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 (第5/6页)
顿脚,旱烟袋一招“八方风雨”抡起一团劲气,逼开了那香气,又是一式“飞燕穿帘”身形纵起,恍如巨鹰凌空,冲出阵去,直奔鱼化寨。 无奈,他受毒已深,强提着一口真气,方闯出阵来,跑不到两三里路,人已不支,一头栽下路边田中。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他缓缓醒来,只觉一阵酒香扑鼻。 倏的睁开眼来看去,见自己睡在一座佛殿上,周围一打量,见地上横七竖八,倒着有十几个人,有的已醒过来,有的仍在昏睡。 那醒来的人,和自己一样,都在瞪着眼发怔。 在大殿门口,盘坐着一个书生,面色如玉,一双眼睛朗如寒星,悬胆也似的鼻子下面,唇红齿白,看去有些文弱,但那灼灼的眼光有些逼人。 在他面前的地上。铺了一叠荷叶,放着一大壶酒,一个粗碗,七八个生煎馒头,荷叶上摆着的是由镇上买来的卤鸡、酱鸭牛rou之类的下酒菜。 他自斟自饮,一大碗酒端起来只一口就去了大半碗,随手又抓起整只卤鸡,撕下来一只腿,放在口中,一阵乱嚼,晃眼间就剩下一根空骨,跟着又抓起一块块的牛rou,塞满了一嘴,嘴皮乱动,喳喳直响。 吃得高兴,连看都不看殿中那些人,就在这时,忽见人影一闪,那书生面前多了一个小叫化子。 那书生仍吃他的,理也不理。 小叫化也不客气,就在那书生对面一坐,低声道:“他们已对这里起了疑,怕就要找了来啦!” 那书生道:“不管他们,放着好酒好菜,且吃了再说。” 小叫化笑道:“我的公子哥,早上方在金谷吃了一桌整席,这还不到半天时间,就又饿成这个样子,你有个够的时候没有?” 那书生一面大嚼鸡骨,一面断断续续地道:“你懂什么?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吃比起穿来,却要实惠得多哩…。” 他一边说着,伸手就又端起酒碗来,一手拿起半片卤鸡,刚一偏头,忽见从庙门口进来一人。 那人生得面黄肌瘦,穿了一身黑衣,宛如大病初愈的样儿,但是那双目却精芒闪动,一望而知是位武林高手。 他走进店来,一声不哼,就只瞪了那书生一眼,步向丹墀左边,坐了下来。 那书生好像根本就没有看见有人进来似的,酒到碗干,还一个劲地嚷着:“这酒哇! 莫非是老窑中存的,市面上哪能买得到。” 他一言来了,庙门口又进来了一个人。 这人是一身青衣,身子又瘦又长,摇摇晃晃地也走上了丹墀,就站在那黑衣人身旁,宛如竖着一根青竹竿样的。 韩翊见状,心想:“好高好瘦的人,这都是哪一路的人物?” 就在他一念未已,庙门口响起了一声大嚷道:“就是这里了。” 好大的嗓门,随着那嚷声,进来了个西藏番僧,年龄不过四十上下,光秃着脑袋,袒着右肩,披着大红袈裟,左手抢着大串佛珠,更长得身广体胖,一脸横向,络腮胡子又黑又粗,根根直竖,神态勇猛凶恶已极。 他迈动着大步,也上了丹墀,望着那书生,冷哼一声,挨着那青衣人盘膝坐下。 那书生,这时从怀中掏摸了一阵,先掏出来一把花生米,随后又掏出来十几个柿饼,笑向小叫化道:“兄弟,你可知道,柿饼夹花生米吃,名叫索火腿,别有风味,不信你尝尝看。” 小叫化似乎被引得馋了,他并没有尝那素火腿,端起粗碗喝了一口酒,跟着就撕鸡脯子吃,一边又往口里乱塞馒头,对于大敌当前,简直没放在心上。吃相也和那书生一样,馋得难看。 在这时,庙门口又来一人,全身雪白,不必开口,便自有一股寒冷之气迫人。 韩翊一看到这白衣怪人,想起昨夜之事,骇得他心房猛烈一跳,一颗心几乎都要从喉咙里跳了出来。 耳边响起了一个娇细的声音,道:“师伯,这不是昨夜那人吗?” 韩翊闻言心中一动,这才想到昨夜失去联络的施琳和杨海平两人,转头看去,见两人不知什么时候,已坐在自己身边。 再扫目一看殿中那些人,三三两两,也全都围在一起,窃窃私议,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就这么一眨眼间,庙院中忽然起了雾,有些迷蒙,不知什么时候,在那四个怪人身前,却多了三人。 居中而坐的,是个五十余岁的老道,面容瘦削,额骨高耸,尤其面色青中带绿,明而透亮,直如夜明深山荒野中的磷火一般,碧焰闪烁,令人不寒而栗。 老道身旁,侍立着两个稚龄小童,面目姣好有如女子,左一人捧长剑,右一人捧拂尘,宛如图画上的哪吒红孩儿。 那书生此际也吃得差不多了,两手摸了摸肚子,朗声念道:“我醉欲眠君且去 怎么又想睡了,我就是这个毛病,吃饱了就得睡觉,睡醒了就又想吃。” “怕你睡不安稳吧!” 那老道冷冷地说了一句,瞪眼望着那书生。 书生闻言,这才转过头来,微微一笑,道:“哟!我只顾了肚子,没想到惊动了各位,请问你们是哪一层地狱中放出来的呀?” 那老道冷哼了一声,道:“尊驾用不着使酒发疯,昨夜阿房宫故址上,你已出尽风头了。” 那书生哈哈笑道:“好说!好说!学生怀吊古之幽情,只是想从那废墟上,去追思当年秦皇独夫之心,‘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 他说着说着,竟然朗声长诵起“阿房宫赋”来,气得那老道把胡子吹起多高。 那西藏番憎陡地大喝一声,道:“这小子欠揍!” 书生微微一笑,扬手扔出那只盛酒的粗碗,去势正疾,正好迎上射来之物。 但听“啪”的一响,顿时红光一闪,浓烟熏眼。 在殿上那些人,见状全都大吃一惊,想起来昨夜那一响霹雷原来竟是这番僧打出来的一枚烈火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