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月 (第1/4页)
十月 野蘑菇 那人站在那儿,端详老橡树根部杂生的蘑菇与矮树丛。他的右腿包裹着钓鱼用的,长及大腿的塑胶防水长靴,左脚却穿着跑鞋;一手持长手杖,一手拎着蓝色购物袋。 他转到树的另一面,包着塑胶长靴的腿跨步向前,紧张地拿手杖往树丛里戳,像个剑术家,担心遭到对方敏捷凶猛的还击。塑胶腿再次向前:防卫、刺出、退出、刺出。他全付心思都放在这场斗剑上,当然不知我在他身旁观战。我的一只狗走到他身后,嗅嗅他的后腿。 他跳起来——妈的!——这才看到狗,还有我。他不大好意思,我则道歉说不该盯着他瞧。 “刚才,”他说:“我还以为谁在攻击我。” 他以为谁会先闻间他的腿,再攻击他?我问他在找什么,他举起购物袋:“蘑菇。” 难怪卢布隆山区充满了奇人异事。但再怎么样,蘑菇,就算是野菇,总也不会这样如临大敌吧。我问他蘑菇是不是会害人。“有的能害死你。” 这我倒相信。可是穿塑胶长靴、拿棍子戳弄,怎么说?不怕别人当我是没知识的乡巴佬,我指着他的右腿问。 “穿靴子是为了安全?” “当然是。” 他用那柄“木剑”拍打胶靴,昂首阔步地走向我,猛地朝我面前的一丛七里香使出反手一击。 “蛇。”他说时带嘶嘶之声。“它们正准备冬眠呢。如果你sao扰到它——嘶嘶——它们就发动攻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给我看购物袋里的东西,冒着生命危险从林子里采来的。在我看来,这些东西一定有毒,颜色有的深蓝、有的褐红,还有极艳的桔色,完全不像市场上出售的,规规矩矩的白菇。他把袋子凑近我的鼻尖,让我呼吸一下他所谓的山之精华。我惊讶地发现确实好闻,是大地的气息;丰润饱满,带几分坚果的味道。 我再仔细观察这些蘑菇。以前我在树林里看过的,它们成团长在树下,看起来鲜艳得恶毒,我以为吃了必死无疑。那位穿靴的朋友向我保证,不但没毒,而且好吃。 “但是,”他言道:“你得认识那几种有毒。大概有.两三种。如果你不确定,拿到药房去检验。” 我倒从来没想过,蘑菇在收获与蛋炒之前,需要先接受医学检定。不过,既然肠胃在法国是最有影响力的器官,这么做确实挺有道理。不久我有事去亚维隆,便到几家药房去转了一圈。一点不错,药房成了蘑菇检验中心。本来贴在窗子上的总是些手术器具或减肥美女的图片,现在却张挂着大型草类辨识表。有些药房更慎重,竟在橱窗里摆了成堆的参考书,内容详述人类已知的各种可食野草,并附插图。 我看见有人拎着污脏的袋子走进药房,准备接受范种罕见疾病的检测似的,忧心忡忡地把袋子呈上柜台,身披白袍的药房专家,严肃地审视袋子里那些沾泥的东西,接着宣布判决。整日在痔疮药与鱼肝油之间打转的平淡日子,这对药师是一种饶富趣味的变化吧。 我在旁也看得兴味盎然,差点忘了自己来亚维隆的目的;不是在药房之间附近瞎逛,而是到糕点之王那里买面包。 面包之灵 住在普罗旺斯,我们也染上对面包的狂热,选购每天吃的面包已成一大乐趣。梅纳村的小面包店开店时间颇不规律——“等老板娘梳妆完毕她便会重开店门,有一天我竟得到这样的回答。我们于是往其他村落去是找面包,结果大出意料’。这么多年来我们吃惯了的、稀松平常的面包,原来其中另有天地。 我们尝了吕蜜尔村密实、耐嚼的产品,比一般长条面包来得胖而且扁;尝了卡布瑞村外皮焦黑的圆包,大如压扁了的足球。知道了哪种面包可以放一天,哪种则3小时内不吃就走了味;什么面包做菜用最合适,又是什么面包适合点缀在鱼汤的表面。还有许多小糕点,都是当天早晨做的,不到中午便卖光了。小糕点旁边摆放着一瓶一瓶待售的香摈,我们初见有些惊讶,后来看惯便觉得看着开心。 每家面包店各有独门妙方,产品与超级市场大量贩卖的不同;外形稍作变化、别出心裁的装饰,给人精心巧制的感觉,像艺术家在作品上签了名。这些面包师傅,完全视那些切在卡维隆,电话号码簿上登录的面包店有17家。听别人说其中有一家出类拔苹,种类既多,品质亦佳,堪称糕点面包之王。他们说,在这家叫做“欧西馆”(ChezAuzet)的店子里,面包与糕点的烘焙和食用,简直神圣如宗教。 天气暖和的日子,店外的人行道上摆了桌椅,卡维隆的婶子大娘们便坐在那里,啜饮热巧克力,咀嚼杏仁饼干或草莓点心,慢慢考虑买些什么面包回家作午餐和晚餐。为了帮助她们作决定,店里印了琳琅满目的产品目录。我便从柜台上取了一份产品目录,叫了咖啡,坐在阳光里展读。 这一读,我又长了一层见识。目录上不但介绍了许多我过去听也没听过的面包,还明确坚定地告诉我,哪种面包是配什么吃的。例如喝饭前开胃酒时,我可选择被称作土司的小面包,或是散了盐rou的“惊奇面包”或是咸味干层酥。这还简单,进入正餐阶段可就复杂了。假如我要先来点生菜,可搭配的面包就有四种:洋葱面包、大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