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官场浮世绘)_第九章奔走抗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奔走抗争 (第10/14页)

记,是不是这么回事?”卓小梅很是感激,说:“郭处长真关心我们,连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这么清楚。”郭处长说:“还记得那天晚上我在电话里说过的话么?康副省长的批示给了你们争取自己权利的有力武器,但地方上的事最后还得由地方领导来定。我还是那个意思,在市委常委做出最后决定之前,你们必须争取主动,动一动脑筋,想办法做好领导的工作。”副省长的亲笔批示,按常规市里只有无条件执行的份儿,应该没有市委常委最后决定一说,更没有要机关幼儿园争取主动,做市里领导工作的道理。郭处长身为省里大机关的要员,比卓小梅更清楚现行的权力运行模式,可他却接连打来电话,敦促卓小梅,是不是郭处长知道其中另有什么奥妙?卓小梅便向郭处长讨教,怎么做这工作,做哪位领导的工作。郭处长笑笑,说:“卓园长是聪明人,还用得我明说么?”

    卓小梅想想也是,人家郭处长怎么好把话说得那么具体呢?放下电话仔细琢磨,其实郭处长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确了。他不是在电话里提到过魏副书记么?意思就是要你做他的工作呀。看来魏德正还确实不是等闲之辈,郭处长对他可能有所了解。也就是说郭处长已经意识到,在机关幼儿园的事情上,魏德正的态度也许就代表市委常委的态度,而市委常委或者干脆说魏德正有可能执行康副省长的批示,也有可能不执行康副省长的批示。这里面的学问也太复杂太深奥了,凭卓小梅目前的见识,一时怕是不容易理解的。

    那么怎么做魏德正的工作呢?卓小梅已经跟自己这个老同学纠缠过一年多时间,知道魏德正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这工作做起来恐怕难度不小。

    无奈之下,卓小梅将两位副园长召进园长办,说了郭处长的意思和自己的想法。曾副园长脱口而出道:“这事还不好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幼儿园舍得出血,给姓魏的塞几把钞票,他还不就汤下面,放过咱们?”

    事情哪是曾副园长说的这么简单?卓小梅也不是没给魏德正送过钱,如果几个钱就能把他搞定,还不早下手了?卓小梅掉头看着苏雪仪,想听听她的意见。苏雪仪说:“曾园长说的也不无道理,古往今来,最管用的还是‘金钱’二字。然而魏副书记好像还不是这么容易对付,他那么年轻,正是政治上大展宏图的时候,他大概是不会太看重金钱的。”

    卓小梅佩服苏雪仪的眼光,说:“那他会看重什么呢?”苏雪仪说:“卓园长你是魏副书记的同学,你知道他有什么爱好吗?我听官场上的人说,领导最怕群众没追求,群众没追求,却不会紧跟领导,领导也就不好使用;群众最怕领导没爱好,领导没爱好,就仿佛无缝的鸡蛋,群众就不知道怎么对付领导。如果你知道魏副书记的爱好,我们就会有针对性地拿出对付他的有效办法了。”

    这个问题倒是卓小梅没考虑过的,说:“魏德正有什么爱好呢?是骑马射箭,是琴棋书法,还是古玩收藏?何况聪明的领导,一般是不会将自己的爱好轻易示人的,不然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人,那影响多不好?”苏雪仪说:“我们不知道魏副书记有什么爱好,不能说明他就没有爱好。还是侧面了解了解,看他到底爱好什么,然后再想对策。”

    卓小梅觉得也是,说:“那么谁去了解呢?”曾副园长说:“卓园长是魏副书记的同学,这个使命当然历史地落到了你的头上。”卓小梅说:“康副省长为我们的报告作了批示,魏德正肯定恨死我了,我再去找他,他还肯理我?”

    三个人正在商量,于清萍推门进来,说:“三位领导在研究什么国家大事,门关得死死的?”曾副园长说:“幼儿园的大事我们都研究不来,还国家大事。”于清萍说:“省领导的批示不是都下来了么?看你们还死了爹妈似的。”苏雪仪说:“省领导的批示还要市领导执行,市领导如果不执行,省领导的批示还不是白批白示了?”于清萍说:“不是命令如山倒么?省领导的批示就是命令,市里领导敢不执行?”曾副园长说:“要是清萍是市领导就好了,我们也不用这么搅尽脑汁,商量如何做领导工作了。”苏雪仪说:“清萍这么能干,她若有机会做市领导,保证不比那些台上的人差。”

    三个女人说得起劲的时候,卓小梅的眼光一直停留在于清萍那张漂亮的脸蛋上。这让卓小梅动起了心事。她知道于清萍不仅漂亮,而且聪明伶俐,如果把任务交给她,她一定有办法给你完成。

    于清萍是来找苏雪仪要教具的,开了两句玩笑,就把苏雪仪拖走了。

    快下班的时候,卓小梅去了于清萍的班上,说:“清萍,我想给你一个密切联系领导的机会,你愿不愿意?”于清萍说:“那要看是什么领导,领导小了,我还没这个耐心呢。”卓小梅说:“当然是大领导。”

    还没说上两句,有家长接孩子来了,卓小梅只得刹住,说:“下班后你到我办公室去一下吧。”出了于清萍教室。

    家长们接完孩子后,于清萍进了园长办。卓小梅也不绕弯子,说了魏德正的名字。于清萍就笑,说:“他是你的老同学,当年还追过你,他有什么爱好,你能不清楚?”卓小梅说:“那都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人家现在做了高官,我还是平头百姓.隔山隔水,不在一个层面上,自然知之甚少。”于清萍说:“你都做了事务局副局长,还是平头百姓?而且这一年多以来,你跟他过从甚密,连同他的秘书什么的,都混得那么熟。”

    卓小梅挖于清萍一眼,说:“你倒是说清楚,谁跟谁混了?我跟他们不过是工作上的粗浅来往。属于泛泛之交。”于清萍笑道:“说你混是对你的充分肯定,你急什么急?现在能混的人都是人精,特别是能混入官场,或者能跟官场上的人混到一起的,都是了不起的大能人,就像当年能混入威虎山的,非得杨子荣那样高智商的角色。”

    卓小梅不想跟于清萍饶舌,说:“别胡扯了.你到底答不答应我的事?”

    于清萍望望窗外的暮色,说:“那得看你有什么条件。”卓小梅说:“你也是机关幼儿园的一员.还是工会主席。请你替园里办件事。也好意思提条件?”于清萍说:“我的条件其实并不苛刻,一顿可口的饭菜即可。”卓小梅说:“那我请你上馆子。”于清萍说:“饭子里的菜油腻重,我不稀罕。”

    没法子.卓小梅只得将于清萍请到家里,亲自做了几个家常菜。于清萍没要过儿子,离婚一年多,一直一个人独过.早餐和中饭在食堂里吃,晚餐自己动手自己吃,觉得没意思,有秋风可打,就打打秋风。

    菜上桌后,卓小梅问喝点什么,于清萍说喝什么都没吃饭香。打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