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习作 (第3/3页)
到什么地方去? 勤力地写了半个月,总算大功告成,立即趁新鲜热辣,跑小书店去影印数份,真本留著珍藏,把副本读了又读,十分满意。 第一个读者是若人。 她笑说:“味道十足。” 亭亭紧张的问:“什么味道?” “流行味,你彷佛读谁的作品著了魔,字里行间都充满那种调调,幸亏笔触比他清新一点。” 亭亭扬起一条眉“我并无抄袭。” “是暗里中了毒。”若人笑。 “真要注意一下。”亭亭懊恼。 “新手少不免向前辈借镜,将来会树立个人风格的。” “你看好我?” “不过要不停写。” “奇怪,你彷佛知道得很多。”“唏,报上老有专栏教人写作,你没看到吗?” “这篇小说行不行?” “你拿去给邬老师看,我怎么知道。” “假如他说闷,又如何?” “你可以说他妒忌你的才华。” “王若人!” 亭亭考虑很久,不敢把作品拿去给邬先生看。 也许,将来,写得再纯熟一点的时候… 写得这样辛苦,这样用心,倘若邬先生不喜欢的话,一切就完了。 亭亭轻轻抚摩著那叠稿子,不舍得交出去。 她到邬先生家去。 在电话中她说有问题要同他商量。 坐在他幽静的书房内,手中捧著香茗,却又说不出话来。 邬先生是亭亭的讲师,不过三十出头,还穿著褪色的牛仔裤。 当下他问亭亭:“开始动笔没有?” 亭亭不敢说实话,怕他问她要原稿看。 “一直躲懒?”邬先生问。 亭亭说:“写完又怎么样,可以发表吗?” “先写完再说吧。”邬先生笑。 亭亭不语。 “你不打算让我看看吗?” “写完我会给你过目。” 邬先生打趣她“你彷佛有什么事瞒著我似的。” “没有。”亭亭说:“对了,写作为生,是否一门好职业?” “每一门职业都有起落,有些人成就高,有些人一生平平,不能一概而论。有时也要对本身的才华略表怀疑,譬如说像我,还是教教书算了。”邬先生说得甚为幽默。 亭亭笑。 “怎么,你想从事写作?” “我喜欢写。” “不忙决定,趁假期多写一点。” 亭亭再坐一会儿,就告辞了。 回家对著自己的习作,无限依依。 她翻开平日最爱看的杂志,抄下地址,加一封短简,把小说挂号寄了出去。 心中忐忑,忍不住告诉若人。 若人唉呀一声。 “我做错了?” “应该托邬先生替你拿到杂志社去。” “不需要,我不要靠人事。” “至少给邬先生评一评。” “不,他有偏见,是他学生的作品,他不能不说好。” “可是你恐怕会失望,投稿的人那么多。” 亭亭不出声。 “几时再写第二篇?” 暑期都快过去了,亭亭接受若人的邀请,到她家郊外别墅小住,天天泡在泳池里,没到一个星期,就晒成金棕色。 别墅中还有几个男孩子,算一算也是若人的远房表哥,同亭亭的小说题材绝对类似,暑假结束,各散东西,也许余后一生再无机会见面。 虽然很投机地忙不迭交换电话地址,但大家都知道没有谁会成为谁的忠诚的笔友。 因此在一起的时候,玩得特别熟。 其中一个男孩子问:“亭亭,你会到纽约来吗?” 亭亭没习作中的女主角那么死心眼,她回说:“还是你到我们这边来的好。” 那男孩顿时放弃扮演大情人。 现实是现实,故事是故事。 下一次再动笔,亭亭决定写得现代一点,真实一点,女孩子不可能永远痴心,永远惆怅,永远失望。 就写暑假过后,男孩子在大雪纷飞的纽约城等待女友的信的故事。 而那位女孩,虽十分想念他,早已答允别人的约会。 亭亭有一股冲动,想即时动笔,把这二部曲写下来,管它有没有人登,会不会名成利就。 后天就开始写,她泡在泳池中决定后天回家。 她告诉若人:“也许等我百年归老,子孙整理老祖母的遗物,才发现一大叠从未发表的原稿。” 若人白她一眼。 亭亭与新朋友依依话别。 “旅途经过纽约,记得来看我。” 亭亭脑海中马上浮起小说情节:(一)她的确经过纽约,但只能停两天,她决定不去打搅他。(二)她到了纽约,但身边有人,不方便同他联络。(三)她根本记不起纽约有这么一个人。 亭亭兴奋,可能性太多了,甚至可以写成(四)两人见了面,但已经没有那种感觉。(五)他另外有女朋友,是个红发碧眼的可人儿。 太美妙了,爱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亭亭回家,马上写写写。 这一篇,或许可以给邬先生看。 还有两天就开学,要赶紧,不然就不能一天写到夜,文思被打断是最无奈的事。 在开学前三天,她接到邬先生的电话。 他愉快的说:“恭喜你。” 亭亭不知自己做对了什么。 “你的小说会在九月份登出来。” 亭亭耳畔嗡的一声,也不管邬先生如何会有一手消息,她头一个想到的是,作品会变成黑铅字排出来,那还是第一篇作品,亭亭兴奋得凝住,说不出话。 “编辑见你附著学校同科目,碰巧认识我,与我通了消息,喂,喂?” 亭亭如大梦初醒“是是是,邬先生。” “编辑叫你继续努力,不过亭亭,如此顺利的开始甚罕见,你别踌躇志满。” “我省得。” 邬先生笑“距离做职业作者还有一大段路呢。”他停一停“杂志会书面通知你。” 亭亭跳到床上去雀跃,同时趁家中无人,大声尖叫,尽情把心中欢乐发泄出来。 她不打算把消息这么快就告诉若人,等发表出来的时候,才把书放在她面前,吓她一跳。 亭亭长长吁出一口气,是否每个大作家,都是以暑期习作开始的呢。 她跑到镜子面前去问:“我会不会写一百本书,会不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