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第3/5页)
有153名孩子再加20来个大人,但省点吃,差不多可以解决两晚的困境,欢呼雀跃,我们让孩子们排好,大孩子每人五片饼干一瓶水,小孩子三片饼干半瓶水,每个孩子半根火腿肠,大人们就生吃方便面。但武六一面带忧色说,不知在这里要困多久,实在不行,就只能嚼生大米了,我带人下山去找点吃的。 很久,武六一才一身泥泞上山来,没带回来吃的,却带回来十几个活人,其中一个声音很熟悉,书记。 书记放声大哭,我对不起青镇的百姓啊,我怎么不多救几个出来啊。武六一悄悄说,书记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后,没有自己逃命,而是就地寻找还活着的人,他老婆没了,女儿也没了,房子也没了,可他硬是一边哭,一边用手挖,手都挖烂了,一连挖出了七八个人,大家再一起挖人,直到山上泥石流又冲下来,顶不住了才撤。 我曾很讨厌书记这打揩油麻将的手,可这双手确实这次积德了,这才像个当官的。 山下没有吃的,还增加了十几个大人,其中还有个孕妇,武六一找了点干柴,用一口瘪锅,煮了大米饭让那十几个失魂落魄的人吃。我想起车座下面还有一个新买的睡袋,让六一去拿了给那孕妇。 ******* 四周无光,震后第一夜,我们看不到任何景物,只能靠耳朵听周围的世界。 夜,更深了,无声地向我们压过来,我感到黑暗是有重量的,那重量从每个毛孔里浸透进去,听远处山上缓缓的咚、咚声,像谁在一下一下敲鼓,那是余震时从山顶上滚下来的大石头;也有哗啦啦的声音,像谁拖着一大排铁链在跑,那是泥石流倾泻而下;还听得见轰隆隆的声音,像是无数列火车在经过,我们都猜不出这是什么,青青爸在后面沉沉地说,这是在造山,明天又会看到新的山了。青青爸是地理老师,他说他爸那辈儿,这里也发生过大地震,终于来了,我知道迟早要来的。 刚才山下上来的十几个大人中有人认领了孩子,可更多的孩子无人认领,又有孩子轻轻哭喊了,mama,我想mama…这个声音迅速感染了所有孩子,都开始哭喊mama、爸爸,声音越来越大,大人们无法阻止。我悄悄问武六一怕不怕,他说怕,他又问我怕不怕,我说肯定比你还要怕,是不是世界末日到了。康红轻声斥骂,小声点,别让孩子们听见。我感到她的手又在掐着我了,轻轻颤抖,我知道其实她也怕,只不过她是警察,要在别人面前表现得不怕。 我们真的害怕,因为根本看不到希望。 现在的问题是:一、食品,肯定撑不到明天以后;二、寒冷,大部分人都穿着衬衣,没想到地震后的天气和冬季一样冷;三、药品,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如果有一个生病的,迅速会传染到很多人。 意见分成三派,一派认为应该就地等救援,如果轻举妄动无疑更危险;另一派认为与其等死,不如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还有一派说分头行动,人太多反而不好求生,不如分成两拨,一拨走,一拨留。 书记一边搓着手一边叹气,这个决定实在难下,他说,我们总不会抓阄吧,这就太不像话了。拿眼睛看我们,我知道其实他心里是想这么干的,说实话,我也想这么干,我潜意识还是有点想逃跑的,一个人不敢跑,最好动员大部队一起转移,抽个机会再跑。可人们意见不一,如果同意抓阄,那岂不是进入我的强项。我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觉得康红在发抖,她刚刚做了手术不过十天,赶紧让她抱着袜子取暖,她没有拒绝。 促使我们下决心的是天亮时分一场余震,哗啦啦后,我们所处的山坡开始出现滑坡。康红仔细地询问武六一附近的地形,到最近的县城需要多长时间,平时有40多公里,可现在公路都破坏了,走都走不出去。康红问要是翻山呢,武六一惊骇地说有三座山,两条河。 我悄悄问康红怎么办,康红说肯定是走好,留在这里的人一定会死。一直沉默不语的青青爸突然说话了,翻山,从景家山走,那里的山是花岗岩的不会出现泥石流。我对康红附耳说了一句,她迟疑,然后点头。 我跳起来大声说,抓阄,生死有命,福贵在天,同意的举手。 武六一早就动员了几个男老师齐刷刷举手,青青爸也主张抓阄,康红站起来说,那就抓阄。书记现在是最高领导,搓着手说,那,抓阄。 我又喊,大家相不相信我来抓。武六一当然说同意,一些跟随武六一的老师也说同意,我看着书记,说干脆让书记来抓吧,这个责任太重大,要是出什么危险我可负不起,书记本来还想负一下责,见我这么说赶紧也跟着喊你来抓,你来抓… 我从怀里拿出三张早已写好了走、留、分头走的牛皮纸,先后亮出来让大家检查,揉成一团后放进康红抱着的一个竹筒里,我马上伸手进去在里面搅了搅,众人屏住呼吸目光齐刷刷注意着我的手,我很快拿出阄条,也并不打开,马上交给书记,书记缓缓打开纸条,突然高举,大喊一声——走。 人群爆发出一片掌声,除了极少数人,大家都说还是走好,早就该走,安全。我知道,其实大家都没有主见,只是需要别人帮着拿出主见,所以,我刚才又耍老千了。 我放到竹筒里的三张阄条是真的,我伸手进去拿出来的阄条也是真的,我也没有写了另一张走字藏在手腕或者衣服里趁人不注意换掉,众目睽睽之下,我只有一只手不方便,竹筒纸条他们又是检查过的,而且我很快拿出阄条交给书记,他又不可能跟我配合,前后也就用了六七秒钟,想换也换不了。 我的手脚,其实是做在纸条的温度上,早就写好了三张阄条,只不过写了走字的一直放在胳肢窝里暖着,另外两张纸放在衬衣口袋里,外面寒冷,这就有了温差,我假意伸手进竹筒里搅,其实是在找那张尚存体温的纸条,由于我的手冷得很,依稀就找得到那张热一点的阄条,这就成功了。之后交给书记,还把竹筒里剩下的两张纸打开检验,就是障眼了。 康红暗问可乐你怎么搞的。我说关键要快,快是一切老千的秘诀,刚才我估摸过,从亮出纸条到我抓出走字来,整个过程不能超过10秒钟,否则温差就没有了,所以我是先亮那两张纸条,最后才亮出走字条,就是为了保温,不要小看这两三秒钟,对保温起到决定作用,然后我给大家一晃,迅速揉成纸团扔到竹筒里,迅速抓出来,总共也就六七秒钟吧,不过这把戏也只有在灾难中趁大家六神无主时用,平时大家都精力集中时,肯定当场被抓。 我悄悄补充,那些大米的包装纸也很重要,是牛皮纸,保温,要是普通纸效果就差很多,三秒钟温差就消失,那些地摊上耍纸牌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