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七好事多磨四 (第2/3页)
光,气度雍容沉静!实在是不像一个庶出的庶女。此刻因为害羞,满脸生霞,显得她更加妩媚。 别人没注意,只顾看着何氏,紫幽却注意打量了一下胡知府,见他凝视着何氏的目光,满含深情,不由扬起了嘴角。 胡知府今年三十五六岁有了,何夫人也是三十出头的样子,两人的感情竟然这么好,倒是让紫幽没有想到。 胡知府感觉到紫幽看他,赶紧把目光转向了许氏,满脸厌弃地说道:“许夫人,你怎么能如此歹毒?婚事没成,也不能诬陷我的夫人啊!她和你无冤无仇,都算不上熟悉,你怎么忍心害她?” 边说这话,边意味深长地看了卫土州同一眼。 只一眼,卫土州同便马上冲着许氏大声骂道:“死娘们!自己惹的祸,自己没本事善了,就想推给别人,你真是该死!” 杨文焕看了紫幽和上官凌然一眼,见两人没有暗示,只好宣判:“许雅萍杀害亲妹,夺其儿子,致使亲妹枉死,证据确凿,依据大燕律法,应判处腰斩;伙同其子卫明峰买通说书人,散布流言蜚语,败坏紫阳公主身边女官海韵的名誉,给公主和海韵女官的名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依照大燕律法,损坏皇亲国戚声誉,并给其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与杖责、罚银、降职、罢官等处罚。许氏两罪并罚,判处腰斩;卫明峰罢官,罚银两千两。卫土州同虽没有直接参与此案,但是却有失察知错,从六品土州同官职,自今日起,降为正八品县丞。另一涉案人员何绮兰,因证据不足,不做处置。” 卫土州同和卫明峰灰头土脸,差不点软瘫在地,许氏则直接厥了过去。 上官凌然带着紫幽回府,两人在车里交换了一下眼神,紫幽马上对火灵和木灵说道:“你俩一起,去查查那个胡知府和他夫人何绮兰,越详细越好。” “是。”两精灵快速离去。 上官凌然笑着问道:“你还真给海韵来个比试招亲?那个卫明超可是够倒霉的了,你就不怕海韵心疼?” 紫幽娇嗔地睨了他一眼“你就这么瞧不起爷爷和二叔手下的将领?这点本事没有,就打一辈子光棍吧!” 紫幽确实说的一点没错,三天后,民族村举办比试招亲擂台赛上,最终胜出的都是慕家军的小将。 卫明超和二十一岁的正五品千户江峰。 江峰也是那两千名跟随紫幽和上官凌然他们出生入死的将士之一。小伙子长的很精干,充满阳光之气;家中虽不富裕,可是只有母亲一个人,兰草嫁过去,倒不用太cao心。 江伯母对于儿子能娶到兰草这样的姑娘,是万分满意,高兴的合不拢嘴,逢人就夸:“我媳妇是紫阳公主身边的女官,又能干又漂亮,心眼也好,一点都不嫌弃我们不是官宦之家。” 对于这个问题,府里其她的丫鬟也问过兰草,当然,这些丫鬟不包括紫幽从娘家带来的那些人,基本都是帝都王府的老人,或是一些新买的来的小丫头。 可兰草有兰草的考虑“官宦之家不一定能看上我们的出身,就是看上了,他自己不一定就有能力,有能力的不一定愿意只娶一个妻子,昨天比试,你们也看见其中有四个和卫将军,还有他一起胜出的公子了。面临公主最后给的几道题,那答案都说些什么呀!要说,公主为我和海韵设想的真周到,武功、文才、能力固然重要,可是性情和品德更重要,而最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给我们幸福。公主说得对,幸福可不是用银子和家世、官职来衡量的。” 那么紫幽最后出了那几道题?第一道问:“如果妻子不能生育,你终身没有孩子,那么你该怎么办?” 胜出的六个人,第一位公子回答:“会和媳妇商量,纳个小妾,生个孩子,抱到她的名下。放心,生完孩子以后,我会把小妾送人或发买的。” 第二位公子回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是妻子不能生育,就只能休妻了。不过,听说公主医术精湛,肯定不会让这种悲剧上演的。” 第三位公子乃南疆转盐运使司运使的儿子,直接回答道:“这个问题我说了不算,我是嫡子,没有儿子,我娘肯定要我纳妾。” 第四位公子字倒是写的不错,紫幽还认识,三十一岁,死了妻子的盐运司副使。回答道:“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我的前妻留下一子一女,他们也是我未来夫人的儿女。” 紫幽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当你妻子和你母亲发生冲突时,你向着谁?” 第一位试卷上写道:“当然向着自己媳妇。我只要能娶到海韵姑娘,我会把她当菩萨一样供起来!” 第二位回答:“我相信公主调教出来的丫鬟,肯定温柔娴淑,不会和长辈起冲突的。” 第三位,也就是司运使的儿子回答道:“表面向着母亲,背地里向着媳妇,不然连我都会被我母亲赶出家门。” 第四位盐运司副使说道:“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抚养成人,多不容易啊!我的媳妇,如果爱我,就应该爱屋及乌,同样爱我的母亲!” 不能说他说的不对,就是现代,像盐运司副使这样的男子,也还是不少。可是,如果,老婆婆是个通情达理,心地良善的女人还好,要是遇到如同永南侯府人陈氏那样的婆婆,海韵和兰草,再嫁给他这样的男人,估计又要唱一出《孔雀东南飞了》。 而卫明超和江峰的回答基本一致,意思就是说:“没有孩子不要紧,我会想办法说服家里人,抱养或者过继一个。” 第二个问题,卫明超母亲已死,不存在这个情况,所以他很悲伤地说道:“家母已经遇害,我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忌日,希望媳妇能和我一起祭奠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