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帝都 (第2/3页)
不易觉察地握紧了,点头:“不错,高连城英明勇武,用兵不在其兄舒夜之下,的确是个心腹大患——父汗连年出击、都被他挡了回去。” 颐馨长公主微笑着喝了一杯酒,望着月光下静谧的帝都,缓缓道:“高连城也罢了——多亏你父汗围攻敦煌,此刻西域吃紧,他就算知道了、也还不顾得帝都这边。” 梅霓雅诧异:“那你怕什么?” “斯远死活都不肯让我杀了他…大约还念着旧情。”颐馨长公主放下酒杯,忽地笑了笑,若有所思“我也不好和他撕破脸——毕竟用得着他的地方还多着。” 梅霓雅似乎有些不解,扬眉:“也真是奇怪,当日拜倒在meimei石榴裙下、不惜叛了主公的是他;夺宫之变里献计献策、一举定江山的也是他——meimei你还许了事成之后便下嫁,将大胤江山与他共享。他还有什么顾虑,要顾惜鼎剑候性命?” “斯远是这样对我说的:留着鼎剑候,可以一步步吸引散布各地的余党前来,便于一网打尽。其实我想,他大约是心里有愧吧?”颐馨长公主微微摇头“他跟了鼎剑候那么多年,毕竟有情分在——他若是斩钉截铁的要置其于死地,反而有点说不过去。” 梅霓雅颔首不语,忽地冷笑:“论家世、长孙一族是你们大胤名门巨族;论才智,也是个难得的人才。若不是四王内乱、长孙家凋落,以他出身又怎会为草莽出身的鼎剑候效力?——meimei嫁了他也算得人,将他牢牢攥在手心里,将来复兴大胤也少不得他。” 提起那个未婚夫,颐馨长公主眼神有些复杂,正待说什么,高台上望下去、那黑沉沉的禁宫里,猛然闪过几道雪亮的光!那是有利刃无声划破了暗夜——是谁?居然闯入了层层把守,防卫森严的禁宫? “十二黑衣何在?”月圣女梅霓雅悚然动容,回首呵斥。 然而话音未落,一物忽地从高台下扔了上来,滚落在宴席前。 月明如水,赫然映出一个须发皆张的人头! “阿七?”梅霓雅脱口惊呼出来,认出了是属下十二黑衣中的一人,手一按腰侧,束腰软剑已弹了出来。 “妖女,拿命来!”刺客一声低喝,电光随着人头激射上来。然而月圣女梅霓雅摆腰掠起,一丈长的软剑层层展开,转瞬将整个高台笼罩在剑影之下。刺客经过方才一轮搏杀,显然已经有些不支,此刻只勉力抵挡,无法向鼎剑候那边进得一步,只能嘶声力竭地唤:“候爷!候爷!我们来救你了!” 然而,那个玄衣龙纹的男子端坐在月桂树下,木无表情。 那个刺客还待拼命,梅霓雅的软剑已经如灵蛇般缠住了他的脖子,剑尖抵在凸出的喉结上。然而那个刺客居然毫不畏惧,拼着性命不要一般、向宴席旁的鼎剑候扑去! “候爷!你怎么了?醒醒啊!我们来——”话说到一半的时候,软剑锋利的边缘已经削断了来人的咽喉,人头滚落在宴席上,血喷洒了鼎剑候一身,然而他依然仿佛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一般,木然坐在那里,直直看着前方。 “真糟糕…又弄坏了一桌酒席。”颐馨长公主叹了口气,伸出戴着长甲套的手勾起那颗人头,看了看,扔到了鼎剑候怀里,微笑“你看,多忠心热血的属下啊…是探丸郎中的红六郎吧?可惜,你中了梅霓雅的摄心术,五蕴六识全被封闭了。不管他的血有多热、你都已经感觉不到了吧?” 那颗人头滚落在衣襟上,睁大的眼睛正好对准了他,然而鼎剑候的眼睛却是无神的。 梅霓雅将软剑收起,束在腰间,也是微微一笑:“这个自然——meimei做事向来慎重,那一日明明他已中了你的软骨散,你依然要对他下极烈的毒,还一不做二不休地挑断了他手脚筋络。我看他早已是一个空壳子了。” “是么?”颐馨长公主眼神却有些犹豫“可我…不知为何总觉得不放心。朝廷上虽然没有人敢再反对我们了,各地的驻军也暂时被稳住,不曾进京哗变。可江湖上那些人却一批批的来!也不知道当初鼎剑候给了他们什么好处,如今他们这般舍命。” 梅霓雅站在高台上,凭栏看着底下重重的宫殿,月光将这些金壁辉煌的建筑抹上了一层银色,金属般冷锐。其中,不知道埋伏着多少明教人马和大内高手。今晚来的那一批刺客、也已经被全数歼灭在这些阴影中了吧?可不知道下一批、又什么时候会来。 梅霓雅冷哼一声,长眉一挑:“中原武林也实在太不识抬举了,敢和官家作对?” “大胤兵荒马乱了这么些年,无君无父、强者为王,官家的威信早没剩多少了。何况那些江湖人义气为重、哪怕什么王法?”颐馨长公主有些苦笑地摇摇头,忽地不动声色扔下了一句话“将来奉你们明教为国教时、大约还会遇到更大麻烦吧?” 明教月圣女低低笑了一声:“长公主是要明教出手,替你除去鼎剑候的江湖势力么?” 颐馨长公主注视着杯中的美酒,一字字道:“‘探丸郎’一日不除,我一日不得安睡!” 长安探丸郎,原本是直属鼎剑候的杀手组织。当年鼎剑候听从智囊公孙斯远建议、从长安城的落魄寒微少年中招集武功出众者,恩威并施地培养出了一批杀手,以对付与他作对朝上官宦、阵前大将。每次行动前,那些少年杀手便探丸作分工:探得红丸者杀武官,黑丸者杀文官,白丸者则负责联络和收敛尸体——乱世中“探丸郎”这个称号悚动一时,其在中原的威慑力不下于西域诸国听到“修罗场”之时。 夺宫之变后,颐馨长公主和明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禁宫上下,将鼎剑候掳为阶下囚。秘密倒戈的智囊公孙斯远、更用计引来探丸郎中排位前十者、由明教派出高手一一歼灭——一场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