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晋见献帝上 (第4/5页)
抄家灭族的命运,严重的连三公九卿等大臣都被牵连进去。 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堂堂的大汉朝廷来说,被人轻蔑到知法犯法,这么久却毫无察觉,实在威严丧尽,体统全无,未免也太没面子了。 这种机关,不管它再冠冕堂皇,再无与伦比,又能真正吸引多少有志的才士来投呢? 王越淡然道:“何必为这破烂朝廷叹气?你也别错怪了人,不关小皇帝的事。现在好的人才,不管的武的高级的低级的,统统都被曹cao搜刮一空,充实到自己的地盘里去了。尚书台里的人就比这里强很多,兴旺着呢。我要去那儿,就不能这么放肆了。”说到这里,又起陈矫的眼睛来。 徐庶皱皱眉,不再说什么,神色颇为冷漠。 我忽然起当日在官渡时,淳于宾曾告诉过我,徐家有四位青年精英在曹营任职,两位武职是前线的安国中郎将徐晃和许昌城门校尉徐宣,另外还有两位职,目下正在尚书台,一个是尚书右丞徐奕,另一位是首席客曹郎徐邈。暗:“起尚书台的人才,徐庶就突然变了脸色,奇怪啊!按伊籍说法,徐庶是暗徐家的嫡系子孙。他这些年东躲西藏,显然并没得到徐家的任何帮助。到底他和家族发生了什么矛盾,竟然如此水火不相容?可是他昨天又请徐宣帮忙。”不清楚,道:“两位,此地并非讲话之处,先进宫吧。” 王越道:“对,徐兄弟还是多考虑考虑如何跟陛下说话吧,这是大事。” 徐庶点点头。三人一齐进入宫城。 许昌自196年成为汉都,至今不过区区四年。虽说曹cao全力经营,城中草创简陋之意仍时时隐约可现。惟有这代表朝廷威严气度的帝宫,却还比较巍峨华贵。 走过三道宫门,迈过一段鹅卵石铺就的长路,便到了朝议的主场——千秋殿的门口。门外一衣甲鲜亮的中年武将迎上前来,叉手行礼:“小将见过飞侯。司马门已开,请飞侯随小将入宫晋见。” 我认得他是卫尉陈讳部下的卫士令淳于意,奇道:“淳于大人,为何你在此?” 卫尉陈讳负责宫内省外的安全警卫,他下属的官主要有两位,一个是公车司马令华歆,主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以及征诣公车。一个是卫士令淳于意,下辖卫士千人,是为主管军事的卫士长官。皇宫正门曰司马门,乃是公车司马令管辖所在。每次早朝都是华歆前来迎候各位上朝大臣,今儿怎么换了淳于意? 淳于意道:“华令适才领带一位江东使者入宫面君,嘱小将代为迎接诸位大人。” “哦,江东的使者?” 我们三人面面相觑,江东怎么在这个时候派遣使者朝圣? 刚进入大殿,远远就听到一个宏亮的声音道:“易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末世奢纵,肆其侈欲,致使男女怨旷,感动和气,惟色是崇,不本淑懿,故风教陵迟而大纲毁泯,岂不惜哉!呜呼,有国有家者,其可以永鉴矣。” 我抬头看过去,只见满朝武端坐于大殿两侧,中间站着一个身材颀长的大臣,手握象笏,面对金台上的皇帝,正自侃侃而论。 说完这番话,大殿上私议四起。 我听得迷迷糊糊,心中暗:“什么乱七八糟的?幸好冯喜、黄叙那俩傻小子没来,否则立刻苦恼而死。” 身旁徐庶低声赞道:“此本十分有。” 我急忙问道:“我知道这人说话没有没的。不过从何来?” 昨晚徐庶和王越也曾详细问过我的来历,虽然大家都是知交,但对古人来说,这种过去未来的事太过于玄奇,无法解释清楚,故此我还是只把来时和池早商量好的一套说词又搬了出来。因为此前曾跟阿樱讲过一遍,有实战经验,所以徐、王二人虽是智力过人,倒也没听出什么破绽。徐庶出身大族徐门,王越的祖先亦是名流高士,但他们本身从小却都过的是中下层的日子,他们的人生之路和我杜撰的经历大同小异,所以对我这东海捞虾的小子自然大感亲近。不过顺带也就知道了我其实没多少“古基础” 因为要照顾着走路,而且路还没多远,于是徐庶就十句并作一句略为点:“本朝开始时男丁稀少,所以鼓励男女早日成亲生育,从那时起婚嫁的习俗就是男十四娶,女十二嫁,一直流传现在。” 我有点明白了:“他是指斥这种习俗使人沉溺侈欲容易早死而且败坏社风气?” 徐庶见我们一行已走近大殿中央,心中大赞:“闻一知十,真聪明之人!”面上却只笑着点点头。王越却不在怎么太在乎,低声笑道:“飞兄用语十分新奇,不过却实在准确。” 高台上那皇帝道:“爱卿之言甚是有。昔日十常侍之乱时,寡人曾在民间流落月余,亲眼见乡村许多天真活泼的幼儿稚女,尚不明男女之别,长幼之序,竟然也已成家立户,生儿育女,十分可笑可悯。嗯,便由卿之尚书台代朕拟旨,革除此恶陋之习。” 那颀长官恭身应道:“臣立刻拟旨。”一转身,却一眼瞧见了我:“阿飞大人。” 高台上那皇帝笑道:“飞司隶既到,荀卿就不忙去吧?”这话却非命令语气,而是征询意见。 那官忙道:“臣遵旨。” 徐庶打量那颀长官,心:“看他形貌言辞,皇帝又这般尊敬相称,莫非他就是朝野敬重、智深勇沉的荀彧荀若?”又:“这小皇帝处童婚一事,思路清晰,决断明快,并非昏暗无知之辈,如何却甘心屈从于曹cao的yin威之下?” 我急走上几步,正要向皇帝行礼。皇帝已道:“飞卿快请入坐,荀军师有重要军务和卿商议。”接着对王越道:“王卿,你也坐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