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陶克救敌有原由大师殉情 (第4/6页)
冬瓜唐道:“什么才是清静地方?” 陶克道:“我以为咱们回去清莲庵,庵中还有米粮,更何况那儿暂时不会再有敌人出现,各位兄弟,你们说怎么样?” 常在山手一指,道:“也好,咱们这就折回清莲庵,休忘了,认真说来,那清莲师太也算是咱们师姑呀!” 冬瓜唐道:“就算是咱们这20天为她老人家守灵吧,唉,不知道了无大师知道了会怎么样的难过。” 陶克道:“兄弟们,决定回清莲庵了。” 五个人立刻拔回马头,一阵雷鸣般的蹄声,便奔驰到清莲庵。 陶克五人拍马上坡去,忽然间,从清莲庵中传来鼓钹声,倒令陶克五人吃一惊。 陶克立刻示意各人下马。 五个人把马藏进竹林中,各自拔出兵刃来。 这时候,钹声已止,却传来鼓声不断,似有人诵经的声音,只不过听不清楚。 陶克五人绕过去,只见庵门是开着的,陶克当先伸头看,只见佛堂下盘坐着个大和尚。 “是大师。” 冬瓜唐也点头道:“好像是大师。” 常在山与毛汾水二人齐点头,成石已叫着:“大师,你终于来了。” 陶克五人齐进门,五个人直往佛堂上走,不料斜刺里一声叱:“不要动他!” 陶克五人吃一惊,转头望过去,只见是万寿道长正自手上举着鼓锤走过来了。 “不可以动大师的身子。” 陶克忽然发觉大师坐的薄团下面有血,他立刻惊呼:“大师!” 万寿道长走过来,他挡住陶克五人,沉声道:“了无大师圆寂了,休得惊动他的法体。” 陶克沉喝道:“谁下的手?” 万寿道长道:“情孽!” 冬瓜唐垂泪道:“我饶不了他,道长,那人在何处,你快快告诉我兄弟。” 万寿道长叹口气,道:“薄团下面一把小刀,你们取来自己看吧!” 陶克伸手取刀,果然一把锋利的短刀,他举刀仔细看,刀身上有两句话:“恨难消,情难了。” 他怔怔地看向万寿道长道:“这…这又是怎么回事?” 说着,陶克五人环跪在了无大师的四周开始饮泣不已,那冬瓜唐更是放声大哭。 于是,鼓声再起,万寿道长站在神案前默念着经文。 这时候,僧道还分的什么家,不都是佛由心生,普渡众生吗? 天下,不论是悲伤与欢乐,都将会随着时光而消失,天下,当然也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永恒,人们数十载的生命,也只能在光阴的流逝中尽其在我了。 万寿道长坐在清莲庵的后院禅房中,脸色凝重地对陶克五人道:“了无大师多年来,只在这三江地方云游,我只知道大师在没出家的时候,有一女友,他们相爱,彼此关怀,已到了至死不渝的地步了,只可惜他们最后却分开了。我几次想知道为什么,但大师摇头不回答,这种刻骨铭心的痛苦,我不忍多问,想不到时间也难冲淡他对当年情人的苦恋,那个大师的情人,正是清莲师太。” 陶克五人在垂泪,原来大师还有这么一段过去。 万寿大师又道:“事有凑巧,你们离开武当山之后,当天大师就去找我,唉…我…” 他脸现痛苦之色,又道:“我们在望江亭对弈,我只是淡然地提到清莲师太遇害,也提起你们前来传言,我当时看不出大师有何异状,还以为他跳出三界,看淡这种世俗的男女情感,岂料他却借故,偷偷下山来了。” 陶克道:“大师下山来清莲庵了?” 万寿道长道:“不错,贫道发觉以后,顿然觉出要出大事,便也匆匆地赶来了,唉…我还是晚来一步。” 他把事情略作交代,起身对床上平躺的了无大师尸体深施一礼,对陶克道:“这世上只有你们五人,乃是了无大师常挂在嘴上而又乐意提的人,他把你们当成他的孩子一样,为你们祈福,别的我就不再多说,我回山去了。” 陶克五人闻言,立刻放声大哭,万寿道长临去,五个人也忘了送行,只不过令万寿道长更难过的,乃是从此他失去了一位对弈的好友。 陶克五人把了无大师的尸体用锦被裹上,想着最妥当的地方,应是清莲庵后坡的那条地道中两间地下室,为了大师的情孽未了,何不将大师与师太二人合葬在一起,另外三个年轻尼姑也一齐运至另一间地室中。 一切弄妥,陶克对大师与师太发下重誓,一定要手刃那个罪魁祸首“洛阳花魁狐”杜牡丹。 常在山拭泪道:“师太不被害死,大师仍然健在,这都是那个狐狸精害的。” 冬瓜唐道:“且等咱们助了屠万山之后,便去杀那双sao狐,娘的,包括她的姘头铁石心。” 兄弟五个又回到清莲庵了。 他们把地道的地室也封起来了,陶克率领兄弟们在尼庵的神前叩头许愿,早日为大师与师太报仇。 陶克五人住在清莲庵中,五个人都在为十月一日的江边决斗作准备。 江湖上没有人知道陶克五人会住在尼姑庵里面。 江湖上还不曾发现,清莲庵出了人命,清莲师太四人全被人谋杀。 就在第21天大清早,陶克思念在桐城的妻女坟墓,他应该再去看看的,只不过他以为应该暗中先察看一下决斗的地方。 襄阳南面15里,江边是一片平坦的,但陶克为了慎重,便对常在山四人道:“兄弟们,咱们这些天来,也把身上的伤养得差不多了,我以为应该先去看看决斗地点,咱们不能有所闪失,再上大当。” 冬瓜唐道:“那容易,我去。” 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