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第2/2页)
了一个什么也不用做,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大好机会。做了驸马就能让皇家养着,吃穿花用不用自己cao半点心,那该是多么逍遥自在的神仙日子啊!至于政治前途和男人尊严什么的,真的很重要吗? 不管怎么说,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家觉得原治之终究是意气用事,失去的太多,不值得。 在汉流言纷纷之中,皇宫内院又传来消息,乐阳公丰因为被拒婚而大受打击,失意红尘,自请出家,道号“元真” 皇帝玄昱为她在皇宫之中特意拨了一座宫殿,改建成道观,并亲自题匾“元真观” 元,吉义同“玄” 皇帝的原配皇后,通常被称为“元后” 乐阳的道号“元真”,其实也大有内涵,只是外人不知罢了。 与此同时,皇后薛珍传出喜讯,太医确诊已经怀孕二月有余了,这让整个朝廷为之欢欣鼓舞,许多大臣一直为玄昱没有嫡子而忧心忡忡,这次皇后终于有孕,忠心耿耿的老臣子们拍手庆幸江山终于后继有人。 当然之前也不乏想借机多塞几个美人给玄昱的投机家伙,薛皇后有孕的消息就让他们不是那么高兴了。 在汉多事之秋,乐阳宫里悄无声患地死了一个宫女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人去存意了。 虽然,那名叫做盈袖的宫女,曾是皇帝与乐阳公主都相当看重的一枚棋子。 金陵城郊,鸡笼山山麓,栖玄寺。 鸡笼山并不高,只有六十多尺,因山势浑圆形似鸡笼而得名。鸡笼山东接九华山,北临玄武湖,满山浓荫碧树,翠色浮空,景色引人入胜,亦是修身养性之佳地。 栖玄寺,因北临玄武湖而得名。 在华夏的各种传说之中,有四圣兽,乃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玄武属黑色,主北方,是一种龟蛇一体的灵兽,象征着长寿。 当朝皇族姓氏就为“玄”,帝袍以黑色为尊,玄昱的野心也是打过长江,统一北方,成为名副其实的玄武大帝。 所以,景国皇朝格外尊奉圣兽“玄武”,玄昱登基之后,特意在玄武湖南畔,鸡笼山山麓,建立了栖玄寺,并亲笔题书了“栖玄寺”的大字匾额。 玄昱烦闷的时候,就会甩开纷乱的后宫与前朝,独自到栖玄寺来散心。 栖玄寺对于金陵城,甚至对于整个景国来说,都是个相当特殊的地方。 此日一大早,栖玄寺前青石板铺就的平坦山路上,急急驶来一辆双马拉的清漆桐木马车,马蹄声哒哒作响,惊醒了山林中的鸟儿,鸟声婉转,山麓顿时热闹起来。 马车在栖玄寺寺门前停下,车门打开,先是下来一名斯文俊秀的青年书生,然后是一名素衣的端丽大丫鬟,最后才有一名戴着长纱帷帽的高佻女子缓缓走下来。 女子穿了一件素锦压边对襟褙子,月白色百褶襦裙。裙角绣着素雅的兰花草,女子行动时,裙边花草都如同带了香风。 “小姐,原公子真的在这里吗?他不会想不开出家了吧?”大丫鬟立春有点担忧地问道。 青年书生瞪了立春一眼,道:“多嘴多舌!” 立春吓得缩了缩脖子,悄悄向费明兰的身后躲了一下,如今费明德的家主威严日盛,立春汉些下人越来越怕他了。 费明兰淡声道:“原公子不是那种消极避世的人。” 费明德点头“对,治之兄胸怀锦绣,什么际遇都难不倒他。” 三人说着话,步履却略带些匆促地向着寺内走去。 他们到底还是很担心原治之的。 栖玄寺从山下一直延伸到鸡笼山上,大殿六所,分别为大雄宝殿、观音楼、韦驮殷、藏经楼、念佛堂、药师佛塔:小殿堂更多。各个建筑都精致奢华,总共奉了十方金像和十方银像。 栖玄寺虽然算是皇家寺院,但是皇家不来礼佛的时候,平时是对普诵百姓开放的,所以费明德兄妹才能一路走进来。 在小沙弥的引领下,费明德三人一路走到了供奉羞普渡众生、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观音楼。 栖玄寺的观音与众不同,乃一尊倒坐面朝北而望的观音菩萨像,佛龛上的楹联写着: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一身石青色布衣,周身毫无任何点缀的原治之正伫立在菩萨像前,望着那副对联发呆。 此时天刚蒙蒙亮,寺庙里的僧人们刚刚起床做早课,旅居在寺庙内的游人与香客都还未苏醒,偌大的殿堂里,原治之修长的身影显得格外的萧瑟与孤独。 费明兰的脚步一滞。 费明德伸手拉住了立春,示意她不要跟着进门。 立春即明白过来,很乖巧地和费明德分别立在殿堂门的两侧,当起了门神。 听到轻微的脚步声,原治之本能地回头,目光意外地与一双略带红丝的翦水瞳眸相遇。 原治之怔住。 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的喉头发干,想呼唤眼前女子的名字,却发现自己似乎在瞬间失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一步步走近自己。 赞明兰一直走到原治之的身前,注视着他,嘴唇微微颤抖,竟也一时张不了口。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大殿中的两人宛如静默的塑像。 可是他们的眼神已经缠绵刻骨,任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再也不能将他们彻底分割开来。 良久,良久。 费明兰率先回过了神,轻轻喊道:“治大哥。” “明兰。”原治之的声音沙哑低沉,喉咙干渴地发疼。 费明兰从荷包里取出那枚羊脂白玉珏,珍爱地放在手心里,看着他,轻声问道:“治大哥,不知道这枚玉珏可还能成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