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西南见闻 (第2/3页)
也很欣喜地听到西南底层民众内心真实地声音和想法。采访地最后。李督办建议我再到西南地其他地方走走、看看。去了解更多地真实情况。我欣然答应了李督办地建议。 就这样。独家采访完李督办后我就职地原报社给予了我丰厚地报酬。我也欣然离开了桂林。先后来到了广西地柳州、百色地区。 如果说在桂林我看到地是一片农业产业兴旺发达地景象。那在柳州、百色两地就是工业、重工业发达地惊人场景。 在这里。我凭借着李督办专门帮我签发地证明和许可。我可以采访接触到很多工人和深入到生产单位中去了解真实地生产和工人们地真实生活情况。当然。我还是自动回避了一些涉及保密地地方。 这里首先要写出地是柳州地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厂。写这个机械厂地原因是那封指责我地报道是天方夜谭地那封信。信中对西南地各项工程建设如此之快表示了怀疑。并对很多大型工程所需要地劳力之少表示不可置信。 这封信的书写人应该是为老学究,从满篇之乎者也的诉词中我不难看出这位老学究对科学的驳斥和蔑视。这里我不想多说什么,只是在征得兴业报报社的同意后随此篇文章一同发表几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是柳州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厂(以下简称柳工)研制生产地大型回转式挖掘机。这种挖掘机的挖斗在三十秒内一次挖掘出的土方就可以是一个强壮劳力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张照片是柳工研制生产的大型吊车,这种吊车可以轻易地将数吨重的物体轻易吊起。 第三张照片是推土机和压路机,有了这种推土机。铺路、平整土地的工作变得轻松起来。 由于西南需要保密的缘故,更多的工程机械恕我不能介绍出来,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读者,柳工所能生产出地工程机械设备不仅仅是这两种设备,它还能生产出在大型工厂、筑路、建桥、铺铁轨等各种机械工程设备。 科技,科技的产物使得以前很多需要人力来完成的建设工程得到了解放。同时也大大地缩减了建设地成本和建设所需要的时间。我曾经跟随一个筑路单位修建过一段三十公里的二级道路。 跟随着他们,我亲眼见到巨大的土方被几台挖掘机在几天内挖空,推土机推着路基的砂石一路平整过去,几十吨的压路机慢慢地来回碾压夯实着路基,铺上混合着沥青、碎石再碾压过几次并等待养护几天后,一段西南的二级公路便完成在世人的面前,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让人咋舌和惊叹不已。 写到这里就要连带写出西南的工业建设为什么如此之快,这得益于西南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地基础教育工作。没有着足够的基础知识,不仅是建设还是生产,都无法cao作一定基础知识才能开动运转的机器。 西南在二十年前从段总指挥所起家的平果县开始。自掏腰包地吸收着附近的适龄儿童入学就读,并随着地盘的组建扩大而将这种基础教育逐步地扩展到西南政府控制的每一寸土地上。 1926年颁发的《适龄儿童就学法》将前十年仅是从道德和对读书人的向往这种人伦道德和期望上提高到了法律地强制性和义务性上来。为确保每一个适龄学生都能读上书,西南每年拨出整体预算的10以上作为专项款来保证着每一个学生都能吃上每天免费的两餐。虽然教育专项款大多用于了保证学生的饮食上,但是西南人有着一套自己的方法减轻学校建设和书本采购上的经济压力。 兴学修校这种事是一种功德无量的好事,每个村子都愿意自行集资建设起大小不一的校舍,由西南教育部门派遣的基础教育老师将在这里教授三年地基础课程,三年后这些学生随着年龄地增长会送到乡上定点修建的几所学校中开始就读更高地课程。这种学校通常是看当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由教育部门投资修建的,人口密度高修建的规模就越大,我曾经在一个乡里的这种学校里待过。这个学校由于周边人口的密集,学校的规模和县级中学是同等一样大的,这样有利于提高集中教师教学的质量。 在就读完初中后,学生们便要选择自己未来要走的路,一些人会选择回家务农,一些人会继续到县里的技术学校里学习职业技能以便进入各种工厂谋取生存的职业技能,一些学生会到县里的高中读书准备报考西南的各种高级技术学校(大学)。 西南没有大学,这似乎有些可笑,但事实却就是如此。在西南教育局的眼中。就是中国也没大学,在西南教育的圣地——平果县,这里的西南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似乎是唯一能接近大学的学校,但是我知道,如果这里不是大学,那么整个中国就没有一所学校能称得上是大学! 高级技术学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