是我们父女死了,也是值得的啊!”何冷梅抓住赵雨昂的手,泪流着,说不出话来。 紫竹箫史感动的说道:“赵大哥!如果人人都能像你们这一家,纵使元人势力大,何愁河山不能光复!” 赵小彬和华小真扶着赵雨昂说道:“爹!我们回去吧!回到客栈,一则庆祝今天的理想结果,一则让小梅和爹有个休息。” 赵雨昂摇摇头说道:“不!现在不走,我们要等洪如鼐!” 何冷梅接着说道:“我们要等仲彬,他一定会记得五月初五这个日子的。” 紫竹箫史说道:“朱云甫老练江湖,他应该知道约期的重要,如果没有特殊事情,他和仲彬一定会赶来的。” 赵雨昂夫妇、紫竹箫史、赵小彬和华小真、赵小梅,还有鹳上人一行七人,就在这四方亭上,互诉心怀、各谈抱负。 已经快到夕阳西下了,大家谁也不说失望的话,但是每个人的心头,都像压了一块铅,而且越来越重。 眼望着夕阳渐沉,晚霞绚烂,大家已经饿了老半天了,已经到了非走不可的时候了。 何冷梅已经开始沉不住气。 虽然,她知道仲彬不是她亲生的孩子,毕竟彼此有二十年怀念之情。小梅更是倚在母亲怀里,小声地吟着:“娘!仲彬该来的,他会来的!为什么…” 赵雨昂打着哈哈笑道:“大家不要急,既然已经等了一天,我们何妨在这里度过一宵。小彬!” 小彬立即站起来说道:“爹!我去准备酒菜,让我们在这鼋头渚,作彻夜之饮,欣赏太湖的夜景。” 就在这个时候,从无锡方向,两匹马、一辆车,缓缓而来。 赵小彬眼尖,他立即发现,骑在右边那匹马上的人,正是大家所惦记的赵仲彬。 他立刻大叫:“仲彬!” 那匹马在如此一声呼叫之下,一抖缰绳,泼开四蹄,飞奔过来。 马儿跑得近处,马上的人甩缰飘身,纵身下马,扑上前,紧握住小彬的双手,叫道:“大哥!” 赵小彬喜笑颜开,但是眼角仍然止不住涌出两颗泪珠,他搂住仲彬的肩膀,说道:“仲彬!可把我们盼坏了。” 仲彬带着歉意说道:“大哥!对不起,我们在路上耽误了。” 小彬笑道:“没有人追究这些,去吧!娘在等着要见你,可把她老人家想坏了!” 仲彬浑身一震,立即抬起头来,向四方亭望去。小彬拉着他的手,说道:“让我带你过去,那边有太多的人,是你所不认识的。仲彬!今天这个聚会,如果没有你来,那真是太令人遗憾了!” 他们兄弟二人携着手,走向四方亭,何冷梅已经牵着小真姑娘走出亭外。 小彬还没有说话,仲彬已经甩开小彬的手,向前跑几步,跪在地上,膝行上前,叫道:“娘!孩儿仲彬叩见母亲。” 何冷梅早已泪流满面,快步上前扶起。 仲彬叩头说道:“孩儿离开膝下,二十年没有能晨昏定省,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 何冷梅双手挽起,流着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