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 (第3/4页)
爷愿意带着他们,胖婶儿嫌麻烦,不准他们去,你看两个小人儿这个哭哇!" 瑞宣又没了话,带孩子们出去也是一种责任! 幸而,老少刚一出门,遇上了小崔。瑞宣实在不愿再走一趟,于是把老人和孩子交给了小崔:"崔爷,你拉爷爷去好不好?上铺子。越慢走越好!小顺儿,妞子,你们好好的坐着,不准乱闹!崔爷,要没有别的买卖,就再拉他们回来。" 小崔点了头。瑞宣把爷爷搀上车;小崔把孩子们抱了上去,而后说说笑笑的拉了走。 瑞宣松了一口气。 老太太在枣树下面,看树上刚刚结成的象嫩豌豆的小绿枣儿呢。瑞宣由门外回来,看到母亲在树下,他觉得很新奇。枣树的叶子放着浅绿的光,老太太的脸上非常的黄,非常的静,他好象是看见了一幅什么静美而又动心的画图,他想起往日的母亲。拿他十几岁时或二十岁时的母亲和现在的母亲一比,他好象不认识她了。他楞住,呆呆的看着她。她慢慢的从小绿枣子上收回眼光,看了看他。她的眼深深的陷在眶儿里,眼珠有点瘪而痴呆,可是依然露出仁慈与温柔——她的眼睛改了样儿,而神韵还没有变,她还是母亲。瑞宣忽然感到心中有点发热,他恨不能过去拉住她的手,叫一声妈,把她的仁慈与温柔都叫出来,也把她的十年前或二十年前的眼睛与一切都叫回来。假若那么叫出一声妈来,他想自己必定会象小顺儿与妞子那样天真,把心中的委屈全一股脑儿倾泻出来,使心中痛快一回!可是,他没有叫出来,他的三十多岁的嘴已经不会天真的叫妈了。 "瑞宣!"mama轻轻的叫,"你来,我跟你说几句话儿!"她的声音是那么温柔,好象有一点央求他的意思。 他极亲热的答应了一声。他不能拒绝mama的央求。他知道老二老三都不在家,mama一定觉得十分寂寞。他很惭愧自己为什么早没想到这一点,而多给母亲一点温暖与安慰。他随着mama进了南屋。 "老大!"mama坐在炕沿上,带着点不十分自然的笑容说:"你找到了事,可是我看你并不怎么高兴,是不是?""嗯——"老大为了难,不知怎样回答好。 "说实话,跟我还不说实话吗?" "对啦,妈!我是不很高兴!" "为什么?"老太太又笑了笑,仿佛是表示,无论儿子怎样回答,她是不会生气的。 老大晓得不必说假话了。"妈,我为了家就为不了国,为了国就为不了家!几个月来,我为了这个就老不高兴,现在还是不高兴,将来我想我也不会高兴。我觉得国家遇到这么大的事,而我没有去参加,真是个——是个——"他想不出恰当的字来,而半羞半无聊的笑了一下。 老太太楞了半天,而后点了点头:"我明白!我和祖父连累了你!" "我自己还有老婆儿女!他们也得仗着我活着!""是不是有人常嘲笑你?说你胆小无能?" "没有!我的良心时时刻刻的嘲笑我!" "嗯!我,我恨我还不死,老教你吃累!" "妈!" "我看出来了,日本鬼子是一时半会儿不会离开北平的。有他们在这儿,你永远不会高兴!我天天扒着玻璃目留着你,你是我的大儿子,你不高兴,我心里也不会好受!" 瑞宣半天没说出话来。在屋中走了两步,他无聊的笑了一下:"妈,你放心吧!我慢慢的就高兴了!""你?"mama也笑了一下。"我明白你!" 瑞宣的心疼了一下,什么也说不来了。 mama也不再出声。 最后,瑞宣搭讪着说了声:"妈,你躺会儿吧!我去写封信!"他极困难的走了出来。 回到自己屋中,他不愿再想mama的话,因为想到什么时候也总是那句话,永远没有解决的办法。他只会敷衍环境,而不会创造新的局面,他觉得他的生命是白白的糟塌了。 他的确想写信,给学校写信辞职。到了自己屋中,他急忙的就拿起笔来。他愿意换一换心思,好把母亲的话忘了。可是,拿着笔,他写不下去。他想应当到学校去,和学生们再见一面。他应当嘱告学生们:能走的,走,离开北平!不能走的,要好好的读书,储蓄知识;中国是亡不了的,你们必须储蓄知识,将来好为国家尽力。你们不要故意的招惹日本人,也不要甘心作他们的走狗;你们须忍耐,坚强的沉毅的忍耐,心中永别忘了复仇雪耻! 他把这一段话翻来覆去的说了多少遍。他觉得只有这么交代一下,他才可以赎回一点放弃了学生的罪过。可是,他怎样去说呢?假若他敢在讲堂上公开的说,他马上必被捕。他晓得各学校里都有人被捕过。明哲保身在这危乱的时代并不见得就是智慧,可是一旦他被捉去,祖父和母亲就一定会愁死。他放下笔,在屋中来回的走。是的,现在日本人还没捉了他去,没给他上刑,可是他的口,手,甚至于心灵,已经全上了锁镣!走了半天,他又坐下,拿起笔来,写了封极简单的信给校长。写完,封好,贴上邮票,他小跑着把它投在街上的邮筒里。他怕稍迟疑一下,便因后悔没有向学生们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