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开封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3/4页)

看吗?”,

    “量?”过多的震撼叫他-时反应不过来。

    她嘴角微扬,明白他脸上的呆滞可能会持续好一阵子,为了节省时间,她干脆主动将他拉进屋里,要他乖乖站在桌旁。

    拿起布尺,她吩咐道:“你现在别乱动,我帮你量尺寸。”说完立刻摊开布尺,为他量起身来。

    由于他的个头比她高出近两尺,迫于无奈,她只好站到矮凳上为他量肩膀。

    不知是她错觉还是怎的,当她拿着布尺一碰上他肩膀时,竟感觉一阵来自于他的微微颤抖。

    “我…”似乎发觉到自己声音里的哽咽,他顿了下,缓和激动情绪后才又开口“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遭有人为我缝衣服。”

    那年他三十岁,也就是说,在遇上她之前,他受了整整三十年的苦、尝了三十年的寂寞,没有家人陪伴,没体会过一丝丝亲情温暖…

    思绪拉回到眼前,看着他用心呵护女儿的慈父模样,或许她应该再为他多生几个孩子才是。

    仿佛背后长了眼睛似的,在她还没出声前,易开封就已发现到她的存在。

    “初静?”他一回头,见她手中端着菜,连忙空出一手接了过来,搁到桌上。“你忙完了吗?可以吃饭了吧?”

    她边摇头轻笑边伸手抱过孩子“我帮晴娃洗澡后再吃。”

    他一听,二话不说地就是一声:“不行!”

    “为什么不行?”

    易开封叫她晶亮的大眼瞅得脸又泛红“你先吃饭,待会儿我再帮女儿洗澡。”

    “你洗和我洗不都一样?”她还是很坚持。

    “弟妹啊!”武大爷突然出声了“开封是心疼你,怕你太累,我看你就乖乖顺他的意吧!”

    像是这才发现自己怠慢了到家中来的客人们,初静微红了脸,满是歉意地朝他们俩颔首问候道:“大爷好,大夫好。”

    “别那么客气啦!”胡大夫回她一记亲切的朗笑,随后转头对武大爷说道:“老武,我看我们先让开封一家子把饭吃饱,然后再来喝酒吧。”

    武大爷点头同意道:“说得也是!”说完起身让出位子,招呼站在一旁的几个易家小毛头“来你们几个别傻傻地杵在那儿,快来吃饭啊!”

    ★★★

    “开封啊!”喝得微醺的武大爷显得有些激动地握住易开封粗壮的上臂“我心底有个打算已经搁了好些日子,一直没办法让它付诸实现,不过现在总算有了个好机会…开封,咱们是不是哥儿们?”

    还算清醒的易开封愣了下,随后点头“嗯。”得到他肯定的答覆,武大爷满意地笑道:“既然是哥儿们,那咱们来合伙做门生意如何?”

    “做生意?”易开封皱了下眉,直觉转头看看-旁正在哄女儿吃饭的妻子,然后回头问道:“大哥要做哪一门生意?”

    “咱们来开镖局!”武大爷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

    “镖局?!”不只是易开封听了惊讶,就连胡大夫也是吓了一跳。“老武,镖局可不是你说要开就可以开的。”

    “这我当然知道!”武大爷啐道:“你以为我说着玩的啊?才不呢!我可是非常认真的!”

    啜了口酒,胡大夫讪笑道:“认真?老武,开镖局要钱、要武师、要地、要人脉的,光认真没用啊!”

    武大爷甩甩手“要钱嘛,我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手上也算存了一些。要武师的话,我已经有个现成的人选了。至于地嘛,我家婆子的表弟在省城里有块地要卖,说是卖给自家人可以便宜几分,我怕钱不够,所以才要找开封老弟合资。老胡,这你有没有兴趣?”

    “你说的武师人选是谁?”胡大夫不答反问。

    “你还记不记得?我有个堂兄弟在西安的龙五镖局里当镖师。”,

    胡大夫点点头“我是听你提过。”

    “他就是我提的武师人选。”武大爷解释道:“我这个堂兄啊!这几年因为和镖局里的少主处得不甚愉快,便有了自己出来自立门户的念头。正巧不久前他来看我时,我刚好跟他提起了想做个小生意的打算,于是他才问我要不要一起开镖局。”顿了下喝口酒润润喉,他续道:“我堂兄的意思是,资金我们双方共出,他负责请镖师,我负责找地方,到时候镖局开成了,我内他外,我管钱、招揽生意,而护镖、收徒的事就全都归他。至于人脉嘛!这你就更不用担心了,我堂兄当镖师当了二十多年,大江南北什么三教九流的朋友他没有?人脉绝不成问题!”他拍胸脯保证道。

    “那老武,你还差多少?”

    武大爷眉一挑,也不隐讳地老实说:“还差-百两银子。”

    “一百两?”

    寻常人家一年的用度也不过十数两银子,-百两对于他们这种务农的小老百姓而言,的确是笔不小的数日。

    “老胡,开封。”武大爷一口干尽碗里酒,咂咂嘴道:

    “你们看,我种了大半辈子的田,赚到的也不过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钱,想想我有三个儿子,本来我还想说就算拼死挤活也要让他们读书,将来好跟人家考功名中状元。可惜三个的脑袋都像我,压根不是读书的料。既然不是读书的料,那也只能跟着我种田养猪,往后如果要分家,他们一个人分到的就我那块七分田的三分之一,七分田的三分之一能养活一家人吗?”他颇不以为然地一笑。

    “哪,不是说我不安分,只是现在我回头想想,当初倘若我听我那位堂兄的劝,和他一起离家北上当镖师去,说不定我早已逛遍五湖四海,而不是被绑在这七分地上过一辈子…我实在是不想让儿子们和我有同样的遗憾,男儿志在四方,趁年轻时出去闯闯,成也好、败也罢,总算他们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