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入梦之怡殇_第38mdash;mdash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mdash;mdash (第5/5页)

的,可是单叫我去圆明园这个说法却是头一次听说。后面已经开始有些sao动,我忍不住抬头看了看皇后,正对上她讳莫如深的表情,翘着嘴角微微向我颔首,我只能强打了打精神,蹲身答应。

    圆明园很远,自从六十一年我去了一趟畅春园以外就再也没跑过这么远。圆明园很美,雍正在这一年舍了人力物力修缮,终于美得让他把家都搬到这儿了。三百年后的这里,留下的是荒凉满眼,耻辱遍地,可是我有幸面对这三千亩风景,却早就过了会好奇和感慨的时候。来见年贵妃,我能想到的就只是我迫切想见却一定见不到的韵儿。

    看见竹子院那几杆翠竹的时候,我心一动,这倒真是无巧不成书,韵儿与翠竹依然有着不可断的渊源,就不知道这在她心里留下的是什么样的记忆。这里离九州清晏还真是近,在那庄严的殿宇四周有着这样僻静的去处,真有些"孤标傲世偕谁隐"的意境,只不过这里住的,却并不是一个可以超然于世的女子。

    不容我多想,已经有使女引我到了年妃的寝殿。年贵妃半躺着,比上一次见更加瘦削苍白了,看见我她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迅速灭下去。早有人在我面前放下垫子,我捧着贺表跪下说:"今日大典,听得娘娘凤体微恙,众人有心朝贺又不敢打扰娘娘静养,于是委臣妾前来代众人给娘娘行礼。"

    一直到我行完礼站起来,年贵妃始终没动一下,眼睛盯着我递过去的贺表,小声说:"是皇上叫你来的?"

    我老老实实地答:"回娘娘话,臣妾是遵了皇后娘娘懿旨。"

    "哧"的一声,她笑了出来,笑得大咳,一边用帕子半捂着嘴,一边指着我对底下人说:"咳,咳,还愣着干吗?咳,咳…还,还不赶紧给怡亲王妃看座!"

    我恭恭敬敬地谢了座,屋子里的侍女嬷嬷不知道什么时候又都退了出去,只留下我跟这个大半辈子没说上二十句话的贵妃互相沉默着。

    "听说福晋新获麟儿,真是恭喜了,身子可养好了?"她呼吸顺畅了以后,淡淡地说。

    "臣妾惶恐,谢娘娘垂询。"我已经在搜索着告退的话。

    她绞着手帕,抿了抿嘴角,一把拉开腿上的夹被坐了起来。"福晋,早些时候在钟粹宫一面,福晋可还记得?"

    "回娘娘,臣妾记忆犹新。"

    "记得就好,"她颤巍巍地站起来向我伸出手,我犹豫了一下,只得走上去扶住她。她比我高些,此时略略低下头看着我,"本宫当日就曾托福晋看在和惠公主的面上劝怡亲王宽心,不知道福晋可有把这话带给怡王呢?"

    我低声说:"娘娘也该记得,臣妾当日便禀了娘娘,怡亲王是否能'宽'并非臣妾说了算的。"

    她突然抓紧我的胳膊,声音依然轻柔:"那本宫今日再求福晋,不要福晋代怡王答复,只求福晋答应劝解。"

    "娘娘的话臣妾听不懂,娘娘有何事需要劝解王爷?娘娘又怎么笃定,该劝解的人是王爷?"我虽冷淡,却也有些恻隐之心了。她本是皇帝宠妃,却病在这一隅对我用了"求"字,可见天家无情起来,什么脸面身份的也全都不值钱了。

    年妃松了手,自己又跌坐回榻上,苦笑着:"本宫如何不知?呵呵,本宫怎么不笃定?皇宫里好似事事隐秘,其实真正有几件是瞒得住的?做那些理由都是自个儿懵自个儿罢了。直跟你说,本宫没有别的,就想救二兄一命,求怡亲王放他一条生路,福晋可听明白了?"

    我没有应声,她似乎也不在意,自顾自说着,声音渐渐有些尖利:"没有人比你们更恨他,没有人比你们更有理由恨他,可你们是福厚恩重之人,只留他一条性命便可,这对怡王难道不是举手之劳?韵儿的事,歆瑶对不住福晋,是歆瑶因一己之私种下的怨,可是歆瑶待她也是用了十二分的赎罪心。福晋,施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二兄纵有万恶之罪,也求怡王救他一救。"

    这些话说完,她已是喘成一团,腮边挂泪却目光呆滞。我有些动容,允祥曾经这样告诉我:其实韵儿的事上,年歆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姑且不究,难保根源不在那个居心叵测、妄图抗衡允祥的年羹尧身上。虽然他没有明说,虽然雍正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算盘,我们还是只能把这笔账算在年羹尧头上。如今年歆瑶居然求到我们这里,不免让人啼笑皆非。前有兵围之欺,后有夺女之恨,此时的我们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如何能有救人的道理呢?

    我有些尴尬,眼睛看向别处想挤出几句套话,扭过头一眼看见梳妆台上放着的一个笸箩。就那么一瞬间,好像一柄重锤从天而降,把我刚有些软和的心砸了个四分五裂!我急步走到她正面,用尽力气蹲了蹲身说:"娘娘,臣妾自蒙先帝赐封皇子福晋以来,时刻谨记本分,王爷的事,臣妾不从多言。娘娘还是保重凤体要紧,不该想的事情,还是少cao些心吧。年将军的事,不仅是娘娘的家事,更是大清的国事,后宫尚且不能干政,臣妾若是允了娘娘的吩咐,不仅仅王爷要怪,只怕皇上那里还少不了降臣妾的罪呢!娘娘要求,大可以去求皇上,再不然还有皇后娘娘,结果如何都在皇上一念之间,怎么也轮不到怡亲王跟年将军过不去。况且…"

    我走到梳妆台前,僵硬的手指拈起笸箩里那个褪了色沾满灰尘又被剪得七零八落的如意结,一字一顿地说:"况且年将军'吉人自有天相',就请他自求多福吧!"

    说完这些,我踉跄逃出了竹子院,那个惨不忍睹的如意结久久在我眼前萦绕,挥之不散。我攥紧拳头,指甲陷进手心里,刺痛传遍全身。头靠在车子窗框上,我咬着牙想:年羹尧,别怪我没提醒过你,雍正面前,你死不足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