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记者紧盯矿难就能发大财 (第4/5页)
金龙采写的“石嘴沟子矿难”的报道。汤雁军看着看着,看出了一身冷汗。他很生气,亲自给朱海涛打了个电话。 “汤市长,您别听那些小报胡说八道;确实是三死、两伤。”朱海涛也看了那篇报道,他知道,现在只要说实话自己的乌纱帽就没了。朱海涛稳定了一下情绪。 “那记者为什么说,护矿队把许多矿工的尸体都拉出去烧啦?” “瓦斯爆炸把几个矿工的尸体炸得分崩离析的,矿上怕遇难矿工家属看见之后闹事,就悄悄地拉出去烧啦。”朱海涛知道,烧尸体的事抵赖也不行,必须要有一个可信的说法。 “你说的是真的?”汤雁军还是有些不太相信。朱海涛此时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隐瞒,他说:“看您说的,我哪敢骗您啊!我以我的党性担保。”汤雁军也不希望这种事情是真的,他说:“你们马上给市政府写一份详细的报告;另外,你们赶快与媒体联络一下,做好解释工作。” “好,我马上去办。”朱海涛放下电话之后,从办公桌上拿了几张面巾纸,他擦了擦头上的汗。好半天,朱海涛才恢复了常态。朱海涛刚想让秘书陈航通知李建国、董明强、陈浩民到自己的办公室开会,陈航正好拿了份材料进来了。 “朱县长,这是《北方煤炭报》山海记者站一名记者传真给县委宣传部的一篇文章,是写‘石嘴沟子矿难’的。”陈航把材料递给朱海涛。现在朱海涛就怕听到与“石嘴沟子矿难”有关的事,一听这事儿他脑袋都是大的。 朱海涛拿过来一看,是一篇文章——《谁在掩盖“石嘴沟子矿难”真相?》朱海涛越看越生气、越看越害怕。他问:“这篇文章发了没有?”“还没有!”陈航说:“记者发给县委宣传部是为了核实一些细节;宣传部刘部长让人转过来给您先看看。” “小陈,你赶紧通知李副县长、董主任和陈局长来我办公室开会。” “好。”陈航又问了一句:“宣传部刘部长那边怎么答复?”朱海涛看了看手里的文章,琢磨了一下,说:“等我这边开完会你再和刘部长联系。” “好。” 江学琴讲述的“石嘴沟子矿难”对姜军触动很大,他沉思了许久,他觉得目前这种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从根本上无法杜绝“矿难”的频繁发生,要想彻底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还必须从根上下手;从根上下手势必就要涉及到某些势力的利益,势必就要得罪一大批人,再说自己目前在山海的根基还不稳,自己的办法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理解吗?姜军自己也很困惑。 姜军曾长期在山海省和煤炭行业管理机构担任主要领导,他很清楚彻底解决“矿难”的办法。但是,现在他是一省之长,他的一举一动必须谨之又谨。姜军让秘书秦正民通知省煤炭工业厅厅长赵新民来自己的办公室。 赵新民,山海省锦城市人,老煤矿。赵新民是矿工出身,靠自学成才当上了地方大型煤矿的技术员,后来担任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矿长。 姜军觉得,自己的方案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关键在是否能够得到赵新民和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省长陈志刚的支持。所以姜军决定先说服赵新民,在得到赵新民的支持之后,自己说服陈志刚就容易多了。 作为山海省煤炭工业厅厅长,赵新民对“矿难”和安全生产的认识要比其他人更深刻。自从姜军担任山海省代省长之后,赵新民知道,这位老煤炭出身的省长一定会对煤炭行业动大手术的,所以这段时间赵新民也在等待着与姜军深谈一次。 “姜省长,您好!”姜军见赵新民进来,笑着说:“新民,坐,坐。” 双方寒暄完了之后,姜军说:“新民,现在‘矿难’是你和我要共同面对的头等大事,现在全国上上下下都在看着咱们,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那咱们的工作就很被动啦。” “姜省长,要是从数字上看,咱们去年和今年的‘矿难’死亡人数与往年同比还是呈下降趋势的;去年国家给咱们的指标是四百八,可去年咱们才死了四百一。”赵新民性格外向,说话口无遮拦。 姜军有些不悦,可他没有表现出来,他可不希望这场谈话不愉快。姜军说:“新民,你是老煤矿啦,处理‘矿难’的经验比我丰富;现在和咱们那时候不一样啦,只要发生一起‘矿难’,甭管死了几个人,全国的媒体一起上,全国十三亿人都盯着你,你要是处理不好,在人民的眼里咱们就是罪人!大家可不管你过去有多少功劳。” 赵新民见姜军没有打官腔,他很高兴,他觉得自己也得说点掏心窝子的话。赵新民说:“现在最讨厌的就是互联网,好像咱们处在全民监视的状态下工作;全省这么多煤矿,谁敢保证哪个煤矿不出点事儿,不死几个人?” “新民,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一个月之内,把全省的所有煤矿要彻底清查一遍,看看多少是有手续的?多少是缺手续的?多少是没手续的?包括黑口子,都要彻底排查清楚,每一个煤矿都是一个定时炸弹,如果你不搞清楚,炸弹随时就会把我们炸得粉身碎骨啊。” “好,我回去就马上安排!” 姜军见赵新民已经打开了话匣子,又问:“新民,你当矿长那时候为什么‘矿难’就比现在少得多呢?”姜军实际上很清楚赵新民会怎么说,因为姜军自己也亲自管理过煤矿,他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原因啦。但是,现在就必须要让赵新民把这个原因说出来,因为只有这样,姜军才能让赵新民感觉治理“矿难”和“煤改”的建议是他的主意,是省长支持他的想法,不是他支持省长的计划;因为只有这样,赵新民才能义无反顾地站在自己这头。 赵新民和我们身边的好多人一样,喜欢向别人讲述自己过去的英雄壮举,喜欢为人师。省长用讨教的方式问他,赵新民可算找到表现的机会啦,他说:“我当矿长那会儿,我们那是国营大矿,每年矿上购置安全生产设备都有专项资金,现在这些民营煤矿,他们哪舍得投这个钱?再说啦,他们就是有钱也不愿意投!” “为啥不愿意投?” “小煤窑、黑口子是不愿意投;本身就手续不全,或者干脆就没手续,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让干了,所以他们当然不愿意投这种钱啦;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