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乐主义_第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1/3页)

    第十四章

    养水母式的爱

    水母宝宝只是构造简单的腔肠动物,也许无知无觉,

    但值得我们好好反省饲养者对爱的态度,

    所谓爱,是要对生命负责任的。

    电子鸡热早就过了(相信现在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当初养得那么兴奋),后来又有一波水母宝宝宠物热。这股风潮是从日本吹过来的,转眼之间,不只成为水族馆最畅销的宠物,在马路边也有人摆摊卖起水母宝宝来。

    台湾的孩子所拥有的空间相当小,除了看电视、打电玩之外,养个不会因排泄而制造问题的宠物,可能是他们仅有的生活乐趣。但是,一个孩子养宠物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到他们爱的能力。家长如果懂得深思熟虑,愿意让孩子懂得敬重生命、爱惜生命,就该告诉孩子,不该养水母宝宝。

    有一位曾在水族馆打工的朋友在网络上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她说,到目前为止,水母宝宝都是在台湾东北部或垦丁沿海抓来的,无法人工繁殖,在人为环境下必是养一只死一只,就看它们能以强韧的生命力撑多久而已;水族馆为了好卖,会将水母集体染色,她曾目睹几百只水母因染色而集体死亡。极盛时期一家水族馆一天可以卖出三四百只水母宝宝,全省有数千家水族馆,有多少可怜的宝宝会因为被当成人类的宠物而死于非命呢?你可以算一算。我到水族馆看过,老板竟然跟我说,淡水也可以养,一两个礼拜才会蒙主恩召。可怜的水母!

    对物不珍惜,对爱也不一样

    而从草率饲养水母宝宝的态度,也可以看出现代人对爱的态度。一个会以“我喜欢就好,养死一只算一只”的态度养宠物的孩子,也可能恣意地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爱人或亲人的痛苦上,只要我开心,你的死活与我无关。

    有人忧心忡忡地认为“对人不尊重,对事不负责,对物不珍惜,对生命态度草率”已成为这一代孩子的特质。如果在养宠物上,家长们没有因材施教,他们将来对生命何来正义感与尊重心,到头来身受其害的可能是自己与社会。

    有一位研究暴力行为的心理学家说过,一个对宠物残暴的人,对亲爱的人也绝对不会仁慈。我也曾听过一位身受婚姻暴力之苦的妇女“生动”地描述她的丈夫不只会拿棍子打她,还曾在路上把狗打断了腿。

    水母宝宝只是构造简单的腔肠动物,也许无知无觉。但值得我们好好反省饲养者对爱的态度。所谓爱,是要对生命负责任的。

    想养不费事的宠物,干脆养“凯蒂猫”、“皮卡丘”绝对合乎人道。

    还是睁开你的眼睛

    柏拉图说过:“未出生比未教养好,因为,愚昧是灾祸的根源。”

    面对“惨不忍睹”的社会版,我和你一样想让视线逃避,但如果不冷静地做些改善,我们只能持续愚蠢下去。

    还是睁开眼睛征服无知吧。

    有位在大学任教的朋友最近买报纸只肯买影剧报,他说:“看绯闻总比看那些可怕的社会新闻让人舒服得多,反正我不是明星,看娱乐新闻至少可以安慰自己:我活得还蛮安全的,不是活在一个人们动不动就自杀,每天都有惨不忍睹的事件发生的愚昧社会里。”

    他说得有点赌气,但老实说,最近的社会新闻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还算相当文雅而客气。一连几天,只要我打开报纸的社会版,我就不禁摇头叹气,为什么有人那么坏,不是绑票就是抢夺?又为什么有人那么笨?

    我看见一个愚昧而懦弱的年轻女子,让自己的两个孩子被后来的同居人活活打死了,还和那个杀人凶手一起逃亡,继续生下非婚生子女。再度被捕后,仍然睁着眼说瞎话,说她是因为不放心自己的孩子才不愿被关。

    我也看到了,一个怀疑前夫可能会结婚的女人,带着乖巧的孩子们跳楼自杀。惟一幸存的女孩真可怜,她还曾当选孝亲楷模哩,没想到母亲这样对待她!既已离婚,前夫结婚关卿何事,何苦连累孩子?

    我们也看到了一对婚事受到女方亲友反对的苦命鸳鸯,两人用尼龙绳捆在一起投海殉情。让我吃惊的是,男方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还用这种报复式的方法来反对人家对他的反对,难道没有更好的方式吗?私奔也比带女友自尽好啊。

    大人的问题比孩子多

    我们还看到,一对“国小”中低年级的小姐妹被母亲的男友强暴,母亲竟然毫不担心,只担心失去男友的生活费,警告孩子不得伸张,幸亏学校老师报了警…

    大家也很关心两个在校园里有亲密行为的“国小”学生,但关心的方式好像只会伤害到并没有犯下滔天之罪的小孩子。大家看热闹,女方家长还带小女孩去验伤,有没有想到,这些后续的喧哗与燥热才会给孩子带来真正不可磨灭的伤害?议员和市民们一起怪罪媒体色情影响孩子的性观念。在我看来,又是一种嫁祸于人的愚昧,有色媒体是杜绝不了的,性是本能,也可以不学而能。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根本没有性心理教育,大人懂得的也不比孩子多。

    我的教授朋友慷慨激昂地以毛姆的话作为结论:“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宁愿自杀,如果每个人能发现自己愚蠢到什么程度的话。”

    从以上的社会新闻,你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社会的所谓大人,问题比孩子多得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