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 (第1/3页)
转 位于南薰门的相国寺,穹顶与塔檐重叠,极为雄伟。寺内的大殿两廊,皆壁隐楼殿人物,莫非精妙。 相国寺因是皇家供奉,每月只开放五次,每遇斋会,取旨方开三门。所以大殿内更是密密堆堆的就全是人,皆设法进上各色瓜果和红绢扎成的莲花灯,连上柱香都要排上好一阵子。蓝青和香墨身处其中,只觉得好似像两颗豆被扔进了盆内,紧巴巴埋在无数豆子中。 香火鼎盛,nongnong烟雾,仿佛一层厚重的帘幕笼罩下来,泥胎金漆的释迦摩尼佛几乎失去了轮廓,只余下一抹模糊的笑。蓝青跪在佛前,呼吸间过为熏燎的烟火,眼中映着那抹慈悲的笑,忽的觉得心中一空,便转头对跪在身侧,合十双手对佛祷告的香墨问道:“你不跟我走是因为皇帝吗?他…喜欢你是吗?” 香墨默然不语,过了片刻,才说:“现在很喜欢。” 停了片刻,又好像不在意地哂道:“将来也许就不喜欢了。” 说罢,轻轻叹了口气,眼神落在不知名的所在。 而蓝青的脸色渐渐发白。 出了殿门时,只见阶下远远的偏门处,因今日是腊八作浴佛会,送七宝五味的腊八粥与众人,于是人群较之殿内更为堆密。喧嚷人声与粥的香气飘散一处,每盛出一碗腊八粥,僧众们就诵念一声佛号。那声音好似是春日里河面上的冰,细微的慢慢崩裂,最后融化在水中。 得了佛粥的众人,笑起来牙齿倒比檐下琳琅的灯火更加耀目。香墨木然站在阴影里,长长的风卷过画檐的勾角,撕扯着发出尖利的呼啸,拂起了她的披风。 蓝青并没察觉,笑问:“想喝粥?” 香墨用阴沉却镇定的声音道:“回府里什么粥没有,比这怕是更精致上百分。” 但说到后来,人已忍不住恍惚起来:“小时候和燕脂倒是常来,得了粥,她也是笑成那样。她自幼就长得好看,笑得牙齿比雪都白,那时就想,所谓‘贝齿’大抵指的就是她…” 心中倏然剧痛,面上却仍是淡淡的笑着。 灯火如珠,佛号起伏中,唯独她的笑是沉郁的。 转眸时,正对上蓝青波光闪动的湛蓝双目。香墨陡然一惊,随即似是才想起什么似的,笑道:“瞧我这记性,忘记布施了。你等等我,一会儿就好。” 说完,匆匆就又往殿内走,蓝青蓦地狠狠抓住她的手臂,几乎是恳求的道:“没所谓吧。” 香墨连头也没回,缓缓抽出手,道:“那不成,没有布施,佛祖就会听不到我的祈愿。” 蓝青站在那里,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可冰冷却一点一点地渗透到了骨头里。 也不知站了多久,直至耳边兀的一声:“是你?” 声音并不大,但蓝青仍不自觉的闻声回头,与那人眼神正碰了个对面。 此时雪已经停了,满天星光,灯色婆娑,蓝青眯眼看着,一名身着黑色锦袍的男子,挑起来的眉眼间,有一丝隐匿的极好的阴鸠的影子,与他相望。 那男子愈来愈进,蓝青如定魂针一般扣在身上,挪不动分毫,心急惶惶的跳着。 “你跟她一起来的?”陈瑞缓缓踱了过来,眼神平和:“我是她的丈夫。” 蓝青微一拱手,低声道:“定安将军大名,陈国人人皆知。” 陈瑞的眼在蓝青的脸庞划过几圈,才一笑:“你们早就相识吧?” 蓝青身体陡然一晃,手不由自主地轻颤,难以遏制的垂首,不敢迎视陈瑞的目光。 陈瑞背负着手,定定看着他:“那夜我听见你叫她的名字。” “将军想必是听错了。” 一来一去,陈瑞微眯眼,蓝青仍是半垂着头,一副恭顺的样貌。 “话说回来,她是不是被你冲昏了头,竟然带着你这戏子…东都可没有不透风的墙,传到陛下耳里,她未必会没事,你却一定活不成的。” 陈瑞的身量比蓝青稍高,此时下颌却矜傲地含起,眼睛稍稍一扫蓝青之后,轻笑出声。 蓝青不由攥紧双拳。 陈瑞眼眸中暗流汹涌,含笑地望着蓝青,片刻后又似是想起什么的模样,开口道:“正巧我有样东西要给她,你帮我交给她吧。还有…跟她说,我后儿要离开东都了。” 说话时已将一个檀木匣子塞进蓝青手中,蓝青正待推脱,陈瑞已转身离去。 陈瑞刚走,香墨就走出来大殿,见到眼前盏盏描画着佛像的灯火,在夜色里熔金一般的笼罩下来。蓝青绷紧的弓弦似的站在那里,脸被隔着牛皮纸的灯光抹上一层粉似的影子,如同一尊的泥金像。香墨不由问道:“怎么了?” 若有所思的蓝青微微震了一震,并不不语,只把手中的匣子交给香墨。 香墨不解何意,一脸莫名的接过打开,又立即极快的阖上,连站在她身侧的蓝青都没看清里面是何物件。 可香墨看的分明,匣子里只有一件东西,火红的肚兜,年头久了,已经退了艳色,连那朵并蒂花都已残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