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_156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6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1/3页)

    156第一百五十五章

    楼少帅和李谨言计划京城停留一个星期。

    京期间,李谨言接连和英法等国签订了大笔药品订单,至于罐头和饼干等军需物品,凭借英国海上实力,从殖民地和美洲大陆可以源源不断运往欧洲和大不列颠本土。他们从没想过自己国家和军队需要为食物担忧。

    这就是日不落大英帝国自信和实力。

    李谨言笑眯眯送走了英国公使馆参赞,看着刚刚签下药品订单,勾了勾嘴角,等到德国开始无限制潜艇战,协约国内部开始缺衣少食时,这些英国佬才会知道,一盒午餐rou罐头十二便士是多么便宜价格。要是他心情不好,说不准会将一盒罐头价格提高到十二先令。不知道这些约翰牛到时会是什么样表情。还能摆出这样一副鼻孔朝天样子?

    李谨言很期待。

    “言少,俄国公使来访。”

    “俄国?”李谨言愣了一下,他没记错话,华夏和俄国正打仗吧?虽然目前已经“和谈”,但俄国公使要找应该是楼少帅而不是他吧?

    不过人都来了,也不能不见。

    “请进来吧。“

    俄国公使库朋斯齐来访,并非出于偶然。

    华夏药品,尤其是消炎药已经欧洲战场上发挥出巨大作用。另一个时空历史上,一战期间,每次战役死亡人数都是以万来计算,其中有不少都是战场上没有受到致命伤,却因伤口感染发炎而死伤兵。

    有了李谨言蝴蝶翅膀,磺胺提前问世,如今西线战场死人依旧不少,但很多受伤士兵因为这种叫做“磺胺”药物逃脱死神镰刀也是事实。

    这并不意味着欧洲血就会少流,恰恰相反,当这些士兵重走上战场后,欧洲血只会越流越多,除非战争停止。

    库朋斯齐此行目也是磺胺。

    沙皇俄国欧洲东线战场同德国和奥匈帝*队已经开始交火。俄军同奥匈帝国作战还能取得几场胜利,但东普鲁士,即便人数上占优,俄军也没从德军手里讨到多少便宜。比起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德军,俄*队臃肿,拖沓,落后彰显无疑。仅有几部电台也是明码,德国人可以轻易截获他们下一步行动计划和军队调动方向,前线指挥官对此毫无办法。

    德军能知道俄军哪里,接下来要去哪里,俄军却对德军一无所知,这简直就像是蒙着眼睛和对方打仗!

    重要是,德军伤兵可以得到速救治,而俄军,一旦受了重伤,等待他们只有死亡。一个俄军中尉偶然从战死德军身上找到一只急救包,里面有两片磺胺,这让战斗中手臂中弹俄军中尉幸运活了下来。

    俄国人开始重视华夏这种药品,即便俄国随时都能召集起百万军队,士兵多得就像牲口,军官们也不会太乎一场战争中多死几个人,但他们自己却很惜命。谁也不能保证下一刻自己不会走上战场,不会被某颗飞来子弹伤到。

    作为前线总指挥尼古拉大公直接给库朋斯齐拍来电报,俄军需要磺胺。

    这也促使俄国外交人员加了与华夏谈判速度,某些方面甚至主动做出了让步。甚至表示,对于东西伯利亚那块长脚界碑,完全可以既往不咎。库朋斯齐此次拜访李谨言,为是能谈判结束前先敲定一笔订单。这样一来,无论谈判结果如何,他都能对尼古拉大公有所交代。

    “没问题。”

    得知库朋斯齐来意,李谨言答应得很痛,生意上门,没有往外推道理。不过鉴于两国目前正处于“交战”态势,药品价格上,同德国一样优惠想都不要想,比起英法等国价格也要足足高上五成!

    说李三少手黑?

    确,他承认。

    当他不知道英法等国都开始针对磺胺进行研究了吗?德国手里也有资料,他不清楚英国这个时候有没有零零七一样人物,但若是真有间谍从德国人手里窃取到磺胺资料,他还想继续大把赚钱?根本不可能!

    说这是华夏人东西?

    不好意思,所谓强盗思维就是从这些西方人身上发展起来。

    李谨言现能做,就是短时间内赚多钱。当宰就要宰,宰时候,下手要狠!

    同俄国人交易,李三少言明不要卢布,比起德国战后货币贬值,沙皇俄国战争期间就开始滥发纸币,国内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惊人,十月革命前,卢布已经和废纸没多大区别了。

    “黄金,我要求全部用黄金支付。”

    俄国人对黄金和宝石热爱举世闻名,否则高尔察克那几百吨金子哪里来?据说这还只是沙皇财产中冰山一角。号称世界上富有人,尼古拉二世到底多有钱,历史书上记载数字也未必全部真实。

    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李谨言已经学会了不要盲目去迷信历史,毕竟,历史随时都变。

    “没问题。”

    库朋斯齐也很爽,反正付钱又不是他,只要能买到磺胺,他就算完成任务。

    李谨言笑着端起茶杯,眼前这个老毛子很好打交道,既然如此,他也不介意给他些好处,对比起即将从俄国人手里得到大笔黄金,给库朋斯齐这点钱根本算不上什么。

    俄国公使拿着订单满意离开了,李谨言靠沙发上舒了一口气,抬起头看了一眼墙上自鸣钟,下午三点了。

    一整天和这些外国人打交道,还真不是件轻松事。

    “对了,还要买采矿机器。”李谨言轻轻敲着膝盖,该从英国人手里买还是把订单给德国人?据说美国货也可以。想起美国洋行约翰之前来找他时样子,李谨言不由得笑了,比起当初,不只是他自己,连约翰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考虑再三,李谨言决定将这笔订单分成四份,德国,英国,美国,连法国都没落下。

    现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