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剑行_第二章古墓之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古墓之谜 (第2/4页)

的停止,使得慕容平的胆子又壮了一点。

    幽灵的感觉十分敏锐的,绝对不会因为他的敲击才发现上面有人,幽灵也不会怕人,无须因他而停止活动…

    因此他破墓之心更加坚定了,墓上不可为,他跳了下来,绕着石墓四面踏勘了一遍,仍是一无所获。

    最后他来到墓碑前,不经意地对它踢了一脚,这一踢倒使他有所发现,因为那墓碑居然被他踢动了尺许。

    在墓碑下他看见了另一方石块,墓的四周都是土地,这方石块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了好奇,他干脆把墓碑扶了起来,碑上并无出奇,镂刻着墓中人的姓名,以及生卒年月等等,可也有一点奇怪的地方。

    因为那些碑文只占了一半的地方,另外一半是空白的,好像还留着准备为另一个人镌刻之用。

    有许多情意缠绵的夫妇,往往愿意死后同xue,先死的刻下碑文,留下一半给未死的人,这也是常有的事。

    墓碑上是个男人名字,叫做周志宏,那另一半应该留给他妻子,墓碑只用了一半,证明那妻子尚未身故。

    这对夫妇既然感情好得要共葬一xue,而那个妻子还没有死,何以会容这墓地荒废若此?

    慕容平想了一下,这墓碑上的事并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地方,便又改去审视那碑下的石块。

    看了一下,他又觉得那方石块很奇怪,第一是这个地方用不着设这么一方石块,第二是有许多长草的一半伸向右下。

    草性向阳,怎么会向右下生长呢,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是被石块压下去的,为什么会被压住呢?

    由墓中的异声再想到这方石块,慕容平突然明白了,这墓中埋骨之所一定很深,那是由传声的微弱而判断的。

    而这方石块一定是通向墓中的入口,基于这个发现,慕容平兴奋向石块四周摸去。

    果然那方石块的厚度只有半尺,拨开四周的乱草,即可看出它的面积很大,约有六七尺见方。

    那是一块石板,慕容平轻轻用力,就把石块抬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板下是一个大洞。

    微弱的月光照不到洞里,可是慕容平却可以知道这洞很深,因为他搬动石块时,洞中有空空的应声。

    可是当他丢下一块小石子作正式的试探时,却又不禁糊涂了,因为那石子的回声很快,足证洞深不过丈余。

    然而那回声又激起铮铮的和鸣声,似乎洞又极深。

    想了半天,他终于想明白了,那丈余处必有一落脚的地方,然后再迂回而通幽,是以才有那种现象。

    一切的情象都思索出一个轮廓,目前的问题是要不要下去?他着实为此费了一番思量。

    因为他身上负着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也背着他与盈盈两个人的命运,实在不应该轻易涉险。

    鬼魂的想法已经由这个洞xue的出现而推翻,孤墓深xue,定属人为,而深藏在地下的人可能会对他不利…

    又想了半天,星依稀,月将残,曙色欲透,他才下了一个决心:下去看看!

    母亲不在庐山,别处找她更难。

    或许这个洞xue与她有点关系?

    作了决定之后,他也不敢疏忽,先用枯草扎了一个草把,敲燃火石点着后,先丢了下去。

    眼看草把在丈许处燃烧得很正常,火光照见三面都是石壁,只见一面空不见物,想必是向下的通路。

    洞中十分寂静,证明其中并无凶兽或毒蛇的埋伏,火光颜色不变也证明洞中没有害人的毒气。

    以他累积的经验判断得知洞中很少凶险,他才一手握着剑,一手戴上鹿皮手套,扣住一枚落星追魂向下跳去。

    脚踏实地后,他看见空的一面果然是一道阶梯,俱由石块砌成,通得很远,在阶梯丈余处插着一枝火炬。

    他略作沉思,终于将落星追魂暂时收起备用,手套不除下来,空出那只手将火炬点好,擎着前行…

    走出四五丈后,墙上又有一枝铜燎,却是钉死在上面的,铜盂中盛着菜油,盛放着灯蕊。

    慕容平十分细心,观察了一下,才知道这火燎的用途,因为他看出这洞中还有很多的支道,错综复杂。

    这火燎定然是为着进入时辨路之用,因此把油灯点上了,果然这灯火发出一点绿光,直照四壁。

    左手的壁上嵌着一块铜镜,反射着绿光,指向另一个通道的门户,他遂照着光线所示的门户而行。

    八九丈后,墙上出现第二盏铜灯,有了上次的经验,他迅速点燃油灯,找出正确的进行方向。

    行行重行行,大约经过十三盏铜灯之后,深入地腹已有百余丈了,他才来到一个地方。

    那是一个宽广的地室,正中间停着一具铜棺,棺身已满布铜绿,可见年代十分久远了,棺前镂着斑驳的篆文。

    地室四角都钉着一盏较大的灯燎,东西两面各有一个门户,暗然不可见物,慕容平先把灯火点着了。

    这些灯蕊都有手指粗细,发出拳头般大的绿火,照得室中阴气森森,十分恐怖,慕容平的心中也异常紧张。

    可是这室中除了那具铜棺之外,别无他物,他等了半天,却无法决定行止,只好去研究那铜棺上的篆文。

    字迹虽然古朴难辨,他到底还是认了出来。

    一边是周志宏的名字,与外面石碑上完全一样,另一边却颇为奇怪,原来的字迹被人用生铜嵌补起来,在补填的铜块上另外镂上三个字,辨识了半天,他的心猛烈地跳动了起来,因为那赫然是李红药三个字。

    篆文本就古朴难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