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回 (第3/6页)
。 “已经准备好了。”那侍女恭身回答。 董卓英本想立即告辞,只是一下子拉不下脸来,郭文蕙拱手道:“董兄,吃饭时我还有话说,请!” 到了饭厅,一个檀香木大圆桌上已摆满了酒菜。 二人分宾主坐下,又是一番客套。 郭文蕙等酒过三巡后,道:“董兄,你想不想听故事?” “正是,我大哥以前的浑号叫玉哪咤,乐善好施,为人慷慨,可惜在五年以前,性情突然大变,现在已是狼得虚名了!” “此话怎讲?” “因为他得了一个暗疾。” “暗疾?什么暗疾?” “我也不知道,可能在他的头部。” “所以五年来,他倒行逆施。” “而且,他又结交了一些坏朋友。” “二庄主的意思是说言老怪他们?” “言老怪是性情中人,只是行为怪异,无足可怕。” “那会是谁?” “最可怕的是郭家堡的师爷,叫曲直的这个人。” “曲直?”董卓英想了想,道:“好像听说黑道上有这么一号人物。” “这人城府之深,端的令人咋舌。” “在下只闻其名,未见过其人,二庄主为何不直接向令兄说?” “说了无用,他对他言听计从。” “啊!原来是这样!”董卓英恍然大悟,怪不得以郭大堡主现在的表现,实当不上玉哪咤的美名。 郭文蕙沉吟了一下,换了个话题道:“人生苦短,有酒当歌,董兄何不暂时抛去烦恼,及时寻乐一番?” 玉掌又是轻轻一拍。 刹时,一阵悠扬的弦乐,起自内室,奏的是唐明皇贵妃华清池赐浴的宫廷音乐。 乐声如明月下的光辉,淡淡的、轻柔的洒满了大地。 接下来,从内室中走出一男一女两个年轻舞者,穿着也是唐朝时代的古装。 两个年轻舞者,手携手的一面起舞,舞姿美妙的在大圆桌旁旋转。 郭文蕙不断的向董卓英敬酒。 董卓英不在意的喝了十几杯,本来这区区之数,丝毫不会发生任何影响,但今天却在董卓英的腹中起了作用。 眼前的两名舞者,竟慢慢的幻成四条人影,悠扬悦耳的音乐,听在耳中,也觉得淡薄了起来。 两片眼皮开始迟钝,头有点发晕。 郭文蕙笑笑,挥手令两名舞者退出。 朦胧中,董卓英恍惚进了杨贵妃的华清池,洗了一个温泉澡,服侍他的正是那四名侍女,芳名叫春春、夏夏、秋秋、冬冬。 春春是她们四人中的大姐,她遵照二庄主的指示,把董卓英又送到一间高雅的客房中去休息。 董卓英心中明白,就是酒力太重,麻醉得晕头转向。 他暗中凝聚功力,想把酒力硬逼出体外,但这种百花酒,随着血液反加速的流窜到全身。 他叹了口气,闭上眼,英雄无力,徒呼奈何!郭文蕙悄悄来了,她改穿了女装,是套合身的长裙,腰细如柳,眉目含春,益发显得身材的苗条。 “董兄!”她轻轻地移步到榻旁,俯下柳腰,娇靥含情脉脉,差一点碰到董卓英的鼻子上。 一阵醉人的芳香,直袭而来,不知是体香,还是花露的香味,令人陶然又醉。 董卓英心跳加速,极力压抑着,不敢动,也不敢张眼,装着酒醉未醒,发出阵阵的酣睡声。 “董兄,你真的睡了?”郭文蕙轻唤着。 董卓英哪敢答应。 “董兄,你…你知道我对你是…”郭文蕙自言自语的说着,幽怨的神色,怔怔的停在董卓英脸上。 久久,她不想走,她以礼自持,只是依靠在榻旁。 过了好一阵子,她站起身,悄悄地离开了。 董卓英吁了一口气,最难消受美人恩,自己情孽相连,从于珊、“一朵花”、何小宛…现在又增加了一个郭文蕙。 亲仇未报,恨海难填,造物真是弄人!长夜漫漫,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朦胧中,郭文蕙又来到了榻旁。 她加披了一件晨褛,脸上脂粉末退,眼眶边红晕尚存,想是一夜未睡。 “卓英,你我相逢恨晚了么?” 娇躯一颤,泪珠儿滚滚落下。 “卓英,我不是为了家兄,我…是情有独钟,你知道么?” 董卓英蓦然惊醒,闭着眼装睡,仍是不敢动弹,他只盼望她早点离去,并不是自己铁石心肠,而是自己无福消受。 恍惚中,郭文蕙喃喃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风未渡花先发,碧海青天夜夜心!” 顿了会,她又自语道:“我,是到死的春蚕么?”轻悄悄的转过身,又凝注了片刻,终于又走了。 晨曦初上,天将破晓。 董卓英的酒力已散,暗运功力,觉得已恢复了九成,好厉害的百花酒,他发誓再也不喝它了。 门外,脚步轻响,郭文蕙出现在门边。 莲步轻移,她又到了榻边。 不知道她是有意还是无心,她勉强以礼自持,碰都不敢碰董卓英一下,却从乌发上掉下一支碧玉簪,刚好掉在董卓英掌心旁。 她恍如未觉,痴立片刻,叹口气,又悄悄离去。 董卓英一跃而起,一身功力完全复原,手掌一收,碰到了那支玉簪。 顺手拾起一看,上面刻着几个古体篆字:“宜室宜家五世其昌” 心中犹豫了一下,硬起心肠,不去动它,找来一支笔,在白纸上留言——“郭二庄主,承蒙盛情,赐以酒食,长夜醒来,又是一日,在下因身有要事,不得不离开贵庄,失仪之处,容后请罪。董卓英敬留。” 把留言条,端正放在桌上,一弹身,穿窗上了屋顶,瞬即消失无踪。 郭家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