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昏京门风月不醒 (第2/3页)
顿时一紧,众士兵齐齐惊醒堤防。 李沐清上前一步,对谢芳华说“擅闯军营自然是有罪,既然你武功高,但也奈何不了蜂拥而上的士兵。三十万的军营,不是任谁来去的摆设。既然是秦铮兄请你来这里,再等等。” 谢芳华点点头,凭他们几个人,自然是闯不进去的,这点儿道理她懂。 时间一点点儿过去,眼见要天黑,里面终于有了动静。 早先那名去报信的士兵走了出来,和他一起出来的还有一个老太监。 谢芳华认出这个老太监正是吴权,他仔细地打量他,见他一脸凝重地走出来,步履急匆。 大门打开,吴权看了一眼,似乎顾不得见礼,立即说“小王妃,快,随老奴进来。” 谢芳华闻言立即迈进了大门。 李沐清和韩述、玉灼、侍画、侍墨等人跟在她身后也进了军营的大门。 吴权见李沐清和韩述也跟进来,并没阻止,只一边急匆匆地走着,一边说“小王妃,您怎么这时候才来?” 谢芳华看了他一眼“路上遇到了点儿事儿。” 吴权回头看了一眼谢芳华,见她轻描淡写,他又说“当时说的是孙太医一起来?难道雨下得太大,老太医没来?” “孙太医先我一步出的城,在京城五里外的路上被人杀了。”谢芳华道。 吴权一惊,猛地停住了脚步。 谢芳华看了身后的韩述一眼“刑部的韩大人正是为此时而来。” 吴权不愧是见惯很多生死陪伴皇帝多年的大总管,一惊之后,不再言语,匆匆向前走,不再询问。 谢芳华却看着他有了想问的话“公公您怎么在这里?皇上难道也来了?” 吴权摇摇头“皇上没来,听说西山军营出了事儿,太子得到了奏报,秉承了皇上。皇上派老奴和太子走一趟。” 谢芳华颔首“秦铮呢?如今在何处?” 吴权立即道“在大营殿内。” 谢芳华见他脚步匆匆,似有心急之色,面色忧愁,追问“公公,秦铮他是不是出了事儿?” 吴权脚步不停,点头“不瞒小王妃,是出了大事儿。” “秦铮怎么了?”谢芳华上前一步,一把拽住了他。 “哎呦,小王妃,您先别急。不是小王爷自己出了事情,还有太子殿下。您有医术,就盼着您来了。快去看看吧,您去看看就知道了,军中的大夫都看过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太子殿下和小王爷两个时辰前就昏迷了,至今不醒。” 谢芳华一惊,还有秦钰?他也昏迷了?她立即松开吴权,顾不得再问,跟着他急步向前走。 走过演练场,饶过一排排营房,来到一处大殿。 吴权回头看了谢芳华一眼,领着她走了进去。 入眼处,大殿营堂内聚集了一群人,或坐或站,其中,谢芳华认识的人有左相、永康侯、兵部尚书以及新上任的兵部侍郎崔意芝。还有她不认识的人,几个老者,还有身着军服,显然品级很高的兵将。 吴权领着谢芳华进来后,对上手的人说道“小王妃来了,除了她外,右相府的李公子还有刑部的韩大人。” 左相已经看到了谢芳华,基于谢芳华救了她女儿卢雪莹,他见到她和气地点了点头,问“只小王妃自己来了?孙太医呢?” 吴权回头看谢芳华。 谢芳华回头看韩述。 韩述见到左相和永康侯,二人均比他官职大,连忙上前见礼“左相,侯爷。孙太医在来的路上被人杀害了。下官听说太子殿下在此,觉得孙太医身份不同寻常百姓,另外也因这西山军营之事,孙太医才在来的路上被杀,所以,下官一是来禀告太子,二是为查案而来。” 左相一怔,不敢置信“孙太医被人杀了?” 永康侯则是大惊,看着韩述“韩大人,你怎么这么狼狈?” 众人也发现韩述脸上有几道口子,口子虽然不大,但被雨水一泡,已经发白发肿,身上的衣袍也好几道口子。朝中大员这么狼狈,实属罕见。 韩述叹了口气,心有余悸地道“一言难尽,下官和小王妃、李公子等人在路上遇到了连番谋杀,差点儿到不了这里。” 永康侯立即追问“怎么回事儿?” 他刚话出口,谢芳华立即打断他,对吴权道“秦铮在哪里?带我去见他。” “在内殿。小王妃快请。”吴权连忙领着她向里面走去。 谢芳华快步跟上他。 李沐清自然也跟在了谢芳华身后。 左相站起身,也道“太子殿下和小王爷的安危要紧,其余的事情先暂且搁下。”话落,也跟在身后走了进去。 永康侯点点头,止住话,也连忙跟了进去。 其余几名老者和对看一眼,也跟了进去。 进了内殿后,谢芳华一眼便看到秦钰和秦铮并排躺在床上,两个人一动不动地闭着眼睛。她急步走到近前,秦铮正好在窗边,她一把扣住了他的手。 她的手刚触到他的手,顿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