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月 (第2/4页)
终年怪罪外国人不检点,夏天怨言更多。 据他们指控,比利时人开车时有走在路中央的习惯,害得那以小心谨慎驰名的法国人都给挤进水沟里去了。瑞士人和不露营的德国人的罪名是,霸占旅馆和餐厅,哄抬房地产价格。至于英国人——吓,英国人哪,他们的消化器官是有名的脆弱,总是对着水沟和水槽呕吐。“他们乐于拉肚子,”一位法国朋友观察道:“若有哪个英国人还没得痢疾,他一定是准备到下一处再得。” 以上对各国人的侮辱多少有些事实佐证,才能流传这么广。有一天我在亚维隆生意最好的一家咖啡馆里目睹一段插曲,就证实了法国人对英国肠胃的名不虚传。 马桶风波 一对夫妻,带着年幼的儿子在喝咖啡。儿子表示要上厕所。做父亲的从他手上那份两天前的《每日电讯报》前抬起眼。 “你最好先去看看可上不可上,”他对孩子的妈说: “还记得在加莱(Calais)发生的事吧?” 母亲叹一口气,走向咖啡馆后方的暗处。她再出现时步履匆匆,脸色像刚吃了个柠檬一样酸苦。 “恶心。罗杰不能去。” 罗杰立即对那不能去上的厕所大感兴趣。 “我非去不可,”他亮出王牌:“我要上大号。一定要去。” “那里连一个马桶座都没有,只是一个洞。” “我不管,我要去。” “你带他去好了,”那当妈的说:“我可不想再去。” 当爹的折起报纸,站起来。小罗杰拉着他的手。 “你最好带着报纸去,”当妈的说。 “我回来再看。” “那里没有纸。”她轻声说。 “哦。那么,我想办法把连字游戏留下来。” 几分钟过去。我正考虑开口问那位母亲,在加莱究间发生了什么事,咖啡馆后面传来一声大叫。 “哇!” 罗杰逃似地出来,后面跟着他面色灰白的父亲,手里拿着剩余的报纸。罗杰用最高的音量评述他的探险过程,引得全咖啡馆的人都停止了谈话。他的监护人望着妻子,纵纵肩。不过是上一次厕所,英国人就有本事搞得轰轰烈烈。 让罗杰一家如此惊惶失措的设备,是“土耳其式马桶”:浅浅的一个陶瓷盆,中间一个孔,两边各一个踏脚。据说是一位土耳其工程师,为了尽量让人感到方便而设计的;法国人又加以改良,加上高压冲水装置。此水来时迅急,使用者稍不留神,双脚便会被水冲湿。避免水漫脚面的方法:第一是退到门口再拉冲水杆,但这需要手臂长又必须保持身体平衡,才办得到;第二是根本不冲水。使用第二种方法的人,不幸甚为普遍。 有些厕所又装了省电装置,而使问题更为严重;电灯开关设在厕所门外,会在用厕者进入38秒后自动关闭,让蹲在里面的人陷入一片黑暗。如此可节省宝贵的电力,又免得有人蹲着不走,占着马桶不拉屎。此种装置乃法国特有。 白色马桶 让人不解的是,土耳其式马桶仍在继续制造,而最摩登时髦的咖啡馆,后厢也很可能有这么一个恐怖地带。可是,当我向曼尼古西先生提起这点时,他却为法国卫生设备奋起辩护。他说高级的法国马桶,其精致完美,能让美国人也为之叹服。他建议我们见个面。讨论我们要在家中装两个什么样的马桶。他手上有些商品可供我们看,保证我们看得眼花缘乱。 他带了一箱子的产品目录来,倾倒在院中的大桌上,同时发表有关直立式或水平排泄法的令人困惑的意见。正如他所说,花样很多,可是式样和色彩都太大胆新潮——酒红色或杏黄色,楼刻着花纹的粗短东西。我们想要朴素的、白色的那种。 “那简单,”他说。现代人喜欢新式样、新色彩,法国卫生设备正掀起一场大革命,设计家不爱用传统的白色。不过,最近他看到一型,可能正是我们要的。他翻找他的目录——这儿他相信,就是这个。 “哇塞!高级马桶!”他把目录照片推向我们。照片上活像古董瓷器的,是皮尔-卡丹牌马桶。 “看到没有?”曼尼古西说:“还是皮尔-卡丹设计的呢。”确实如此,除了有皮尔的签名之外它完美无缺,看起来就像个马桶,而不像个金鱼缸。我们订购了两个。 一周后,曼尼古西打电话来,忧伤地告诉我们,卡丹公司不再制造我们想要的那种马桶了。“劫数啊”但他会继续搜寻。 又过了10天,他带着胜利的姿态再次登门;走上台阶时,高举着另一份产品目录挥舞。 “一样高级!”他说“一样高级!” 皮尔-卡丹也许丢下浴室不管了,但英勇的库勒耶(Courreges)接替了他的位置。库勒耶的一款设计与卡丹相似,而且相当自制地没有在上面签名,让马桶保持纯白。我们向曼尼古西道贺。为表示庆祝,他同意来一杯可口可乐。举起杯子,他说:“今天有了马桶,明天再看暖气。”在摄氏33℃的阳光下,我们听他说明暖气将会多暖。他并且讲述为装暖气须得如何敲打房子。墙壁要凿洞,尘土会飞扬,钻的噪音会盖过蜜蜂嗡嗡声和知了鸣叫声。“工作期间只有一样好处,”曼尼古西说“两三周内不会有客人。”呢!是啊。 可是在这段噪音震耳的隐居期来临以前,我们还准备迎接最后一位客人。此人笨拙又倒媚、粗心又毛躁,老是打翻东西、砸损物件。因此我们特地邀请他在一场大破坏之前光临,好把他来访期间制造的碎片残骸,一并埋葬在八月的断垣瓦砾之下。他是班尼,我相交15年的密友。他不讳言自己是“全世界最差的客人”我们喜欢他,但得随时提防。 班尼的风采 预定抵达时间过了好几个小时,他才从机场打电话来,问我可否开车去接他。出租车公司方面出了一点小差错,他困在机场来不了。 我在机场楼上的吧台找到他,正怡然自得地喝着香摈,翻阅法文版的《花花公子》杂志。这人年近50,身材瘦长,极其英俊游洒。他穿一件高雅的西装,衬衫却灰脏不堪,裤子也像是烧焦了似的。“抱歉把你拖出来,”他说:“可是他们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