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紫烟_第七回深袁紫烟密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回深袁紫烟密语 (第4/9页)

上马。”

    尉迟恭、程知节见到了袁天罡时,胸中怒火未消。

    冷着两张脸,请求处分。

    袁天罡问明了事情经过,淡淡一笑,道:“两位将军,暂息怒火,咱们先回太原,再作计较。”

    程知节道:“袁先生,救人如救火,先回太原再计较,岂不坑害了二公子吗?”

    “解铃还需系铃人。”袁天罡道:“李靖夫人把二公子逼到华阴,就该由李靖逼她将二公子交回大原。”

    “这个…”尉迟恭道:“先生要他们夫妻反目吗?”

    袁天罡笑道:“这就要李靖作主张了,他们夫妻两地方分离,只怕有一年多没见过面了,这番变化也许会给他们夫妻一个聚晤的机会。”

    “先生,你很轻松啊!”程知节道:“救二公子重要呢?还是李靖夫妇聚晤重要?”

    袁天罡似是有很多话要说,但皱皱眉头忍下去了。

    他叹口气,道:“虬髯客在华阴屯住了数万甲兵,我们几个人力量大单薄了,要救二公子宜用智取,不能力斗。”

    尉迟恭、程知节心中虽有些不以为然,但却想不出反驳的理由。

    袁天罡有所保留,他不能泄漏太多天机。

    精奇的术法也许能补救一些事务缺失,但是逆天而行,违背自然法则,会招至更大的灾难。

    虽然尉迟恭、程知节心中有着不满,也只有稍作示意,婉转相劝,回转大原。

    李靖听完了事情经过,立刻引起了一腔怒火!

    利用张出尘把李世民牵入华阴,其心可诛,虬髯客用意何在呢?是否想逼他们夫妻反目?

    李靖不自禁油然生了帮助李世民逐鹿中原的意念。

    他年纪虽轻,但胸怀博大,熟读兵法,对喜怒情绪的控制颇有功夫。

    他抑制下一腔怒意,淡淡地道:“出尘如此放肆,不知是否因受情势逼迫?不管如何,这件事都和我李靖有关,我得去一趟华阴了。”

    袁天罡道:“李靖,你和虬髯客张仲坚是义结金兰的兄弟,应以和为贵,能忍就忍下去啊!”“怎么忍呐?”尉迟恭大声道:“二公子有一个三长两短,我们聚结的意义就全然不存在了。”

    “将军但请放心,这件事三元李靖必有一个交代,二公子如到任何伤害,我李靖必将加倍奉还。”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尉迟恭心中有些急了,道:“敬德…敬德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尽起精锐,赶往华阴,拼一个血溅五步也要先把二公子救出来。”

    李淳风道:“那不是个人的血溅五步,可能是双方玉石俱焚、同归于尽,那就白白的便宜了隋炀帝啊!”袁天罡笑一笑,道:“对!忍忍忍,烧烧烧,烧字头上三把火,忍字怀揣一把刀。李靖,别让一阵怒气冲昏了脑袋。”

    李靖站起身子,一抱拳,道:“多承指教!走一趟华阴,势已难免,慢不如快,我这就动身了。”

    转身举步,飘然而去。

    “敬德与君同行。”

    李靖没有回答,已经走远了。

    “袁先生!”一直坐在旁边没有开口的秦琼突然道:“叔宝的伤势已愈,愿和敬德结伴先行,接应李靖。”’

    “大家一起去啦!”程知节道:“最好把云中山的三千铁甲兵也点齐出动,华阴一战成功,就转往长安,一鼓作气,成就大业,把二公子拥上皇帝的座位。”

    “李侯爷呢?”袁天罡道:“就算要坐皇帝,也轮不到二公子啊!”程知节沉吟不语了。

    怎么说呢?人伦大道,岂可胡言乱语?

    李淳风插言道:“三千铁甲兵还未训练到功德圆满,不宜出动,长安城也不能轻易侵犯;诸位别忘了,长安城中还有一位袁紫烟。”

    “难道要坐以待毙?”柴绍道:“我们按兵不动,任令虬髯客挟持世民?”

    “是坐以待机啦!”李淳风接道:“袁紫烟不会让虬髯客得偿心愿,诸位将军放开胸怀,明天随我到云中山去,不能延误了三千铁甲兵的训练工作。”

    袁天罡道:“我到华阴走一趟,顺便查看一下虬髯客的真正实力。”

    两位世外高人,几句交谈,就作了决定。

    一个回云中山坐镇练兵,一个到华阴查看故情,没有寒着脸,颁了命令,但秦琼、敬德等一般虎将,默然从命。

    李世民受到十分的优待,被接到华山一座绝峰上洗尘接风。

    那不是华山的最高主峰,但却险峻天成。

    四周壁立如削,都是悬崖,只有一条路能通上下,峰顶有数十丈方圆的一片平地,就在那平地上建筑了一座宽敞、豪华的宅院。

    李世民瞄一眼大门上的金字横匾,写的是“华山行宫”

    时已入夜,大厅上烛光辉煌。

    十二位年轻美女穿着石榴长裙,天蓝袄,剪裁的窄腰裹身,凸现出女人蜂腰隆胸的美感。

    虬髯客亲自主持宴会。

    李世民打量了这位豪勇盖世、威名赫赫的人物。

    只见他身高九尺以上,虎背熊腰,虬髯绕颊;头大如斗,目似铜铃,双目开阖之间闪动出逼人的冷芒。

    看一眼,就给人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威胁感觉。

    陪侍在宴席上的只有四个人——

    冷艳绝美的张出尘外,还有个身着道袍的中年人。

    其人面白如玉,中等身材。最特殊的是左手食指、小指上留了二寸以上的长指甲,把一个好好的人托衬得有点神秘了。

    另外一个全身细衣、面如枯木的人。

    似是死了几十年后,又还魂重生一般,坐着不说话,就像是一根古木桩子,怎么看也找不出一点生人气。

    但宴席上的酒肴却是山珍海味,醇美精致,是李世民的太原侯府中也难见到的珍贵之物。

    虬髯客也不介绍席中人物,是一副目无余子的架势。他举起酒杯,笑一笑,道:“世民老弟在太原招兵买马,聚集了不少的江湖豪杰,如能和仲坚合而为一,配合出兵,隋王朝的一片江山不难尽入我们的掌握之中。”

    入了掌握怎么办?

    虬髯客没说下去。

    李世民也不多问,举起酒杯,道:“借花献佛,敬诸位一杯。”

    虬髯客、道装中年,连那不带一点生气的缁衣人也举起了酒杯。

    李世民给人一种不能拒绝的威仪。

    张出尘也喝了,而且是一饮而尽。

    虬髯客放下酒杯,道:“二公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