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_第一百五十七赶赴安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赶赴安顺 (第3/3页)

矿物质只得求助于国内能源与原材料方面出现了第一次紧缺通过走私与根据地自身的探矿开矿这种紧缺情况稍有好转但依然短缺。直到北海战役之后人民根据地与外国人签订《外国商人在人民军实际控制范围投资临时协议》又特别是与美国人签订《根据地人民与美利坚合众国人民友好交往协定》允许外国人在根据地开矿后这种原材料紧缺的问题才得到根本解决。可由于今年五国联军的进攻外国人重新封锁了人民根据地对外交往贸易的所有通道走私矿物质不可能了又加上人民根据地工厂企业的大量增加军队作战的大量消耗现在又出现了能源与各种原材料的第二次短缺。”周炳坤介绍道。

    “现在根据地的能源生产怎么样?”林逸关心道。

    “人民根据地范围内煤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贵州西部与南部的安顺市地区、大定市地区(今毕节地区)与兴义市地区有各类大小煤矿一百四十多家较大的煤矿有六枝煤矿、水城煤矿、织纳煤矿、普定煤矿、朗佛煤矿、美联煤矿六个其中朗佛煤矿与美联煤矿属全外资煤矿由美国人投资开采。这六个煤矿占了根据地煤炭总产量5oo万吨的8o%而单单六枝煤矿一个矿就占了3o%的产量更要命的是这六枝煤矿所产煤全部是工业用煤攀枝花重工业基地企业大多得依靠六枝煤矿。”周炳坤道。

    “情况严重啊!看来根据地许多企业要断饮了!我们先保证军工企业的需要吧!”林逸吩咐道。

    “根据地其它矿物质的生产情况怎么样?”林逸又问道。

    “根据地有五大金属公司分别开采着二百多个金属矿它们是南方重工下属的多经有色金属公司民营的云南铜业、云南铝业、广西有色金属公司美资的康斯金属公司。这五大公司开采出来的矿物质基本满足人民根据地各冶炼厂的需要只是冶炼出来的东西太少次品太多满足不了人民根据地工厂企业生产的需要。”周炳坤如实说。

    “这是个技术问题冶炼科技水平滞后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林逸一针见血道。

    “说说六枝煤矿吧!”林逸吩咐道。根据地矿物质生产详细的情况周炳坤提供的资料上都有他准备慢慢看现在了解清楚这出了矿难的主枝煤矿才是最重要的。

    “六枝煤矿由人民根据地科学院下属的地质研究所探明地点与基本储量后政务院工业部组织了一次开采权的公开竞标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有一家振兴公司脱颖而出中得头标他们注入开矿基本金3o万华元占有整个六枝煤矿6o%的股份另4o%股份依人民根据地政府的相关规定归人民政府所有。后来由于人民根据地工业展的需要六枝煤矿进行扩采振兴公司却未再拿出资金进行投资而是出售了部分股份来筹集资金进行增产但他们这时依然是六枝煤矿的第一大股东占有45%的股份。”周炳坤显是奔走在路上时对六枝煤矿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阅读他熟背道。

    林逸边听边想接口道:“这振兴公司注册地是哪里?是什么人投资创建的?”

    周炳坤答道:“振兴公司注册地是广西南宁市它也是一个合资公司出资人有两个一个叫陈清振一个叫刘民兴。他们于公元1852年11月创办振兴公司紧接着12月参加六枝煤矿开采权的竞标竟出奇顺利地竞标成功。振兴公司的成立好像专门为竞标六枝煤矿的开采权而成立的一样而且他们两人也好像知道他们一定会竞标成功一样。”说到后面周炳坤竟然产生了这种奇怪感觉。

    林逸陷入深思中听了周炳坤的话他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他若有所思道:“这陈清振与刘民兴是什么人?他们是什么关系?”

    周炳坤轻喝一口水道:“陈清振是河北人来根据地仅三年时间资料上说是一个生意人其过去的历史及背景没有记录;刘民兴是广西人一直生活在广西南宁市也是一个生意人只是做的都是小买卖无父无母也无任何亲戚从小是个孤儿他的背景与经历倒是简单。至于他们两人是什么关系好像他们在创建振兴公司前并不相识应该谈不上有什么关系吧!”

    “这刘民兴仅是一个做小买卖的生意人?那他怎么拿得出那么多的钱来合资创办振兴公司?”林逸疑问道“三十万华元的百分之几都是好几万的华元啊!”“对啊!刘民兴哪来的那么多的钱呢?”周炳坤赞同道“刘民兴可能只是一个前台人物其后面定有什么人物支持着。”

    林逸没有说话他不想对没有调查的东西轻易下决论。“周部长你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呢!”林逸体贴道。

    “好的!林主席你也要早点歇息!”周炳坤告辞道。他知林逸想独自思考一下问题。

    周炳坤走后林逸向外大声叫唤:“小刘!你叫何方秘书来我这一趟!”

    “是!林主席!”警卫小刘应道。

    “林主席!有什么吩咐?”何方匆匆赶过来道。他也还没有歇息作为林逸的政务秘书他每天的工作量并不见得比林逸少。

    “何方!你现在马上派一个人连夜去昆明市执我的亲笔信交给安全部的蒋坚部长让他全面调查振兴公司的情况。”林逸肃容道。

    “是!我马上吩咐人办理!”何方认真道。

    第二天一大早林逸一行人赶着清早舒适的晨风兼程赶往贵州安顺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