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琴箫合奏 (第2/3页)
,你说,我是不是抵不上王嫂?” 如意一惊,连忙摇头“在奴婢的心里,您是最好的人。” 皇后摇头“不是让你与我说这个,你是我的人,自然在你的心里,我是个好的。”顿了顿,她斟酌着“我只是问你,在外面的人眼里,我是不是抵不上她?” 如意顿时为难不已,不知道怎么说。 皇后顿时笑了“其实,你不说,这么多年,我也知道,我自己不如她。” “娘娘,也不能这么说,皇宫和外面毕竟是不同的,您是皇后,母仪天下,盯着您错处的人那么多,您不能行差一步,可是王妃就不一样了,她在宫外,无论如何,也是不怕的。”如意连连摇头。 “哎,这么多年,就是这个身份,这个身份…”皇后脸色黯然“我能守住的,也就是这个身份罢了。皇上我守不住,我的儿子,我也要守不住了…” “四皇子孝顺,您可一定不要胡思乱想”如意吓得连忙宽慰皇后。 皇后笑了笑,听着缠绵在一起的琴萧之声,目光幽幽“你说,若是我支持我的儿子去夺,会怎么样?” 如意一愣,须臾,明白了皇后的意思,睁大了眼睛。 皇后复又闭上眼睛,喃喃道“让我想想…” 如意连忙屏息凝神,不再言声。 御书房内,皇帝正在批阅今日的奏折,加急文书,桌案上摊开的折子正是谢墨含昨日夜晚到达临汾镇,派人传回京的。 折子的意思是,请求皇上将左相和英亲王府大公子调遣回京,临汾镇之事,一律交给他。 折子中陈情了一件最主要的事情,谢墨含毫不含糊地之言,只要无人插手临汾镇捣乱,他能保证将临汾桥在两个月内修筑好。避开汛期,挽救数万百姓和良田。 折子摊开,皇帝久久没批注。 听到琴箫之音,皇帝皱眉。 不等皇帝开口询问,吴权便低声解惑“琴箫之声是从德安宫传出来的,大约是铮二公子和芳华小姐合奏解闷” 皇帝闻言脸色顿时沉了“yin词艳曲” 吴权顿时将头恨不得垂到地底下去。 fèng求huáng只是两心相悦的曲子,当不得yin词艳曲,可是皇上心情不好,非要这么说,谁也没辙。 “四皇子呢?”皇帝想起秦钰,沉着脸问。 “四皇子早上去fèng鸾宫请安,之后据说和怜郡主一起打算去德安宫,不知道这个时辰到那了没有。”吴权一边观察皇帝的脸色,一边小心翼翼地道。 “你去,将他给朕叫来”皇帝挥手。 吴权应了一声,连忙去了。 皇帝复又看向桌案上的折子,想了想,御笔批了一个“准”字。 既然临汾镇查不出刺杀内幕,左相和秦浩再在临汾镇待着,也没什么意义了。他是一国之君,不能拿临汾桥的汛期和百姓良田性命乱为。况且,左相和秦浩回来,他还有用处。 柳妃沈妃柳氏沈氏… 谢氏… 他想要左相和秦浩查的是谢氏和柳氏沈氏牵连刺杀抹平的把柄,可惜,那两个人这么长时间,什么也没查出来。 这么大的事儿,竟然能给抹平得没有一丝痕迹,他焉能不除去谢氏? 合上折子,想起昨日秦钰的话,他心头又憋气起来。 一曲琴箫合奏落幕,谢芳华和秦铮量量凝视,一个笑弯了嘴角,一个眉目盈盈。 宫墙外,秦钰如一尊雕像,一动不动,阳光洒下,他脸色半明半暗。 秦怜动了动身子,从德安宫收回视线,看向秦钰,她隐约能体味秦钰这时候毫不掩饰的情绪,刚要开口,有人从身后急促地跑来,她慢慢地回转身。 “老奴给四皇子请安,给怜郡主请安”吴权来到近前,躬身见礼,说明来意“皇上请四皇子您去御书房” 秦钰闭了闭眼睛,慢慢地转过身,面色平静,看不出什么情绪,一如寻常,温润和煦“父皇这个时辰找我?吴公公,可说了什么事儿没有?” 吴权摇头“皇上没说什么事儿。”话落,见秦钰看着他,他凑近他,极小声地给消息“皇上刚刚正在批阅谢世子递上来的加急折子,听到了德安宫传出的琴箫合奏,便请老奴来找您了。” 秦钰闻言微笑“好,我这就去” 吴权连忙退了一步。 秦钰对秦怜温和地道“既然父皇找我,便不能陪你进去了,你自己进去吧回头父皇那里若是没事儿,我再来寻你。” 秦怜点点头。 秦钰转身向御书房走去,吴权看了德安宫一眼,连忙跟着他一起走了。 秦怜犹豫了一下,还是进了德安宫。 玉灼脑子灵光,早就知道秦钰和秦怜来了德安宫,站在宫外,琴箫之声一听,他就悄悄对里面的秦铮和谢芳华禀告了。 秦铮扬了扬眉,没理会。 谢芳华也没多大想法,对于秦钰,她自然是不喜的,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