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寻找完美的开塞器 (第2/5页)
如此好景好酒好鸡,令我们的生活陡然生趣,我的心好像被浸泡在美酒中,醉意微醒,枯燥而漫长的旅程也似乎凭空增添了许多盎然生机,这真是一段理想的时光。不过,我依然觉得若有所失,也许第二天出发可能情况会更好一些。但是,我猜测,或许是因为工作不允许,或许是罗杰斯明天要去依云那个地方为他的肝脏做定期治疗,所以我们还是决定当天就出发。但我在心里仍窃窃思忖,如果我能同我的妻子一一虽然她对开塞器并不感兴趣,也的确没有什么研究,可对美味雏鸡却一定很在行——一同旅行,或许那种美好幸福的感觉还要多一些。事实上同我妻子一起旅行肯定要比与罗杰斯一起去更快活、更随意,况且,我妻子也认为罗杰斯是一个在社交上不太负责任的家伙。(这又要追溯到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我与罗杰斯的午餐持续了七个小时,因此耽误了正式晚宴。这虽是事过境迁的一件小事,但我妻子却一直耿耿于怀。) 于是,在九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离开吕贝隆,驱车西行。我们走的是那条横穿塞文山脉森林的公路,也是当年罗伯特-路易斯-史迪文森骑着毛驴走过的那条路,隔了很多年的时间往回看,公路四周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沿路平静如昔的乡村景致,碧绿无垠的田野,空灵如黛的远山。法国人口总数与英国不相上下,却分布在比英国辽阔三倍的土地上,而在塞文山脉地区,人口的密度更低,人烟稀少。在路上,除了满载原木的卡车,几乎遇不到什么来往的车辆,也几乎看不到任何居民。 道路境蜒狭窄,急弯较多,超车很难,一会儿,我们便追上了前面一辆满载着松木的卡车。这时已近中午时分,在这种人烟稀少、与世隔绝的地方到哪儿去停车吃饭呢?其他国家的司机可能用三明治打发掉一顿午餐,但法国的司机不行,法国的旅游者更不行。他们要坐在餐桌前一边以文明的方式进餐、一边暗自思忖下一步的行程安排,才能填饱肚子。在法国境内旅行,我们的经验是,假如到了中午肚子饿了想找个;吃饭的地方却又不熟悉地理情况的话,只需牢记一个简单原则——跟着卡车走,大抵就错不到哪里去。我们现在正如法炮制,紧紧咬住那辆卡车,满怀必胜的信心。的确,天遂人愿,它终于带领我们离开了公路,拐到一个已经停泊不少卡车的停车场。我们为找到一个好向导沾沾自喜。 路边餐馆是一个低矮、实用的建筑,但也较为嘈杂,顾客几乎全是男性。菜单就胡乱地写在一块黑板上,有猪rou制品、墨鱼煮红花rou场、干酪和餐后甜点,价格是六十五法郎,酒水免费。我们在餐馆外边精心布置的餐桌前就坐,这里能够看见停车场。老板娘是一个身材高大、身手敏捷的女人(用卡车司机的话说,她相当于一个十八个轮子的大卡车)。她一个人穿梭于四十多位顾客之间,滴水不漏,每位顾客等待饭菜的时间不超过几分钟。酒菜精致,价格合理,符合公路运输网络的明文规定,这令我们对这样一个小餐馆的效率运作颇感惊奇。世事难料,这个晚上我们也许还要在这家餐馆楼梯的另一头享用晚餐呢! 吃过午饭,我们匆匆上路。道路开始变得越来越直,也越来越陡了,到了下午两三点钟,我们赶到阿尔卑斯山云雾绕绕的乡村。茂密的森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辽阔的牧场,花斑奶牛星罗棋布地分散在牧场上,又是另一样的风光和景致。星星点点的小村寨在薄雾中时隐时现,家家关门闭户,街道上行人罕见,有些荒凉,给人的感觉是这里的牲畜似乎比人还多。这便是幽深的法兰西,寂静又有点怪异。 米切尔-布拉斯旅馆与我们先前见到的旅馆大相径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们在路上所企盼和想象的旅馆是一所较大的乡村建筑,漆黑的屋顶,漆黑的砖墙,古朴、典雅。而这个旅馆则是一座镶有金边玻璃的石建筑,风格非常新颖、现代,透过霭霭的雾气远远望去,似乎是漂浮在山顶上的空中楼阁,仿佛是一艘在云海中抛了锚的大船,远离大地,更像是一幅超现实主义作品。更令我们诧异的是,在登记时我们发现,这是这里的最后一间空客房。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在这么一个季节,在这么一个地方,而且也不是周末,旅馆竟然客员爆满!柜台边的姑娘向我们解释说,人们来这里大都是为了散步和观光,她走到窗外的巨大窗帘旁边,向我们耸耸肩以示抱歉,当然,还有美食。 在这里逗留了几个小时,我们继续前进,又驶过几英里,终于来到拉圭奥罗,我希望得到完美的开塞器的地方。 拉圭奥罗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小镇,当然有其特殊的商业流通方式。在主干道上,竖立着十几个陈列着刀具的展览橱窗,里面有古典的小刀“牧羊人的朋友”(一端带着一个难看的长针),为现代妇女而设计的造型优雅、适合于放在手包里的刀(她们用这种刀干什么?;闲时修修指甲?打开情书?防止绅士们的冒犯?)每把刀都有形状各异、令人叹为观止的刀柄——牛角的,红木的,盒形的,乌木的,橄榄木的,还有一些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木头,比如一种豆科植物的木材、蛇木、椰子菠萝木。这里真是一个刀具收藏家的天堂。 拉圭奥罗刀具工业是由皮埃尔——让-卡尔迈尔开创的,他在一八二九年打造出了第一把拉圭奥罗刀子。我想,在大街上刻着这个家族名字的商店里可能会找到我需要的开塞器。我走进去,在它的陈列柜仔细搜寻,可是除了刀子还是刀子,别的什么都没有。我问柜台后面的妇女,是否能给我看看类似开塞器的东西。这一问题使我迅速陷入窘境,这是任何游客都或迟或早会因为暴露了对当地传统的无知而遭遇到的那种尴尬。首先是那位妇女因惊奇扬起的眉毛,继而是一声轻轻的叹息,最后是说话的语气,都显现出轻蔑和不屑。“开塞器?没有。我们只做刀子。”她话音未落,便转身招呼另一个顾客,对我们不再理睬。那是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抚摸着一把牛排刀,她反复将拇指放在刀刃上查看刀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