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第3/3页)
,但却从未到过如此高空。平望出去,她能看见自己飞得高过了远方的云朵,抬头看见的则是汇聚在一起向高空无限延伸的四架梯子。 娜娃托曾用炭笔和白垩绘制过用望远器观察到的行星和卫星图,但绘制这些图往往要花十分之几日的时间来观察视野里移动的天体。她想画下眼前所见的一切,但每过一刻地面就退得更远些,之前看不见的土地又出现在望远镜视野边缘。 江河像血脉纵横在弗拉图勒尔省的土地上,大片的森林和空地也看得见了。那是什么?一片圆圆的褐色小山小山还在动!原来是一群雷兽!随着高度的抬升,娜娃托觉得有点儿晕乎。虽然云朵反射的耀眼的白光挡住了北部省区,但她也已经能看见整个弗拉图勒尔省了。 一群翼指飞过塔边:从颜色上看,是皇宫里养的。她从来没想过它们能飞得如此之高。它们渐渐消失在下方的空中,但她仍能轻易分辨出鸟群朝着东边飞行的三叉形队伍。 如今,连蓝色金宇塔的下半截也已经消失不见了。虽然她认为塔身的宽度并没有改变,但仍觉得自己似乎置身于一个无尽延伸的蓝色钻石中,钻石的上下两端正在逐渐变细,直至汇集到一个看不见的顶点。 太阳已开始朝西边地平线滑落。娜娃托向下看,看见森林的东头有一片浓重的黑影。救生船内部随着梯子上蓝色横木的出现而一明一暗,偶尔还能看见一些横木上的锥形体里喷出的白色烟雾。 娜娃托让目光游移在地平线上她突然颤抖了一下,地平线竟已不再是一条线,而产生了起伏的弧线。她的心突突直跳。她看见了真的看见了自己居住的世界弯曲的半球。她早就知道昆特格利欧卫星是球形的,却从未亲眼见过只是从船只率先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桅杆、投射在上帝之脸上的圆形阴影以及测量不同纬度上影子的角度中了解到这一事实。但真真正正地看见弯曲的圆弧、球状的世界实在蔚为壮观。 过了一小会儿,她看见了更加壮观的景象。时近黄昏,太阳离地平线还有一段距离,但夜幕已开始降临:天空先变成了熏衣草般的淡紫色,在娜娃托还没注意到之前,就已接近深紫,如今更转成了黑色。在太阳还没落山之前,是什么让天空变黑的呢?是救生船金属材料的特性造成的?不太像。 救生船继续向上飞行,娜娃托静静地思考着。弗拉图勒尔省到铲嘴岛一路起伏的海岸线都已尽收眼底了。她知道小水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将其幻化成七彩斑斓的彩虹,而她一直怀疑紫色的天空就是无数小水滴在空气中散射阳光的结果。但如果高空中没有这样的散射,那就说明空气没有湿度。当然,水的密度大,有落向地面的趋势。她已远在云层之上或许云层就是水蒸汽在空气中散布的上限。 更晚一点儿的时候,娜娃托看到了一生中最壮丽的日落:闪耀的光点触摸着世界弯曲的线条,遍布整个星球的水体边缘被染成了成百上千千步的紫色海洋。日落因救生船的上升而不断被延长,娜娃托尽情观赏着这难得的美景。 太阳消失后,月亮开始展示它们的光华,群星也开始在空中闪耀。很快,空中便出现了娜娃托从未见过的繁星满天的景象。宽阔的天河中星光闪亮,而不是她所习惯见到的苍白的魅影。要数清天河中的星星,恐怕是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的任务。她想到了阿夫塞,亲爱的阿夫塞,如今他能看见的只有漆黑一片。要是他能见到这无尽的星空,该会有多感动啊! 但娜娃托再次陷入了困惑中。为什么会多出这么多星星呢?她突然想起来了:所有闪亮的星星都是岩石构成的,自身并不能发光。地面上看到的星星像远方的灯火一样闪烁,但在这里却一直闪耀着。满天的繁星让她很难辨别方向;平时能见到的星座早已湮没在无数星光中。但她最终还是发现了明亮的凯文佩尔星,那颗离太阳距离只比上帝之脸稍远的行星。她拿出望远镜,靠在尾巴上稳住身体,将凯文佩尔星纳入视野。 真是壮观。凯文佩尔星的环带无比清晰,还能看见星球上空明显的纬度方向的条状云带,比她以前用最大的望远镜观察到的还要清晰百倍。凯文佩尔星自己的卫星咦,竟然有六颗,比她以前用同样倍数的望远镜观察到的要多两颗。 难道第一天飞向塔顶的旅行就已让她如此接近凯文佩尔星了?胡说。实际上,金字塔的梯井同凯文佩尔星的黄道位置组成的是一个钝角:她从地面观察的距离要比在高空中稍近些。 那为什么天体的光会变得如此明亮呢? 她忽然发觉周围的情形:白天时黑暗的天空、闪亮得几乎刺眼的星光、观察时没有失真的行星。 没有空气。 在这么高的空中没有空气。 没有空气! 她感到自己的胸膛在绷紧,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但这种反应太不理智了:她明明能听见救生船内循环补充的空气发出的嘶嘶声。她相信,至少透明船壳中的某个不透明仪器在保证着船内的新鲜空气量。她试图镇静下来,但一想到只有四周透明的墙将她同,同空荡荡的一切隔开,还是有些害怕。 但娜娃托还是稳定住了情绪,心定了下来。塔科萨理德号,鲁比卡登号,全都是白费力气。滑翔机是不可能帮助人们逃离终将毁灭的星球的,而飞艇实现星际航行任务的希望跟帆船也没什么两样。昆特格利欧人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途径。 一个全新的途径。 救生船继续抬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